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少登场时间,拉什福德正在思考自己在曼联的未来”。
这样的消息不是来自某家“厕纸”级别的英格兰媒体,而是出自罗马诺之口,一位近年来在转会层面逐渐“权威化”的专家。紧接着,就是多家媒体的大面积跟进。实质上已经宣判了,这则消息具备较高的真实性。

从朗尼克接手曼联后,拉什福德已经多次登上媒体的头条,内容不仅仅是他球场表现的下滑,还有他的不开心以及所谓的认真思考未来。
作为曼联的“大太子”,拉什福德的风评正在断崖式下跌。虽然这一切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拉什福德绝对不innocence。他现在确实要好好思考自己的未来,而不是以此为手段,向朗尼克、曼联管理层施压。
【频率有点高,言谈有所指】
朗尼克接手曼联后,舆论一度非常期待。这本是一个非常好的换帅鸡血期,球队上下可以在新帅朗尼克的带领下,收复失地与信心。但让所有人意外的是,拉什福德、格林伍德却一下子成为转会的主角,与巴萨、大巴黎、阿森纳等球队传出绯闻。哪怕是消息源自他国媒体,但在朗尼克刚刚接手的背景下,也很诛心。
英格兰媒体并没有特别多的跟进报道,在短暂的“喧闹”后,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拉什福德伤愈后曾有过明显的回勇态势:4轮比赛贡献2球1助。让人遗憾的是,他迅速进入了状态的低谷。球场上状态低迷的同时,门前面对补射机会竟然选择了摊手。肉眼可见的,是比赛欲望与斗志的下行。
随着更加能跑的埃兰加上位,拉什福德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的压榨。曼市德比前,他与C罗一起登上了赛前海报,是名副其实的主角。但现实情况是,C罗、卡瓦尼伤缺后,他依然坐上了替补席。即便是获得了替补登场的机会,但他的表现以及斗志,并没有改善。
1-4的惨败,让曼联上下备受苛责。而在这时候,拉什福德不开心以及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未来的消息,又出来了。而且,消息源是可信度非常高的罗马诺。
其实还有很多被忽视的事件:
1、在范德贝克冬窗租借加盟埃弗顿后,拉什福德在社媒上留下了“我的兄弟,去告诉他们你到底能做什么吧”。“他们”是谁呢,是此前一直信任拉什福德的索肖,还是新帅朗尼克,亦或是曼联的管理层?
2、与此同时,拉什福德与侈品牌Burberry、英国杂志《the Face》一起,推出了新的一本杂志与一幅壁画,以此来庆祝帮助弱势儿童阅读计划的顺利实施以及表达对儿童丰富想象力、创造力的赞叹。说白了,就是拉什福德在急需找回状态的时候,依然分心了场外的事件。
而上一个这样做的曼联球员是谁呢?林加德。当时球场表现糟糕的林加德,场外却在全力推广自己的个人品牌服饰。没有球场表现支撑的林加德,在商界遭遇到重击,亏损较大。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暂时放弃场外计划并理清个人家庭生活的林加德,收拾行囊租借西汉姆。自此开始,“林皇”二字从与“佩帝”并列的贬义词,成为不可亵渎的赞扬标签。
【临时工主帅,回看问题多】
索肖下课后,曼联官宣朗尼克作为球队的临时主帅,带队打完本赛季后,转为高级顾问。从运营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逻辑性非常强、计划性也很高的举措。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自以为是”的挖坑行径。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解释:
1、曼联的官方公告从侧方面说明了一个问题,朗尼克是一个“临时工”。
现代足球在一定程度上与职场类似,把踢球当做职业的球星们,场上的90分钟更多的是依托日常的训练与生活。而这一切,都要依托管理。“训练管理+生活管理=比赛质量与胜利”,这已经是现代足球的管理内核。而让管理有效进行的,是主帅要具备足够的权威性。
那么,一个只带你半个赛季的临时工主帅,究竟有多少权威性呢?
