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卫·莫耶斯和他的铁锤帮曾于去年11月份在自己的主场给了利物浦重重一击,他们终结了红军各项赛事25场不败的队史纪录。然而,球队自去年年底以来不稳定的状态让他们在“争四”大战中失去了主动权,再加上欧联杯的比赛,西汉姆联没有足够的阵容厚度去支撑他们的两线作战。这一次做客安菲尔德球场,尽管他们未能全身而退,不过还是给利物浦制造了相当大的麻烦,让红军再次认识到铁锤帮确实是联盟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自进入2022年以来,利物浦气势如虹的状态令人难以置信,他们在14场比赛中保持不败,其中还通过点球大战击败切尔西夺得了卡拉宝杯冠军。一旦利物浦踢出了状态,就很难停下来,就像他们之前保持25场不败的战绩那样。在联赛冠军的争夺战中,利物浦展现出了要和曼城死磕到底的决心。本场对阵西汉姆联,他们不仅报了客场输球的一箭之仇,还将与曼城的分差保持在3分的差距上,继续给蓝月军团施加压力。
双方首发阵容
克洛普没有为三天后的欧冠比赛留力,他派出全主力阵容,展示出了拿下西汉姆联的决心。中场凯塔和法比尼奥站位紧凑,加强了对防线的保护。右路三人组萨拉赫、亨德森与阿诺德衔接紧密依然是球队的主攻点。马内承担了较多的组织任务,平均站位略靠后一些。左路的迪亚兹进行内切进攻为罗伯逊提供前压的通道。
莫耶斯这个4-4-2阵型,德克兰·赖斯因病缺阵,左路克雷斯维尔和弗拉西奇回归首发阵容让西汉姆联将进攻重心放在了这一侧,左路二人组的站位都比较靠前,再加上防守专注度不足,还是为丢球埋下了隐患。中路多层次的密集站位就是要强化组织传递,寄希望于安东尼奥能凭借有力的冲击破坏利物浦的防线。
克洛普的巧妙变化提升组织能力,利物浦横向拉扯制造漏洞
西汉姆联摆出了中低位拦截的防守姿态,用4-4-1-1阵型锁死中路核心区域,当利物浦在后场组织时,西汉姆联的双前锋不会压得过于靠前,他会在利物浦的中场球员得球时才主动前压。利物浦在他们标志性的2-3-5进攻阵型中加入了两个巧妙的变化,以帮助球队的组织推进。第一,凯塔的站位比较靠后形成“双后腰”,他经常回撤到法比尼奥来减轻队友的出球压力,这就使得利物浦在后场中路有了4名球员参与球队的后场组织工作。第二,马内和亨德森轮番后撤为后场提供更多的向前传球的通道。
上面这个场景里更能展现出利物浦的这两个变化。凯塔和法比尼奥在双中卫前组成双后腰,但亨德森吸引了兰奇尼的注意力后,马内的积极后撤就创造了一条向前出球的路线,科纳特没有迟疑送出直传球,马内接球后快速横敲给边路的萨拉赫,完成了一次高质量的组织推进。
西汉姆联的中场四人组的站位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他们的位置过于靠前,与后卫线逐渐拉开了较大的距离。4人后卫线忌惮利物浦的长传进攻不敢太靠前,这就在中间区域给主队攻击手留下了太多的接球空间,这使得利物浦的前锋在这里得球后能够快速转身向后卫线发起攻击(如下图)。
尽管利物浦找到了把球推进到进攻三区的办法,但是由于西汉姆的防线在低位防守时形成了紧密的站位,且防守球员很少离开自己的位置,这让利物浦很难通纵向传递撕开防线缺口。西汉姆的后卫线对利物浦攻击手的防守格外严密,萨拉赫、马内、迪亚兹有时候能在禁区前形成巧妙的配合,但他们都无法冲破最后一道防线。
当纵向进攻在进攻三区受到遏制的时候,利物浦开始利用横向转移拉伸客队的阵型,通过几次尝试之后,他们就发现了客队防守中的另一个问题。在低位区域防守阶段,西汉姆的中场防线的两个边前卫的位置总是会向前突出,特别是弗拉西奇在弱侧防守时总会高出兰奇尼几码的位置,这一点最终成了利物浦打开的局面的关键。
这就是利物浦攻入全场唯一进球前几秒出现的场景,罗伯逊在禁区外内切进攻无果,只能将球回传给凯塔,后者快速挑传给弱侧阿诺德,弗拉西奇突前的站位让他无法尽快地形成拦截和干扰,阿诺德带球在禁区前快速送出传中球,马内中路包抄破门,最终,利物浦凭借这唯一的进球取得了胜利。
利物浦在进攻三区中的横向转移很有威胁,这得益于他们中路有凯塔和法比尼奥两个接应点,而西汉姆缺乏侵略性的后场防守给了利物浦双后腰对这两人的逼抢压制不到位,给了利物浦从容进行横向过渡的时间和空间。
这又是一次利物浦横向过渡制造威胁的例子,亨德森横传给法比尼奥,后者挑传肋部深位。弗拉西奇再次脱离了阿诺德,给了后者快速前插接球的空间。中路两位前锋的跑位也非常巧妙,萨拉赫横向门前移动牵制住对手左后卫,迪亚兹迂回至小禁区前接到阿诺德的传球后凌空抽射,西汉姆门前一片混乱,几名球员连续封堵在门线上将球解围掉了。
