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给再婚老人多一份理解

作者:我心永恒不变1958
给再婚老人多一份理解

昨天,我在《独身老人的日子真的很舒心吗?》一文结尾处明确写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还是尽量地顺从人的本性为好。说白了,就是单身老年人有条件的还是尽量再婚好。

给再婚老人多一份理解

我在头条上看到有的男性老人丧隅之后很快就去找新老伴,有的两三个月,有的甚至不到一个月就去相亲。对此,有的表示可以理解,但更多的还是引起非议。其实,急于相亲的老人对原先的老伴也不是没感情,老伴在时感情也很好。急于找新老伴实在是难以忍受失去伴侣后的孤独寂寞的痛苦,尤其是一种无助的绝望带来的恐惧实在难以忍受。所以,对他们迫切再婚要予以理解,这是人性本能反应的体现,是无可非议的。

给再婚老人多一份理解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无论男女,每个人的感情世界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也不相同,每个人的内心痛苦只有自己最清楚。恩爱夫妻在失去另一半之后,在思念亲人的同时也有可能渴望再拥有往日的幸福生活,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愿望;而有些反目为仇的夫妻在失去另一半后往往会有解脱之感,而不美满甚至受折磨的婚姻带来的伤害,会对婚姻心存恐惧,感觉独自一个人无拘无束很轻松,因而再婚的欲望反而弱得多。

给再婚老人多一份理解

丧偶之后的老人再婚是符合人的本性的。清朝有一个女孩,很早就结婚了,但是她的结局比较惨,17岁就守了寡,她的丈夫姓高,因此别人都叫她高节妇,她去世时96岁,守了79年的寡,这真是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这个寡妇还有儿子,她的孙子也很有出息,后来成了一个大臣,家境也比较富裕,不过再有钱也弥补不了内心的空虚,她本可以不再事事亲力亲为,但是却从不让下人帮忙,家人都不能理解她,直到她去世之前,才说出了自己坚持守寡多年的真相。在漫漫岁月中,她只能忍受,忍不了时,她也有自己的“绝技”。原来不仅仅是因为坚韧强大的耐心,还有她每天都做伙计,每天什么事情都自己亲力亲为,把自己的精力消耗干净,才能在夜里因为劳累而睡着,如果还是睡不着,就在自己的房间散落200枚铜钱,她摸黑将这些铜钱捡起来,然后等到自己实在累了,就会睡着了。在这漫漫长夜中,高节妇只能靠着劳累来度过。临终之前她把家里所有的人都召集到身边,嘱咐家族成员,今后无论是嫁出去的姑娘,还是娶进门的媳妇,如丧偶不得守节,必须再嫁。

给再婚老人多一份理解

无论是男性单身老人,还是女性单身老人,有条件再婚的都无可非议,都应该给予理解和尊重。

给再婚老人多一份理解

#养老人上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