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转载长篇小说《美女歌手的曲折人生》(连载二十九)

作者:和暖的小棉袄

29 再度合作

回到家里,凌雪的情绪似乎没有因为评委的不公正而低落,今天她发挥得不错,观众喜欢而且支持她,使她感到欣慰。杜艳梅心里却很憋闷,头天晚上她打电话问甘一和,凌雪有没有希望得头奖,他先是回答不好说,参赛的强手很多,分是由评委打的;后又说,很难。说的也在理。可是,没料到大奖赛评出这么个结果,使她大失所望。本来,她的男友甘局是大赛组委会主任,她脸上有光,引以为荣,结果,由于评判明显的不公正而遭观众指责,组委会失去威信,甘一和显然应负主要责任。这使她在熟人面前颇为尴尬。现在可以肯定,幕后必定有猫腻!那张字条说的大赛名次内定,不会空穴来风。她还记得,前些日子她问甘一和,大赛的评委一定有沈一苇吧?他回答,没有。她问,怎么没有请他?他说,不可能把著名音乐人都请到。虽然,这个说法有道理,但她觉得恐怕别有原因:在有些情况下,像沈一苇这样为人正直、性情耿介的人是不受欢迎的。这和幕后有猫腻不无关系。

“请的都是些什么狗屁评委,不讲公正和原则!”杜艳梅嘟囔地骂道。

凌雪说:“世上什么事情都有,你别生气了。不知彭记者他们去交涉结果怎样?”

结果很快出来了。隔两天,《星报》上发布的金奖获得者为:隋卷娟、凌雪。甘一和在头天就忙着与那天到后台争执的几位记者周旋,他告诉研究结果,凌雪也得金奖,但仍不放心,唯恐记者把那张字条的内容公诸于世。记者答应凌雪拿了金奖,字条的内容就不会出现在报道中。《星报》的余、屠两位记者因为自己的单位是主办方,老总又任大赛组委会副主任,所以,出的消息全是赞扬的。但是,《晚报》彭记者报道的标题是“为何出现两个金奖?”,虽然没有提到那张字条的内容,可仍将评委打分不公正和观众很有意见的问题提了出来。这就引起媒体和圈内外的关注,随即,有些媒体发表文章,认为虽然观众基本上都是非专业人士,但是,那么多人对金奖的评选有意见,值得组委会和评委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并提出这次歌手赛金奖是否早就内定?倘若是的话,给娱乐圈将带来很不好的影响,对于新人的成长也是极其有害的。

很快,甘一和就被局长叫去。

“你是怎么回事?弄得满城风雨,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局长双眉紧锁。

“是我没把事情办好,责任在我,我检讨。”甘一和赶紧表态。

“咱们搞文化和艺术,不能围着金钱转,做金钱的奴隶。这是一个原则。违反这个原则,宁可不举办比赛。”局长看到媒体报道有“内定”说法,自然怀疑暗箱操作。他也查看了大赛收支的财务帐,没发现啥问题,便说了几句原则话。

甘一和连连点头,却避开“金钱”两字:“没想到媒体会吹毛求疵,诚心跟我们过不去。”

“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个‘花儿红’老板的要求就不能答应。这样的大赛怎么能内定名次呢!”甘一和组织的业余歌唱比赛搞得有声有色,局长很信任他,所以大赛的具体事情就没过问,有些事是刚从报上得知。

“我是骑虎难下啊!一切都在筹备中,没法中止。假如拉不到赞助,就下不了台了。”甘一和没敢否认局长指出的“内定”问题。

“好啦,你要好好吸取教训。”

“是,是。请局长放心,不会有下一次。”

甘一和在资深的局长面前只能老实认错。作为新提拔的副局长,他本想做出点成绩来,不料却出了问题。通过拉赞助,他计划一箭双雕:既能借此建立政绩,虽然政绩并不大,又能赚钱——借劳务费之名从中获取一万元左右的提成,是十分划算的。对于局长等领导,若送钱,支出太大,倘被拒绝,组委会头们的提成也会搞不成。还是瞒过去的好。所以,只送了他们一个定做的工艺品做纪念。

