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有法可依的家庭教育,能保护好孩子吗?

有法可依的家庭教育,能保护好孩子吗?

经历过家庭暴力的孩子,终其一生都会缺乏安全感。

正因为如此,自2021年10月23日颁布,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势必会在2022年“两会”期间,得到进一步的推进、贯彻和落地。

有数据显示,50%的家长,其实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带娃”。

有太多的父母,在面对教培机构和社会舆论所引发的焦虑氛围时,根本就没有主见。他们只会在学校和老师的引导下,趋于“疯狂”地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孩子的做题考试和学习成绩上。

有法可依的家庭教育,能保护好孩子吗?

对于自己家的孩子,他们不是不爱,而是太爱了。

有些父母恨不得砸锅卖铁,也要贷款买学区房,送孩子进重点学校。可以说,无处不在、喧嚣一时的教育焦虑,在“双减”以前,几乎要损耗掉大多数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动力。

在如此沉重的教育压力下,但凡有孩子在读书学习时表现得力不从心和磨蹭拖沓,很多父母往往会在一瞬间情绪失控,甚至对孩子大打出手。

《家庭教育促进法》,就是为了管制和杜绝父母对孩子的粗暴教育,应运而生的。

有法可依的家庭教育,能保护好孩子吗?

01

这就说明,不是每一对生养了孩子的父母,就是合格的父母。

在陪伴、关爱和引导孩子积极向学的过程中,不但孩子需要学习,父母更需要进步。因为孩子在学校和课堂上只能学到枯燥死板的学科知识,只有放学回到家里,才能在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同时,学习到沟通交流、协作分工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作为父母,不能总是戴着“自己家孩子不如别人家孩子”的有色眼镜,来看待孩子平时的进步提高和学习状况。

不管是在学习中缺乏专注力,还是在写作业时拖沓敷衍,只要孩子尚处于中小学阶段,在未成年以前,学不好、学不会和学不精的问题,肯定都是父母的“锅”。

有法可依的家庭教育,能保护好孩子吗?

02

可现实是,很多高学历父母,也不一定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反倒是:

学历越高,对孩子的要求越高;

懂得越多,越是要求孩子从小学开始就门门一百分;

年龄越大,对孩子的成绩退步和轻言承诺,越是无法忍受。

因此有不少学历很高、能力很强、工作优越、事业红火的父母,往往认不清自己家孩子的能力和水平,一味地对孩子求全责备、打骂责罚,甚至是抄起棍棒对孩子施以惩戒,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所以说,并不是文化素质和学历水平低的父母,才需要学习和认识《家庭教育促进法》,实际上,那些本硕博毕业的高学历父母,才最需要认识和理解正确的教育理念,避免自己因为固有知识理论的桎梏,而对孩子施以“自以为是”的培养计划。

有法可依的家庭教育,能保护好孩子吗?

03

无数的事实可以证明:高学历的家长,未必拥有睿智通达和开明合理的教育观念。

不久前,就有一位来自江苏南京的“博士虎爸”,试图靠着打骂责罚和恐吓威胁,迫使5岁女儿和7岁儿子,超前学习高等数学和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最后被忍无可忍的妻子告到法院请求援助,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这也说明,不仅仅是那些小学文化、初中学历或中专文凭的农民工父母需要学法知法懂法,越是高学历的父母,越是想要教育好、陪伴好和管教好孩子的家长,越是应该逐字逐句地认真研读《家庭教育促进法》,还要在平时多学习教育方面的理论原理。

以免在孩子最需要陪伴关爱和尊重理解的时候,父母却选择了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

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像是在清晨初次绽放的花朵,他需要阳光雨露、和风细雨,但一定不需要狂风暴雨式的呵斥打骂和管教惩戒。

有法可依的家庭教育,能保护好孩子吗?

04

将心比心,在这世上从来就没有愿意挨打挨骂的孩子,却有很多愿意在睿智开明的父母影响下,轻松愉悦地专注学习的孩子。

正如《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所说: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在孕期和未成年人进入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等重要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可是这简简单单一百个字,又有多少家长能够严格做到呢?

有法可依的家庭教育,能保护好孩子吗?

总之,老师教书不易,家长育人更难,想要教育好孩子,避免让孩子陷入到敏感偏激和自闭抑郁的境地,作为家长就应该做好自己、关爱孩子和尊重孩子,还要严慈相济、保持学习、包容和沟通的心态。

才能把自己家的孩子,教育得比别人家的孩子更自信、更优秀!

归根到底,只有父母才能保护好自己家孩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