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只在三八节,才会想起女运动员?

最近,体育界有这样一则新闻,美国女篮球星布兰妮-格里纳在俄罗斯被捕,起因是在她的行李中发现了大麻油。

美国媒体在报道这个消息时,发出了一个疑问,格里纳为什么会去俄罗斯?

因为她在那边打球,在WNBA休赛期为俄罗斯女篮联赛叶卡捷琳堡俱乐部效力,拿过3个联赛冠军,还有4个欧洲联赛金牌。

为什么只在三八节,才会想起女运动员?

格里纳是WNBA2013年选秀状元,在WNBA拿过一次总冠军,7次入选全明星,2次得分王,8次盖帽王,6次最佳阵容(一队或二队),7次最佳防守阵容(一队或二队),2次最佳防守球员奖,WNBA25周年25大巨星之一。

格里纳这履历,妥妥的WNBA巨星,这种级别的球员,为什么还要在休赛期远赴俄罗斯打球?

因为缺钱!

格里纳不止在俄罗斯打比赛,她还曾在WNBA新秀赛季结束后为中国的WCBA浙江队征战过,当时拿到了一份4个月60万美元的合同。当那份合约摆在格里纳面前时,她激动不已。

“这可是我在WNBA新秀赛季工资的12倍啊!”格里纳说。

为什么只在三八节,才会想起女运动员?

60万美元就让一位WNBA状元秀那么兴奋?同样在2013年状元及第,NBA的本内特新秀年工资是532万,虽然他NBA生涯相当水,却也有1600万的工资入账,足以让任何一位WNBA巨星羡慕嫉妒。

WNBA与NBA简写只差一个字母,但在薪资上天差地别。NBA球员的平均薪资是832万,WNBA该项数据是7.5万,NBA是WNBA的110倍!

WNBA本赛季第一高薪是戴安娜-陶乐西,薪水是22.8万美元,本赛季NBA第一高薪是库里,数字是4578万,相差了200倍。就陶乐西这工资,库里打半场球就赚到了。

为什么只在三八节,才会想起女运动员?

男女运动员在收入上差异很大,这在美国体育界是普遍现象,比如美国男子高尔夫运动员的平均收入是女子的25倍,男子足球联赛平均工资是女子联赛的12倍,虽然没有NBA与WNBA之间那么夸张,但差距也都在10倍以上。

这种情况适用于全球体育界,除了网球和体操等个别项目,女运动员的收入与男运动员相比望尘莫及,越是市场化程度高的越是如此。世界女足最高薪球员是效力于法国里昂的赫格贝里,年薪是40万欧元,还不到梅西和C罗一周赚的。

就在不久前,中国女足在亚洲杯决赛上演惊天大逆转绝杀韩国队,再次加冕亚洲冠军。在女足夺冠后,有两个呼声最为响亮,一是铿锵玫瑰们赚得太少了,二是男足赚得太多了。

很多业内人士做出科普,中国女足联赛的投入是世界第一,女足运动员的收入也处于世界前列。但是,这个“第一”与“前列”都是放在女足这个范畴内,如果与男足相比,放在世界足坛,那就是你的顶薪还不够人家的周薪。

出现收入差如此之大的直接原因是收益来源。职业体育联赛,收入来自门票、转播、赞助等,而能够撬动这些收入是关注度,直白点说有多少人看。

以男女足最具市场价值的世界杯来说,2019年的女足世界杯,全球观赛人数接近10亿,这个数字被质疑掺了水分,但即便真是10亿,在男足面前也不够打,就在一年前的2018年男足世界杯,全球观赛人数是接近36亿,26亿的人数差,带来了男足世界杯仅场均转播费一项就是女足的10倍。

具体到中国男女足,男足中超联赛在2020年累计收视人数突破20亿,而女足联赛该项数据是1021万。受关注度的巨大差异,导致市场价值的判若云泥。

“比赛日的时候,现场估计只有十几个球迷,比场上踢球的人还少。”女足运动员赵丽娜坦言。

为什么只在三八节,才会想起女运动员?

职业体育就是真实而残酷,WNBA的球星们曾多次公开抱怨薪水太低,她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劳资协议的不合理,NBA劳资双方基本上是篮球收入五五分账,而WNBA是二八,球员只拿20%左右。

但是,WNBA资方也有话要说,NBA与WNBA除了都是打篮球外,在市场领域几乎没有共同之处,NBA75年历史,WNBA才25年,差了50年,在商业开发上甩开半个世纪都不止。NBA的平均上座率超过17000,而WNBA才6500。NBA场均收视人数是200万,WNBA还不到25万。NBA年收入是80亿美元,WNBA才6000万,沃尔和威少本赛季工资合计就有8800万,WNBA年收益还不够付这两位的薪水。

WNBA一直处于赔钱状态,每年亏损1000万美元,这个联盟没有出现经济危机,靠的是NBA“输血”,NBA每年都要给WNBA补贴。

WNBA的赛季设置在7月到10月进行,这个时间段是NBA的休赛期,WNBA理论上可以填补空白,但实际上篮球迷在这个阶段更倾向于选择“休假”,而不是去看女篮比赛。

NBA与WNBA的差距,是男女运动在市场化差异上的集中体现,造成这种情况有历史原因,很多国家开展女子体育运动起步较晚,但这不是根本因素,观赏性的差异才是根源,即便中国女足登上亚洲之巅,美国女篮连续7次夺取奥运会金牌,绝大多数体育迷们喜欢看的还是男足,还是NBA,因为观赏性更强。

观赏性,关注度,经济收益,这是职业体育的一环套一环,像足球与篮球这些项目,男女之间从第一个环节就拉开距离,后续只会越拉越大,很难追上。

上文提到的WNBA第一高薪陶乐西,被业内誉为WNBA的乔丹,但即便在篮球迷的范畴内,又有多少人知道她?WNBA的乔丹尚且如此,其他球员就更不用说了。

为什么只在三八节,才会想起女运动员?

很多国家采取了措施扶植女子运动的发展,中国就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联赛投入大运动员收入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优秀的外国女子运动员纷纷来中国参赛。

除了国家层面的支持外,还有联赛方面的操作,比较普遍的方式是男队要搭配女队,比如欧洲足球联赛,俱乐部要有男女两队,分别出战男女联赛,这样做的目的是用男队带动女队的流量,确实收到了一些效果。

但是,无论怎样的方式,也只能带来阶段性的些许提升,想从根本上解决男女运动员不同酬问题,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而且难度很大,因为观赏性这件事不是口头或者键盘上一句“支持”能彻底解决的。

正如女足名将王霜所言,什么时候女足不再是讽刺男足的工具,不再只有国家队获得支持,联赛也能得到关注,那才是更有意义。

为什么只在三八节,才会想起女运动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