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忙乘东风放纸鸢

作者:行云流水自悠然
忙乘东风放纸鸢

在我看来,从远古起,有关春天的故事,差不多都是风筝率先捎来的吧。毕竟那时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依靠风筝连接天地,别冬迎春。看尽穿红袭绿者手牵风筝长线,引来春深似海的日子,怎个“惜春”了得!

忙乘东风放纸鸢

不妨闭目遐想,满天放飞的风筝,在风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风筝凭“眼力侦察”到,春天正从雪泥鸿爪中脱颖而出;风筝将人世间万事万物,凭空看尽。风筝原是古人送给后人的非遗遗产啊。

忙乘东风放纸鸢

读鲁迅的风筝散文,体味童年的“弟弟”,缘何执迷了风筝的诱惑那般深?风筝对弟弟来说,是再好不过的童年玩伴儿。但对于“我”,却是最不喜欢的玩物,“玩物丧志”嘛。长大后,“我”还是理解了童年弟弟,那片热爱风筝的童心。

忙乘东风放纸鸢

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不论东西南北方言如何“碰撞”,风筝却从不挑肥拣瘦,“丢东落西”。生活在南北方的儿童,方言不同,却共同喜欢风筝这春天的信使。风筝与东风说,与春阳欢笑,与儿童结成好朋友,风筝忠实的放飞儿童们天真梦想…

忙乘东风放纸鸢

午登金凤山,行至红军广场东边大广场,眼球竟被铺天盖地的风筝牵线拽着走。抬头望天,数不清的风筝在空中舞蹈、撒欢;低头看地,风筝在地摊上整装待发,随时准备一冲飞天,阅尽人间春色。

忙乘东风放纸鸢

这时,一个三四岁左右的小女孩,竟然跟妈妈闹着要坐风筝飞天呢。小女孩的成长路与飞天梦竟然早早就交织一起。年轻的妈妈,不厌其烦的向女儿讲风筝,说成长,讲解风筝飞天的“奥秘”…

忙乘东风放纸鸢

不须回到老掉牙、甚至模模糊糊童年、如何放风筝的故事气场里去。视线牵着天空中意欲“乘风归去”的风筝,在天空翱翔,一条长长风筝线,“长臂管控着”风筝的衣襟;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个“牵”与“管”的理儿。

忙乘东风放纸鸢

造型千姿百态的调皮风筝,翱翔困了就坠地稍息,准备新一轮一飞冲天。顽皮的小孩子,兴勿勿跑着拣风筝,殊不知风筝正在乘风翻阅古诗呢。清高鼎的《村居》古诗,是这般褒奖风筝和儿童的,说来与看客朋友一起分享。

忙乘东风放纸鸢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忙乘东风放纸鸢

乘今天是星期天的大好日子,放风筝放得上了瘾的小盆友,怎忍心早早回家?誓把古今“风筝”小诗的场景一一复原,带给世人游春、惜春叹春的不尽遐思…

忙乘东风放纸鸢

想那《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此时早在典藉堆里急不可耐了?冲出大院,亲近自然,赋诗饮茶,唱合相对吧?

忙乘东风放纸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