报上公布凌雪也获得金奖,沈一苇略感欣慰。那天,他坐在台下,听完歌手们的演唱,认为凌雪理应得金奖,评委的打分结果出乎他的预料。不过,他曾多次担任歌手大赛的评委,自然知道这金奖十有八九是内定的。一气之下,拂袖便走。现在,得知记者们的交涉取得成效,心里感谢他们。

甘一和心情不好,约了杜艳梅在鹿镇咖啡馆约会。见面时他显得无精打采。她用小勺搅着浓香的咖啡,问大赛金奖评选的内幕,他支支吾吾地搪塞。“金奖究竟有没有内定啊?”

“倒是说过要关照一下隋卷娟,毕竟‘花儿红’老总赞助了嘛,他打了招呼,我们不得不考虑。不然的话,大赛也搞不成。”甘一和道,“就是为此,我才没有鼓励你参赛,我照顾不过来。”他说了实话,虽然有些吞吞吐吐。

甘一和不说,杜艳梅也知道隋卷娟的金奖“内定”无疑。甘一和办的这件事使她感到很失望。她说:“你是怎么当的组委会主任,连起码的公正、公平都做不到!我都感到害臊!”

“艳梅,我何尚不知道公正、公平,可是比赛没有资金,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答应人家的条件,就拿不到赞助。我也是骑虎难下,没办法。”

“这样的话,就别举办大赛。”

“话好说,你不在我的位置,哪体会得到我的难处。”

“你拿到多少好处?”

“没有。我是想做出些成绩来,别让人小看我了。”在这一点上,甘一和自然不会告诉她实情,——她替他谢绝李根福的红包,使他感到这位杜小姐在有些方面还讲点原则,不是见钱眼开的人,自己对她不能什么事都坦诚相告,得留三分。否则,恐怕会给她留下不好的印象。

她问赞助商“花儿红”的老总是谁?他答叫方域之。她说,原来是他呀!他问,你认识他?于是杜艳梅把那年在凤凰大酒店歌厅方域之欲强行拽凌雪外出喝酒的事情叙述了一遍。甘一和说,看来方老板是个好色之徒啊。眼下,杜艳梅的感觉:凌雪也拿到了金奖,组委会对各方有了个交代,还算说得过去。虽然她对他没拿好处的说法,仍有怀疑,但感到他“内定”的做法也许是出于无奈,并非冲钱而去,也就不再追问。于是转过话题,问起巫小燕对离婚的态度,甘一和说,已经同意协议离婚,正在谈条件呢。甘一和住的是父母的房子,单位分了一套,面积较小,他准备把这套房给她。这样,她多占了半套房,存款就全归他。好在没有孩子,省却一件争来争去的麻烦事。

“她同意吗?”杜艳梅问。

“她还想分一点钱。”

“要多少?”

“三万。”

“这么多!”

“恐怕不给她,离婚的事还得拖。我又不想闹到法院去。离婚是我提出来的,难免吃点亏。可是,钱不够呀。”

“还差多少?”

“我东拼西凑有一万,还差两万。我父母在这方面很特别,跟我们子女没来往,他们不要我们钱,也不给我们钱。所以,我不好向他们开口。”他没有对她说实话。

“我这儿有一万,这是出专辑金星公司给的。这样,就还差一万。”杜艳梅虽然怀疑他说的是否是真话,但还是爽快地说。

“我再想办法向亲戚朋友借吧。”甘一和说。其实他存折上余两万,由大赛赞助费提取一万,支付巫小燕就够了。但他还是要了杜艳梅的一万。

宋仁弄自然很关心这次比赛。不过,作为主办单位,《星报》的两名记者不便帮他做什么,所以,他想利用这次大赛给甘一和以及凌雪一点颜色看的想法,他们没有允诺。这个念头,他没有告诉吴丽娜,一是不便告诉,二是因为她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什么事情都顺着他。俩人在不少问题上看法不一致。她希望他不要再招惹是非,而能踏踏实实把公司弄得兴旺起来,就像“大河文化”那样。这次歌手赛她显得不很关心,自己既然不参加,看别人在那里风光,有啥意思呢?报上的报道和议论倒是看一看的,毕竟她是圈内人,业内有什么动态应该知道。

