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净利下滑超10%,聚飞发力车用LED、Mini/Micro等新领域

2021年,聚飞光电在营收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净利润出现一定下滑。

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聚飞光电实现营业收入23.71亿元,同比增长0.86%;实现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减少10.93%。

净利下滑超10%,聚飞发力车用LED、Mini/Micro等新领域

对于净利润下滑,聚飞光电方面表示,一方面是受疫情蔓延以及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全球电子消费市场面临巨大挑战,聚飞光电的传统产品市场承压较大,导致综合毛利率下滑。

另一方面,由于不断加大三地研发平台建设,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较多,从而导致净利润也出现下滑。

聚飞光电主营业务是光电器件、敏感器件、传感器、发光二极管、SMDLED、照明LED、光电器件应用产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为背光LED、照明LED、其他LED、通讯技术服务产品。

近两年,聚飞光电除了对传统背光、照明产品持续扩大投入外,同时也加大了对车用LED、Mini/Micro、不可见光等其他新产品的投资。

01

背光LED产品转向中大尺寸化

近年来,聚飞光电应用在高端手机上的背光LED受到OLED屏幕的部分侵蚀,且受全球芯片短缺及海外疫情的影响,手机出货量下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其产品销售的承压较大。

危中有机!疫情期间围绕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市场的商机不断迸发,极大地刺激了平板、笔电及显示器等终端产品的应用需求。

在此背景下,聚飞光电充分利用现有产品技术,积极布局相关产品线,实现了中小尺寸背光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

另外,随着液晶电视产品向智能化、大屏化、高清化及多分区高动态范围(HDR)、宽色域方向发展,聚飞光电的LED封装技术亦不断往高光效、高可靠性、高散热能力与薄型化方向推进,大尺寸背光LED产品的应用方向顺势得到延展。

02

照明LED产品向高端看齐

众所周知,照明领域市场容量较大,但由于市场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照明LED业务同业竞争较为严重,部分厂商已逐渐退出照明市场的竞争。

换而言之,虽然照明LED市场需求旺盛,但盈利效应不及背光产品。因此,聚飞光电将高端照明市场作为重点发力方向,并扩充部分照明产品的产能,从而实现销售收入增长。

据聚飞光电方面透露,“围绕高端照明市场,后续公司还会有相应的产能扩充计划。”

03

车用LED产品增量较大

近两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科技感较强的LED应用,使得整体车用LED用量持续大幅增加。

截止目前,较多大型终端厂家陆续主动寻找境内的LED封装厂,共商业务合作的契机。某种程度来看,聚飞光电也将迎来一个较大成长空间的细分市场。

资料显示,聚飞光电的车用LED应用于车载电子、仪表盘、汽车内饰和车灯照明、氛围照明以及导航屏等,符合车规认证要求,品质要求较高,近几年增量较大。

04

Mini/Micro LED进展顺利

随着终端厂商的加速布局和产业链上下游的积极响应,自2021年以来,越来越多的Mini LED终端产品相继上市,MiniLED产品也迎来高速增长。

得益于前期充分的产业布局,聚飞光电的Mini LED产品凭借高色域、高亮度、高对比度、品质性能稳定的优势,已得到市场认可,正配合客户批量供货。同时,Micro LED的技术研发储备及与关键厂家的合作开发进展顺利。

就Mini LED产品来看,聚飞光电已涵盖Mini LED背光产品和Mini LED直显产品。其中,Mini LED背光产品目前的供货量较大;而Mini LED直显市场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

受全球疫情蔓延及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目前市场需求还未完全启动,但Mini LED的应用市场空间广阔,预计明年会有较大的市场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知名终端企业不断推出Mini LED新产品,增加Mini LED产品的知名度,消费者对Mini LED产品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目前,大量的资金和众多的企业正在进入该领域,市场竞争也在日渐加剧。

面对市场竞争,聚飞光电方面指出,“我们的优势在于,首先Mini LED客户与传统产品客户高度重叠,合作多年,粘性较大;其次公司一直注重技术创新兼顾产品性能的稳定性,为应对新产品的开发及扩建,公司自有资金充裕,有信心在Mini LED产品快速上升期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

05

不可见光有望成新增长点

随着应用于智能穿戴、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智能感应终端中关于安全监测、3D感测及监控追踪的消费需求增长。

目前,聚飞光电的不可见光业务进展较为顺利,获得多家智能穿戴一线品牌的认可,在智能传感器领域取得可喜突破,VCSEL产品已在消费电子、激光传感、安防监控等行业应用。

聚飞光电方面表示,“预计不可见光产品未来发展前景可期,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展壮大现有主业的同时,聚飞光电还分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其中高端半导体封装业务中的光器件团队实现了部分光通信版图的扩张,在搭建研发线体的同时,建立了单通道和多通道的COB产线,为后续新产品的推出打下良好的基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