西汉姆多次造险怎奈终结力不足
西汉姆的进攻思路更为简单,就是全力向前主打安东尼奥这一点,利用他的冲击力创造进攻机会。然而,面对利物浦阶段性的高位逼抢,他们想要把球输送至前场并不容易。根据两种不同的情况,他们向前输送方式也会有所不同:第一,当利物浦压迫力度不足时,西汉姆会通过边路制造人数优势向前推进,这种方式相对较慢;第二,当主队加强逼抢时,西汉姆会通过长传快速推进,安东尼奥的支点作用更加明显,这种防守更容易制造威胁,但是成功率不高。
西汉姆在后场受到逼抢,没有合适的出球路线。兰奇尼在后场边路得球后只能送出长传球以摆脱利物浦制造的压力圈。安东尼奥发挥了重要的支点作用,他回撤接应将球传给弗纳尔斯,后者再次向前挑传给弗拉西奇制造了一次快攻机会。然而,由于前场无人接应,导致这次快速传递未能形成威胁。
这是西汉姆利用边路人数优势制造进攻机会的典型例子。由于利物浦中场逼抢力度不足,西汉姆在中场左路有4人形成了紧凑站位。兰奇尼在中场线处吸引了亨德森和法比尼奥的注意力,抢先在对手上前送出传球。弗纳尔斯接球后快速挑传肋部,安东尼奥前插接球冲入禁区抽射,门将阿利松将球挡出底线。
西汉姆在利物浦逼抢力度不足时能够抓住对方高位后防线后面留下了大片空当大做文章,制造了极有威胁的进攻机会,长传进攻配合安东尼奥对利物浦中后卫的牵制,以及二前锋的快速前插创造出了球队全场最好的一次破门良机,但是糟糕的终结力让他们只能看着皮球在将要进门的那一刻遭遇门线解围。
约翰逊在后场右路获得了无人干扰的机会,在看到弗纳尔斯前插的时候,他果断送出了过顶长传。由于利物浦两名中后卫都被安东尼奥吸引在强侧,利物浦的防守弱侧出现了空当。弗纳尔斯形成单刀之势冲入禁区,面对出击的阿里松送出挑射,然而就在皮球进门之前,火速回防的阿诺德在门线上化解了险情。
整个上半场,西汉姆10次射门尝试,5次射正,却未能打进1球,糟糕的终结力是他们本场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反映出他们和利物浦这支豪门球队的差距,那就是他们在细节把控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想要稳定地拿到积分就必须在场上尽可能地抓住了每一个环节。这一战,西汉姆不仅进攻端把握不住机会,在防守端也是一再暴露漏洞,如此糟糕的表现凭什么能够和强大的利物浦抗衡呢?
西汉姆吸取教训加强了逼抢力度,利物浦后半程稳定防守拿下3分
下半场刚开始不久,鲍文的意外伤退给了本拉赫马出场的机会,但是本拉赫马并不是那种真正能在进攻转换中能形成有效突破的攻击手,他的上场没有给西汉姆的进攻端带来太大的改观。不过,通过这次换人调整,西汉姆在抢夺球权方面更具侵略性。很多时候,他们在中场安排3名球员紧凑站位,并缩短了两道防线之间的距离,这是吸取了上半场给对手留下太多活动空间的教训。
利物浦在控球方面进入了最佳状态,但是他们在进攻端的表现却没有达到上半场那样的状态。由于西汉姆经常施压逼抢,利物浦有机会在萨拉赫和迪亚兹的带领下进行快速反击。马内在中路的回撤发挥出较好的支点作用,但是西汉姆球员在回防落位率方面做得比较好,没有给利物浦留下进一步制造威胁的空间。
这是利物浦在下半场最有威胁的一次进攻,尽管这是利物浦利用进攻转换制造的快攻,但是西汉姆后场仍有4名防守球员,再加上中路拦截的马内的2人,6对3的防守局面基本可以确保这次防守是成功的。不过,利物浦三叉戟出色的控球能力还是差点攻破西汉姆的球门,迪亚兹接到马内传球后直接在禁区外尝试远射,皮球稍稍偏出了球门。
当莫耶斯的球队发现利物浦在边路的弱点时,他们也有机会取得进球的。在上图的进攻中,弗拉西奇和队友通过一个传跑配合就突破了利物浦边路三人组的封锁。弗拉西奇快速向前推进形成3v4的局面,他快速传中给队友制造极佳的破门机会,兰奇尼晃过阿诺德后射门居然踢飞了。
最后阶段,莫耶斯的球队仍然能够在边路不断地把球传到好位置,但是他们没有能力把这些机会变成关键传球,更不用说射门了。利物浦后卫线通过有效的逼抢阻止了客队的进攻,要么切断了对手的传球路线,要么在对手传球前抢回了球权。他们在下半场只让西汉姆送出了3次射门,没有1次射正。利物浦凭借成功的防守最终获得了胜利。
写在篇尾
西汉姆是有机会在安菲尔德拿走积分的,但是糟糕的终结力让他们白白折腾了90多分钟。积分榜上,前有曼联拦路,后有阿森纳、热刺紧追,他们的争四形势极为严峻。再看看争冠区的利物浦,凭借出色的状态又拿到关键3分,用一波12连胜再次证明了他们是一支稳定而强大的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