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北京河北专题调研“科技冬奥”工作

何亮,科技日报记者

10月10日至11日,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率组在北京、河北考察"科技冬奥会"工作,并召开座谈会,与有关部门负责人同志和科研单位代表进行深入交流。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筹备冬奥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北京冬奥组委会的部署,认真做好冬奥会筹备工作。"今天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116天,工作人员在科技冬奥前线保持短跑状态,以振奋奋进取的精神,在冬奥会期间发挥了良好的科技创新作用。"王志刚说。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北京河北专题调研“科技冬奥”工作

科技冬季奥运会研究会场馆。(图片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提供)

10月10日上午,王志刚和国家体育总局党组副书记、副组长王瑞莲来到第27届全国冰雪运动训练研究基地,详细了解体育风洞、六自由度训练体系等"科技冬奥会"专项成果,支持体育训练, 并登上了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国产雪地车,驻足询问设计开发细节,现场查看雪地摩托运动员风洞训练效果。下午,王志刚和北京市市长陈一宁来到首钢新高端工业综合服务区(首钢公园)调研首钢滑雪平台和智慧园区示范应用,实地考察无人驾驶车队大巴和智能汽车网络运营,科技型冬奥会工作进展得到肯定。

10月11日,王志刚、河北省省长徐琴赴崇礼区参观了云顶滑雪公园、奥运村、古杨树体育场群、太子镇智慧小镇等4个冬奥会场馆,进一步了解了人工路段轨道精细施工技术、赛事防雪、100%绿色电力高可靠能源供应等创新成果,在冬奥会融合示范核心区取得的成果, 并举办了科技冬季奥运会研究座谈会。

专家在会上表示,自冬季特奥会启动以来,围绕场馆、运营、指挥、安防、医疗、气象、交通、转播等重点场景,已有37个项目的112项新技术成果在测试比赛落地应用中,已有10个项目组在自由式空中技巧、跳台滑雪、 冬季二、速度滑冰、冰球等国家队训练进入服役。未来100天,科技冬奥项目将充分协调,精准对接,贴近冬奥会的筹备和组织过程,加强场馆业主、地域管理部门等实际用户的精准对接,实现项目成果的实际效益最大化。同时,实施项目组管理机制,重点关注关键场景,促进项目组技术成果的应用、测试和实践的整合。

国家体育总局、北京、河北省、北京冬奥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特设科技冬奥会的指导下,研发了多项先进成果,综合示范了多项科技项目,培育壮大了一批冰雪企业, 技术创新提升竞争水平。冬季项目国家队依靠科技创新,建立科技攻关、伤病防控、装备设施等全方位保障体系,不断提高训练精度,有针对性、科学性,切实确保冬季奥运会筹备工作有序高效。

王健林在致辞中感谢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北京冬奥组委以及各科研单位和体育组织为科技冬奥会所做的努力。王志刚指出,做好科技型冬奥会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政治地位,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冬奥会筹备和科技创新的指示精神,增强做好冬奥会组织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深刻认识到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要标志性活动,是展示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和激发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就必须高质量、高效、高水平地完成冬奥会的任务。

王志刚强调,要强化实际应用导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打造"简单、安全、精彩"的奥运会中的支撑作用。通过科技手段,提高赛事筹备和运行的可预测性和确定性,减少不确定性,协调疫情防控和冬奥会科技,为冬奥会如期安全举办提供有力保障。坚持场景驱动,不断梳理总结,推动项目成果在冬奥会现场综合应用示范,为冬奥会精彩提供有力支持。要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的科技创新联合力量,支持冬奥会工作。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参与了研究。北京市副市长闫伟、河北省副省长阎鹏成参加了调研和座谈会。

编辑:黄磊

评论:王小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