2、主帅如今已难以压过球星,在曼联更甚
进入21世纪之后,球星的价值已经逐渐超过主帅。过往时刻,主帅可以把大牌球星摁在替补席上,甚至可以要求管理层进行甩卖。如今呢?每当将帅失和,被炒鱿鱼的绝大多数都是教练。
曼联是一家商业氛围浓厚的俱乐部,他们对于球星商业价值的追求程度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下,德系主帅朗尼克靠什么去制约曼联更衣室的大佬,或是得到球队资源优先倾斜的太子们?何况,朗尼克这个曼联的建队顾问,权限有多少呢?
因此,在朗尼克刚刚接手曼联后,他就遇到了大坎儿。不仅仅是拉什福德、格林伍德的不开心,还有马夏尔在训练没怎么参加、一场比赛都没踢的情况下,通过经纪人发声希望离队。后续呢?林加德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呛声”朗尼克。还有更衣室内十数人不满,以及给朗尼克取外号的消息传出。
曼联球员们“决裂”得起,在这个已经支离破碎的赛季,下半程可以选择适度放飞自我。等到朗尼克离任并成为球队顾问后,在新帅面前拿出干劲重新起航,到时候,“世界还是我的”。
【自身进水逆,思变是王道】
拉什福德还有没有未来?这个谁也不敢下定义。
过往的职业生涯中,拉什福德展现出了一些非常出色的素质。在索肖强调守转攻的体系里,他是球队的爆点尖刀,他是球队进攻纵深的倚仗。索肖在足够多的场次里,对拉什福德进行了“豪赌”,哪怕是他状态不佳。上赛季最后时刻绝杀狼队,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但问题在于,索肖在推进球队的“强队踢法转型”,球队战术体系已经从抓转换,逐渐向求控制、强化高位逼抢转型。引进B费的目的是什么?是曼联此前阵地进攻乏力时,增加一个最后一传/射的强点;“提前”购买范德贝克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希望球队完成踢法转型后,有人能在阵地进攻中去穿插捕捉二点。虽然这一切并未有效完成,但曼联的体系思路在那里。
对于拉什福德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优势素质不再是球队进攻中的第一选择,也会进一步暴露他综合素质不足的短板。更加可惜的是,他遭遇到了应力性骨折。积劳成疾的过往,让拉什福德与曼联都付出了代价。要想最大程度摆脱应力性骨折带来的伤害,拉什福德需要缓慢提升比赛节奏,慢慢增加球场的对抗输出,但如今的曼联没有这个环境。
失衡的心态,让拉什福德在比赛中越来越焦躁。缺乏空间下,他缺乏精细过人素质,然后又在不断被断球后,开始回传。C罗的到来,要求拉什福德更多地去完成策应,但作为大英帝星边锋,他的综合策应素质并不达标。过往被索肖“哄着踢”,被队友“众星捧月”当做进攻第一输出的场景不在后,他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去学习怎么“抬钢琴”。
更为关键的是,英格兰青训即便是从04年开始学习大陆,但始终未能改变骨子里的东西。面对朗尼克的理念,他与一场比赛没踢就要寻求离队的马夏尔一样,产生了抵触情绪。
现实非常残酷,在瓜迪奥拉的调教下,福登充分学习了德布劳内、B席等人的优点,实质上成长为了全能边前腰;桑乔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磨合后,也逐渐展现出了他在德甲磨砺出来的特质;埃兰加依靠更多的跑动、对抗开始上位,鲍文凭借着同样的素质以及更好的人球结合,进入英格兰名单的呼声越来越高。
拉什福德如今面临的堪称绝境:国家队与俱乐部,都在边缘化。
没有谁的职业生涯是一帆风顺的,面对重重困难,拉什福德需要做的,就是拥抱、适应变化。而不是继续幻想过往,得到球队进攻资源的最大倾斜,然后固步自封。
同样,如今这种“认真思考未来”去施压朗尼克、曼联管理层的举措,有效但幼稚。
(开水没温度/本文谨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