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惊蛰@西亚斯】春雷响,万物长

Part

1

惊蛰·历史由来

【惊蛰@西亚斯】春雷响,万物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

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天气转暖,渐有春雷,

惊蛰的意思就是,

春雷惊醒了蛰眠的动物。

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02

惊蛰·三候

【惊蛰@西亚斯】春雷响,万物长

一候桃始华

桃始华:惊蛰之日,“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态。

二候仓庚鸣

仓庚鸣:惊蛰后五日,“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仓为青,青为清,庚为更新,“昔我云别,仓庚载鸣”,文人由此也称它“离黄”,“离黄穿树语断续”就成了悲声。

三候鹰化为鸠

鹰化为鸠:再五日,“鹰化为鸠”,古人称“鸠”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

03

惊蛰·习俗

【惊蛰@西亚斯】春雷响,万物长

惊蛰吃梨

在民间,有惊蛰吃梨的传统。关于吃梨,各地说法不一。苏北及山西一带流传“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

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祭白虎

中国的民间传说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春雷响,万物长

一切蛰伏的美好正在醒来

愿你春安,愿你如意

愿你不负春光,不负自己

统筹 | 秦 楠 白 萌

责编 | 毕志辉

排版 | 范一平 刘 慧(学生)

来源 | 网 络 学生工作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