近来,她的内心感到无法言说的痛苦。倒不是为自己没有能力参赛而沮丧——她曾经有过想依靠丈夫公司的近水楼台走红歌坛的念头早就丢弃了,她从大美公司得知自己的专辑只销出去几千盒,赔本是铁定的了——而是为登峰公司和丈夫的前途担忧。作为一家经营歌唱演员的艺人经纪公司,没有名演员的支撑,或者说打造不出新人来,歌手对你的公司不感兴趣,有人离去却少有人加盟,经营状况不佳,是很难长久维持的。长此以往,势必垮台。更何况,丈夫还有个拈花惹草的毛病,真要漂亮的歌星来到“登峰”旗下,她还担心说不定哪天出事呢。她思前想后,想劝丈夫转变公司的业务,从经营演员,转到经营演出。宋仁弄过去当过穴头,轻车熟路,他们夫妇俩认识一些明星,通过熟悉的记者也可联系明星,资源不成问题;组织到全国各地演出,必定能挣钱。再说,演出前后各项事务繁忙,演出完大家就散了,他想拈花惹草也没那么方便。就是各方面的工作辛苦些。但比眼下公司半死不活的情形要好得多。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宋仁弄谈了,他也觉得此事值得考虑。毕竟公司的生死存亡是眼下头等大事。再这样下去,弄不好就垮了。

“我没有什么当明星之类非份之想了,就指望咱们的公司能兴旺发达,咱们的生活宁静平和。你说呢?”

宋仁弄点了点头。

沈一苇的家庭生活自“绯闻”过去后,一直很宁静平和。这一日,他回家后,妻子仍很平静地问他一些事情,但却与以往不同,是关于公司的。以往,妻子除了关心丈夫是否和旗下女歌手有染外,别的并不过问。最近,厂子里有人说她老公捧红了歌星,该是发财了。她说,发啥财呀,一个经纪公司的老板拿点佣金维持生计而已。这使她这个财务人员思虑起老公公司的生意问题。她听丈夫说起过,和金星公司合作,金星发了大财,自己只拿点辛苦费。那是为什么呀?

“一苇,你和金星公司合作,分配不公平呀!”

沈一苇说:“我没有那么多资金,只能依靠金星投资替歌星出唱片,自己挣点辛苦费。资本和劳动力的分配没法衡量,不公平也没办法。你搞财会的难道不明白。”

黄慧欣了解丈夫过去“扒带”挣了些钱用到出国学习,开公司后,挣的钱经常需寄一些给农村老家,又回报了一些给帮助过他上大学的叔叔,没多少积累。看来挣小钱出于无奈,暂时只能如此,但也要争取多赚一些呀。便说:“你们不是准备出凌雪的第二张专辑吗?这一回不能便宜了金星公司,再当傻瓜。第一回可以说市场行情难预测,这第二回市场的脉搏应该已经摸到了。应当争取的利益别不好意思说。”

“我们都签了三年合约,利益分配都确定了的,哪能说变就变呢?”沈一苇说。

“我看你呀,除了会写歌,会包装歌星外,一点生意头脑和眼光都没有。辛辛苦苦替人作嫁衣裳。”黄慧欣埋怨道,“签了的合约当然改变不了,但合约还可以补充嘛!哪有做生意不讨价还价的。”

心思全用在创作上,合约可以补充这一层沈一苇竟没想到。黄慧欣又说:“就说拿佣金吧,新人怎么三七开呢,人家倒过来七三开。”

沈一苇说:“你有所不知,七三或六四开,公司要负责出专辑和宣传的全部费用。我的办法是三七开,再让歌手签约一家唱片公司,这笔出专辑的费用由他们来承担。再说,凌雪虽是新人,但比较成熟,无需太长时间的培养。”

“你总是有道理。不管怎么说,此番你要跟金星讲讲价,不能让他们欺负了。”黄慧欣说。

“我知道。”沈一苇应答道。妻子的话有道理,他心中也有这样的想法,待积累了资金,他就不会如此运作了。眼下确要和金星公司讨讨价。

次日,他到公司,凌雪已在。他从文件夹里取出《心中的歌》杂志给她,封面赫然是凌雪美丽的彩照。凌雪怀着喜悦的心情注视封面上自己靓丽的容颜和姿态。虽然走红歌坛后已有不少媒体采访过自己,但登封面还是头一回。她说,沈老师,登个封面不容易啊!

