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婷曾是人人仰望的天才,高考后同时被四所著名的大学录取了,于是选择心属的哈佛大学,她的母亲因此还出了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让她声名鹊起。可是曾经许诺学成以后回报祖国的女孩,为何会选择改换国籍,定居异国了呢?

1999年,刘亦婷踏上新的旅程,即将到异国他乡开展她的人生,这段旅程对她而言,有些许的紧张与不安,但也充满着期待和激动。出生在离异家庭的刘亦婷是由母亲抚养长大的,她的母亲是杂志社的编辑,有些许文采,从小刘亦婷的母亲就让她做家务活,来培养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小学时,刘亦婷的母亲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对于从小就缺乏父爱的刘亦婷而言,这份父爱给予不一样的感受。继父张欣武同样注重对刘亦婷的培养教育,专门为了刘亦婷设计一个“捏冰”的训练法,来培养刘亦婷的意志力。父母总能变出百花新奇的法子来锻炼刘亦婷。
懂事的刘亦婷也深知父母为她的用心,没有抱怨和指责训练的辛苦,她尽自己所能地达到母亲的要求,也努力为母亲添光,百炼成钢,她知道收获是需要默默付出的,唯有不断努力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明天。终于,她收到了四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这不仅是自己的母校,更是她父母的骄傲,于是她选择了心心念念的哈佛大学,在梦想实现的一刻,她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无数父母想要把自己孩子培养的榜样。在刘亦婷小有名气的时候,她的母亲刘卫华顺势写了两本关于自己的育儿宝典,里面详细记录自己如何培养刘亦婷的细节和方法。
书籍一出,家长们纷纷抢购,就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成为下一个刘亦婷,看着书上花样百出的教育方法,没有人怀疑,也忘了教育的本质是因材施教,成功是可以借鉴的,但无法复制,毕竟世界上也不会有第二个一模一样的刘亦婷,如果只是简单的直接运用,一个人是不会成功的,教育方式很重要,但如果不切合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加上孩子也不愿意努力和天赋,那么训练刘亦婷的这套教育方式就是一套加锁,给孩子带来不了成功,甚至有可能起反作用,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当时,刘卫华甚至把刘亦婷的日记公开,上面的一句话:我要把我的一生奉献给祖国的经济建设。这也得于母亲对刘亦婷的爱国意识的培养。岁月如梭,光阴似箭,2003年,刘亦婷终于毕业了,以优秀的成绩获得了哈佛大学本科的毕业证书,多年在外的生活让她早已习惯了海外的生活,她应聘了美国的企业和准备研究生考试。这时,他的母校也在设立课外活动奖来激励表现优异的校友。相信这时的刘亦婷早已忘记自己当初说回报祖国的话语,但是网络是有记忆的,她母亲的书也一直记着。
刘亦婷曾经的目标已不在,在国外环境的耳濡目染下,刘亦婷早已喜欢上这种环境,爱上了这种生活。成熟后的刘亦婷不再是个只会乖乖听从父母话的小女孩了,见识过世界的多彩后,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她也有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开始变得复杂,虽然身上的光芒开始褪去,依旧是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却也依然很优秀,她选择在美国落地生根,和自己的爱人组建了家庭,也许在国家大义和自己的家庭事业之间,她有过犹豫,但最后还是跟着自己的心走。
当初人人夸赞的哈佛女孩如今已经改了国籍,有了自己的生活,真的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她的心里充斥着世俗的欲望,出尔反尔,先后在多家企业上班,后来又自主创业,却也遭遇倒闭,失败和成功交织着。她的人生相当的精彩,现在的刘亦婷成为了一名全职妈妈,也依旧有人关注她,她有着天生的优越,又经历了普通人的人生。世事无常,辩证地看,刘亦婷过往的经历非常优秀,但也不可盲目吹捧,众生皆是普通人,只是不知道她还是否记得自己年少的豪言壮语。
作者:多多 校稿编辑: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