开国少将中,钟伟是最为广为人知的一位,解放战争时期,他是林彪的爱将,得到了四野诸多将领中没有获得的提拨,直接从师长升任军长,整个四野系统,他是独一例。
钟伟能征善战,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他的部队被誉为东北部队中的头等主力师,有这样的师长,自然才能带出如此强悍的队伍,1975年,总参放内部译制片“巴顿将军”,一些老将们看后,觉得并没有什么,他们嘴一撇:“有什么稀奇的,我们也有。”这个人,就是钟伟。
建国后,钟伟主要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授衔时闹了闹,第二件事,为老首长说话。
1955年,我军进行了头一次的全军大授衔,在这次授衔中,钟伟被评为了少将军衔,面对如此军衔,钟伟认为,低了,按照自己的贡献,至少也应该是中将军衔。
譬如,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当纵队司令员时,同样是纵队司令员的黄永胜,却是成为了上将,更让钟伟觉得悲愤的是,他手下的一个师长都是中将,而他却仅仅是少将。
他手下的这个师长叫温玉成,抗美援朝时期,温玉成为40军军长,当时,他率部参加了第一到第五次的历次战役,歼灭了不少敌人,温玉成被授予中将军衔,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这个考虑。
钟伟建国后没有参加抗美援朝,这自然和温玉成是有差别的,当然了,1949年时,钟伟麾下部队在青树坪打了一个败仗,这也是影响他授衔的原因。
总的来说, 钟伟授衔为少将,应该是符合当时的诸多考虑的,也许是很多人都认为钟伟的军衔确实是低了,因而之后,毛主席亲自点名,要钟伟担任北京军区参谋长,这也算是“低衔高配”了。

1959年,钟伟做了一件事,影响较大。
这一年,由于庐山会议的原因,彭德怀,黄克诚等人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庐山会议结束后,在北京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时任北京参谋长的钟伟,参加了扩大会议。
会议第三天,时任空军政委的吴法宪说出了一件事,长征时期,黄克诚曾下令杀害了红一军团的一名团级干部,钟伟是负责监刑的,除此之外,还有人举报黄克诚在新四军期间,曾贪污了许多黄金,钟伟可以作证。
黄克诚是钟伟的老领导,土地革命时期,钟伟就在红三军团任职,他与黄克诚,是老相识,老战友了,而且抗战时期,当时钟伟不愿在中原地区,还是跑到了苏北,是黄克诚收留了他,还让他当了旅长。
钟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许多人都在观望,钟伟会怎么做。
一众四野老战友们也在看着钟伟,他们知道,钟伟的为人如何,他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是的,钟伟没有让大家失望,即便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海军政委苏振华拉着他,他还是毅然的站了起来。
钟伟说:“攻打娄山关时,敌人在一个小山头猛烈攻击,部队受阻,我率一个警卫班在团火力配合下,向小山头猛攻,这时配合作战的一军团一个干部临阵脱逃,还要拉一个战士反水,他丢下阵地,逃跑了,被我后续部队抓到,正因为他是一军团的人,我特意问了在场的罗瑞卿,他说执行战场纪律。”
后来,钟伟便把这个人给枪决了。
关于第二件事,钟伟说:“我是黄克诚下面的旅长,不是后勤部长,不管财,有多少钱都不知道,无法证明。再说,那么多黄金不是小数目,要用汽车拉,他那里放?”
钟伟越说越来劲:“我们大家都是军人,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枪毙一两个怕死鬼,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看是有人别有用心,扯历史旧帐,挑拨一、三军团的关系,.......”
听到这句话,在场的人都眼睛紧紧地盯着钟伟,有的人眼里是赞赏,有的人眼里是怨恨,更有的人眼里是羞愧,黄克诚和彭德怀也没有想到,钟伟居然有如此的韧性,黄克诚流下了眼泪,彭德怀也深深地记住了钟伟的名字。
10多年后,彭德怀临终前,嘴里一直呼喊着几个人的名字,其中就有钟伟。
钟伟说完话,立刻被带出了会场,罗瑞卿向毛主席汇报了此事,毛主席听后皱着眉头:“谁说批判彭德怀是搞宗派主义,是挑拨一、三军团的矛盾?”罗瑞卿:“钟伟。”
毛主席:“就是那个小个子钟伟?”罗瑞卿:“是。”
会议结束,钟伟被撤销了军队中的职务,被安排到了安徽省农业厅当副厅长,文革时期,钟伟挺了过来,1979年,他被平反。
与此同时,黄克诚也恢复了工作,担任中纪委书记,军委顾问,钟伟是一个军人,自从1959年后脱下军装,一直没有再穿,此时,他非常想要再穿上军装,回到部队里。
因而钟伟找到了老领导黄克诚,希望黄克诚给自己安排一个工作,黄克诚说:“你就安分守己待着吧,若打仗会再去找你的。”据说钟伟听到这句话,一病不起,1984年,他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享年73岁。
从今天我们来探讨,或许黄克诚不给钟伟安排工作,实际意义是保护钟伟,他了解钟伟的脾性,什么人都敢得罪,什么话都敢说,如果再让钟伟回到部队,很有可能会有人想要整他,还不如不让他回去,安心养老。
钟伟临终前,留下遗嘱:“亲爱的党,我死后不必给我补发什么薪金,因为儿子们都能生活了,我自己也未欠任何账目;我的电视机与冰箱都作为党费上交给党,不要给我举行追悼会和灵前告别,把我的骨灰撒在平江天岳书院,我们起义的地方。”
党组织给了钟伟很高的评价,称他“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