“是的,你没名气,花钱也登不上,人家要的是歌星,不是漂亮就行。你出了名,但杂志少,想上封面的太多,还得排队。”沈一苇说。

凌雪问:“你欠他们的歌写了没有?”

“快了,反正一举两得,写好了既能刊登在杂志上,又能为你第二张专辑作准备。”沈一苇答道。

尹均告诉,金星公司的赵西光和鞠信要来,沈一苇答,可以,等他们吧。过了半小时,赵、鞠两人踏进客厅,尹均沏上龙井茶。赵西光一眼看见茶几上杂志封面凌雪的大幅照片,笑着道:“凌小姐歌唱大赛获金奖,封面照片光彩照人,越来越红啦!”

“哪里,赵经理见笑了。”凌雪说。

鞠信一脸喜色,说:“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凌雪的原创专辑销量突破80万盒;杜小姐的专辑销量也不错,已经销出30万盒。”

“好啊,好啊!这是个特大喜讯呀!”沈一苇说。

赵西光说:“据推测,明年的音像市场继续看好,尤其流行歌曲发展更快。我们不能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要走在别的公司前面。”

“金星今年挣了大把的钱吧,听说还准备盖新大楼?”沈一苇问。

鞠信道:“再挣钱也是公家的嘛!我们是国企员工,挣钱有数,最多提点成,发点奖金,能有多少?说实话,公司倒是发了财。”

尹均说:“看来还得当私人老板,财源滚滚都进自己腰包。”

“对了,像沈总盈利都归自己,且不说写歌还能挣钱呢。”赵西光点燃一支烟,猛吸一口,吐出圈圈烟雾。

沈一苇苦笑了一下,道:“哎,经纪公司赚点中介费,穷老板比不上捧金饭碗的富打工。再说了,现在是编剧的不如演戏的,谱曲的不如唱歌的,写书的不如卖书的。写歌的钱,还不够抽烟喝茶呢。”

鞠信摇摇手说:“世上哪有那么多公平的事。发财还得靠本事,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是成不了大事的。我们呀,只能多劳多得,挣点苦命钱。”

“凌雪和杜艳梅两位小姐都成了你们的摇钱树了。她俩怎么个多劳多得?”沈一苇心中不平,责问道。

“该得多少,不是合同都签了?”赵西光的眼神似乎流露出惊讶,“再说了,看看国外和港台就可以预言,内地歌星将来必定成大气候,别看眼下挣的钱不是很多,往后都会青云直上发大财。你我都只能望其项背。保不定到了那一天,还会感激我们捧红了他们呢。我今天把话撂在这儿,信不信由你们!”

沈一苇瞪眼瞅了瞅赵西光,道:“将来是将来,今日不说这个。眼下,一纸合同学问大,算计不过你赵经理呀。你说句公道话,合同的酬劳与你们公司的盈利相比,是否低得太可怜了?难道不是你们吃肉,我们喝汤?”

鞠信说:“话不能这么说,专辑销得这么红火,当初谁也没料到,我们公司也是担风险的。我们这些金星员工呕心沥血还不是拿点有数的死工资。可是凌小姐走红歌坛,出场费翻了几番,名利双收,这跟出专辑有关吧?这笔账怎么算?”

对这一番振振有词的话语,尹均不服,争辩道:“即便算上能有多少?能跟80万盒带的利润比吗?”

