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心里有多苦?

林黛玉母亲贾敏去世后,因父亲公务在身,无法照顾她,于是就将她送到了外祖母家暂住。

此时林如海尚在,黛玉只是临时在外祖母家小住,还不算是寄人篱下,如果父亲安顿好了,随时都可以接她回去。

但黛玉没有等来父亲接她回去的消息,只等到了父亲病重要她速回的信。当黛玉再一次来到贾府时,她已经是个没有父母的孤儿。

此前,王熙凤得知林姑父去世后,曾对宝玉说: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对宝玉来说,林妹妹能常住,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对黛玉来说,她寄人篱下的生活也由此拉开序幕。

读红楼,相信不少人都认为,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进了贾府后,衣食住行都与宝玉一样,迎探惜三个孙女都靠后了,原文也说,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所以她不可能受什么委屈,真的是这样吗?

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心里有多苦?

固然,有贾母在,黛玉的日常生活不会有任何问题,身边的丫鬟婆子配备齐全,而且又拨了紫鹃在身边服侍,就这样,贾母还常派人去给她送钱,生怕外孙女受了委屈。

除了贾母,还有宝玉这个多情公子,常常呵护着黛玉,与她一桌吃一床睡,是个合格的护花使者。应该说,黛玉在贾府的生活,并不比在自家差到哪里去,甚至还要更好。

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林黛玉,很少有真正开心的时候呢?相反,她经常伤心流泪,她心里又藏着哪些苦呢?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贾府再有钱,给到林黛玉的物质条件再好,可这里终究不是她的家啊。

既然是寄人篱下,她当然不能太由着自己性子,就像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时她对宝钗说的,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的正经主子,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

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心里有多苦?

宝玉生日时,袭人也说过一句十分扎心的话,她说黛玉:就只不是咱家的人。你看,无论在贾府住多久,即便黛玉忘了自己是个外人,可依然有人记得,她不属于这里。

宝玉从舅妈家喝多了酒回来,能一头钻进王夫人怀里,王夫人满手满脸摩挲抚弄他。宝钗在人前最是个老道的,可见了薛姨妈也会伏在母亲怀里,薛姨妈用手摩弄着宝钗,宝玉宝钗都有母亲可撒娇卖萌,可黛玉早已习惯了一个人,也没人真正像母亲一样去疼她爱她。难怪她看了会流泪。

我们能说黛玉心里不苦吗?一个没有父母可以撒娇,常年寄居外祖母家的女孩,外在的物质条件再好,可谁能医好她心里的创伤呢?

贾母很疼黛玉,将她算作自家的女孩,元宵节放花炮怕她禁不住,将她揽在怀里,看到她的窗纱旧了,立马让人更换,有了好吃好喝的,也派人给她送去,可这样的疼爱毕竟有限啊,贾母毕竟不是她一个人的外祖母,还是所有人的老祖宗。

这些都还不是最苦的,最苦的是,专情的黛玉将所有感情寄托在宝玉身上,而宝玉虽然也对她十分用心,但他的身边却也总是莺莺燕燕,时不时就惹得林黛玉伤春悲秋,最关键的是,宝黛爱情一直没有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他们的未来是个未知数。

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心里有多苦?

而且,黛玉的病也越来越严重,身体状况堪忧,虽然一直吃着药,但并未见任何好转。甚至燕窝吃完了,为了不让贾府的那些下人抱怨,她也没有问贾母要。长年累月的多愁善感,眼泪不断,黛玉心里的苦,外人又能看出几分呢?

与姊妹们一处时的黛玉,还是个幽默有趣的才女,而一旦远离人群,独处下来,黛玉就免不了自叹身世,这偌大的贾府,几乎人人都有父母兄弟,人人都有亲眷,都能得到来自家人的温暖,而唯独她林黛玉,常对月伤怀,临风洒泪,一个人孤独地倾听着潇湘馆那片竹子的落叶萧萧,寒烟漠漠。

这个寄居于豪门贵族的孤独无助的小女孩,甚至连个真正说知心话的人也没有。紫鹃固然忠心,也知她的心事,堪为知己,可她终究身份卑贱,人微言轻,能为黛玉做的也有限。

于是,这个满心凄苦的女孩,只能寄情于诗词,那浸透泪水的《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桃花行》,便写满了一个寄人篱下的少女内心最深处的悲辛。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