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代美术人物”在硝烟中挥舞毛笔的,只能是历史的过客

文/冯海涛 图/潘天寿

“凡事穷则变”中国画自晚清至今,可谓走的不是弯路就是死路,所以,如此以往发展中已经是走到了穷途末路的窘地。也因而,迎来了中国画的新蓬勃期。这也正是应了我们古话所讲的“凡事穷则变”的道理。既然是事变,必然是百花齐放的现象。因为在这样的时代会出现无数的英雄。

“当代美术人物”在硝烟中挥舞毛笔的,只能是历史的过客

潘天寿作品

这个时代画家的人数是空前的,各种表现形式也是空前的。可谓是中国画自古至今最为繁华的时代。“因穷而变”必然也会出现极端,所以这个时代的绘画思想、创作技法上,也会出现很多新奇特。虽然这些新奇特在绘画语言上站不住脚,但是他们随着时间,也是会有些有营养的东西被吸纳到中国画中。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些自己无法接受的画面或者画法时,多一点包容,可以客观地去欣赏一下这些画面。因为,无论怎么样,他们也是在中国画走到陌路时,站出来,勇于去开拓的先锋人物。

“当代美术人物”在硝烟中挥舞毛笔的,只能是历史的过客

百家争鸣,既然称为百家,必然是硝烟浓烈。所以各家的学说和画法都会聚集而发。也会出现众多的宗派和自己的追随者,所以也就会出现各抒己见,各说各好,互相抵触的现象。因为意见不同就会出现争执,但是,这种争执是为了后期的中国画能够确立其新的发展方向和重新梳理出自己的绘画理论而必然的经过。所以,在这个时代分为两类人,一类是,自己建立学说,而自称门户的,这部分人,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互相抨击。还有一种人,是站在硝烟外,看中国画的百家争鸣,从百家中吸取营养,而去建立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画的画理画法。这些画家,他们不去参与门派的建设,也不参与门派之间的争论,而是杳然事外,一心研究中国画的脉络与发展。所以,多年以后的中国画史对这个时代画家的评定中,真正的大家会是这些集百家之长而成己法的画家们,那些在这个时代看似活跃的,在硝烟中挥舞毛笔的,只能是历史的过客。

“当代美术人物”在硝烟中挥舞毛笔的,只能是历史的过客
“当代美术人物”在硝烟中挥舞毛笔的,只能是历史的过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