凌雪说:“沈老师策划和写歌费那么大劲,才得到多少?只挣了点劳累钱。”赵西光不想在这件事上争论,这次来是有正事要商量,便说:“好了,有问题好商量。嫌报酬低的话,咱想办法弥补,总不能让在座的吃亏。”

“赵经理,你说怎么弥补?”尹均赶紧咬住这句话。

“这事暂且放到后面谈,沈总,下一步我们想赶紧筹划出凌雪的第二张专辑,要抓紧大好时机呀!你有啥打算?”赵西光说。

沈一苇站起身,在客厅踱了几步,又朝窗外看了看,因为赵西光已经同意等一会谈“弥补”之事,便不再追问,说:“这次‘花儿红’大赛你们都知晓了,《春回大地》这首歌内容属于主旋律,是我为凌雪打造第二张专辑的试探,就是说第二张专辑依旧采用民通唱法,但主题和风格作些改变。这样可以和第一张专辑不重复,也有所创新。假如你们觉得可以,我想将《春回大地》这首歌送打歌傍,同时拍MY,参加中国音乐电视大赛;另外,再创作一些反映社会生活的歌,赵经理也要写几首,我们继续合作嘛。不知意下如何?”赵西光连连点头称好,因为沈一苇已拿出比较可行的方案,大有速战速决的姿态,这正是强国军和自己所希望的。只是指出创作主旋律的歌,歌词千万别标语口号化,最好从小处着眼,说百姓的心里话。沈一苇说,老赵说的这一点很重要,我们想到一块去了。鞠信也表示赞同,但认为题材可宽泛些,也要有个人情感内容的歌曲,不光是指男女之爱,还可以有父母亲友之爱,还有人类和社会之大爱。大家认为鞠信的意见很好,很有价值,很有启发。

尹均说:“该说说‘弥补’的事了吧?”

“沈总,你提个方案。”鞠信道。

沈一苇说:“挣的钱都进了你们的笼子,还是你们考虑怎么办合适。”

沉默了一会,赵西光说:“金星公司出点血是应该的。凌雪的首张专辑估计销量能突破百万,接着第二张专辑要发行,我打算就此为题,年底开一个庆功会既订货会。既然是庆功,就可以发奖金,我准备打个报告申请一笔奖励金。沈总奖二万,凌雪奖一万五千。这样总可以了吧。”

凌雪觉得赵西光还算大方,微微颔首表示认可。小尹说,我们这些跑腿的没份啦?赵西光答,你们的奖励得向沈总要,我们公司都不会人人有奖,更不可能把“大河”的人包下来。沈一苇对小尹说,有了我和凌雪的,就少不了你们的,不必跟他们算计了。

赵西光看了一下手腕上的表,说:“到点了,今天我请客,你们说去哪家酒楼?”

“中国大酒店!”尹均说。

“好啊!”

一行人在五星级酒店边进餐,边继续聊业内之事。席散后回家的路上,凌雪对沈一苇说,杜艳梅想签约到他旗下。沈一苇说,可以考虑,但眼下得立马筹划出你的第二张专辑,顾不过来,过一阵再说吧。

肖可平和薛琼此刻正在天涯海角的沙滩上漫步。这里的风景实在太迷人,一望无际碧蓝的海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令人心醉;刻有“天涯海角”四个字的巨石屹立海滩边,构成了一幅绝妙的艺术图画;那高耸的椰子树为海滩凭添了美丽的热带风光。

“南国风光真美。”薛琼感叹道。

肖可平把手搭在她的肩上,说:“如果冬天来这里避寒,就太舒服了。”

“将来退休了,我们夏天到青岛,冬天到三亚,也要过过神仙的日子。”薛琼说。

肖可平道:“想得美,住哪儿啊?总不能住旅馆吧?”

“只要有钱,住宾馆又有何妨?”薛琼不以为然。

“就我们俩挣那点钱,不够几天花的。除非你去三陪。”肖可平难得开了句玩笑。

薛琼道:“你个大男人,舍得我去干这事,你吃软饭呀!”

两人甜甜蜜蜜在南国胜地玩了一个星期就回来了。肖可平惦着联系出书的事。书稿已请沈一苇看过,少数地方又改了改。由于书写比较清楚,所以不用再誊写,只复印一份留底。他请沈一苇帮忙联系,沈说,自己只熟悉音像出版部门,和书籍出版部门没打过交道,帮不了这个忙。薛琼认识不少人,但没有一个是出版界的。所以,肖可平只能自己和出版社联系。和天缘出版社一位姓井的编辑约好后,他带着稿子赶到那里。井编辑翻翻书稿,说:

“稿子很好,这个内容没人写过,有价值。但是想出本版书,我还得跟发行部门商量,他们同意的话,作为选题讨论,通过了才算。你若自费,那事情就简单,我看过稿子就能定。”

肖可平很惊讶,怎么出书还需自费。井编辑说,现在国家不包了,出版社也讲盈亏,总是亏损就办不下去。估计销不出去或销量不好的书,只能作者自己掏腰包了。他不懂什么叫本版书,井编辑说,不用自己掏钱的叫本版书。肖可平说,那我当然要按本版书来出啦。井编辑说,这样吧,书先留下,待研究商量后给你答复。

过了些日子,肖可平打电话问情况,井编辑说,发行部门认为这本书发不出。换句话说,就是不好销,要出得自己掏钱。

“你不是说没人写过而且有价值吗?怎么就知道不好销了呢?”肖可平问。

“发行部门了解市场行情,你这本书算然内容不错,但是,读者群不广,年轻人不感兴趣。都是半个世纪前的歌星,谁也没见过,过了时的。又听不到她们的唱片。他们认为不好销是有道理的,他们的估计不会错。你若是写周璇传,可能发行部门就通过了。”井编辑答道。

“难道你们那儿销售部门说了算?”

“在好不好销的问题上,他们说了算。他们说不好销,我们编辑部就没辙了。连选题会都排不上。”

“那怎么办呢?”

“这样吧,你若愿意出钱,考虑出一万五千元吧;你若不愿意自己掏钱,可以去别家出版社问问。”

肖可平又接连问讯联系了几家出版社。情况都差不多,编辑都认为稿子可以,但到发行部门就通不过。有一家,发行部门通过了,却还要到选题会上投票,过半数才认可。结果,过半数还少一票。肖可平懊丧又泄气,不知该怎么办。沈一苇对此也很无奈,说,没想到出版界现在是盈利第一,写书的还真不如卖书的。

知道这个结果后,薛琼说:“钱我们也出得起,但是,而今打什么工都有报酬,你辛辛苦苦写了二十几万字,天天熬夜,节假日不休息,到头来却没酬劳,还得倒贴,这算什么事呀!真是赔本赚吆喝了。”

“我倒并没有想出这本书赚啥钱,只是为传播中国的音乐史着想,可是没想到还要自己掏钱;我又不评职称,这样出书为啥呢?难道为图个名,显摆我还有写书的本事?”肖可平说。

薛琼道:“哪怕分份报酬都没有,也就算了。赔本的事,你说谁能干呢?倘若有人能赞助就好了。”

“这倒是个办法。那需要热爱音乐又有钱的主,到哪儿去找呀?”肖可平说。

薛琼道:“容我琢磨琢磨。”

肖可平又去和沈一苇商量,沈一苇说,一些专家学者的学术著作都不容易出版,因为销量少,好在他们一般有公家经费支助。那这样吧,再想办法找找人,能找到和出版社老总熟悉的,或许说说情有希望;不然就先放一放,待流行歌曲形成一个高潮,再拿去出版,情况当有所改变。自己掏钱总是说不过去。肖可平觉得解决这件事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就将它搁下了。薛琼觉得搁着不是办法,就去找冯亦添,当然没有直接开口要他帮忙。待情况和难处说明后,冯总爽快地说,出书是好事,我赞助吧,不就是一万五千元钱嘛。冯总心里感谢薛琼先是帮他替女儿找了钢琴教师,现在又帮他娶了个漂亮媳妇,加上歌厅生意红火,算是回报吧。薛琼道了谢,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肖可平,让他赶紧到出版社去签合同出书。

转载长篇小说《美女歌手的曲折人生》(连载二十九)

待续……30 各奔前程

2022年03月07日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