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锡纯的升陷汤:针对胸闷气短、浑身出汗,一个真正救命的方子

作者:中医周立华教授

分享:随食养

借助一个病案给大家讲一讲张锡纯的升陷汤——一首真正的救命之方。

这个病人年前得了肺癌,58岁。

根据病理化验,这是一种肺部鳞癌,这种癌症一般就是抽烟导致的,尤其是中年男子多见。

患者抽烟将近40年了,一直没戒,没想到最后真的得癌了,那种感觉——既像晴天霹雳,又像早有预料,其实他心里也早就想过这点,只是癌症突然来临,让他有点猝不及防。

张锡纯的升陷汤:针对胸闷气短、浑身出汗,一个真正救命的方子

年前患者去济南做的手术,手术很顺利,住了9天院就出院了。

虽然手术完成了,但是这个病人有一个问题:呼吸依旧困难,感到憋闷、胸闷,而且经常浑身出汗,冬天在暖气屋里衣服经常湿了。

所以,患者来找我,问问有没有办法调养一下,改善一下这个状况。

通过分析病情,一个是胸闷、短气,一个是出汗。

这2个症状,很像是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说的大气下陷证。

而且面诊把脉的时候,脉象几乎摸不到,很虚弱。这也反映了大气虚衰,是不足之象,尤其是经历过这种大的手术,虚像显现也是情理之中。

于是,就给他开了5付升陷汤,让他每天一副,看看能不能改善。我觉得,如果对症的话,出汗这个病应该会有效。

吃了5付之后,患者高兴地说,药吃完了,汗现在不出了。关键呼吸也顺畅了,之前胸口像压了一块石头,一直喘不动气,现在突然感到很轻松。

张锡纯的升陷汤:针对胸闷气短、浑身出汗,一个真正救命的方子

然后问我还要不要继续吃。

我说,再吃5服吧,像这种虚衰的症候,即便见效也还要坚持一段时间,否则很容易又亏下来,到时候功亏一篑了,反正这药便宜得很。

那么,为什么会开升陷汤?张锡纯先生的升陷汤又是治啥的?

升陷汤,顾名思义,就是升气的。

我们胸中有一种气,叫做宗气,又叫大气。

这种气非常重要!有多么重要呢?可以这么说,我们活着的每一秒,都离不开宗气,宗气如果没了,我们立马会死亡,你一点都不用含糊。

朋友们或许会问,这种气好神奇。你能不能从根上给大家讲讲这种气的机理呢?

好的。

凡是了解中医的朋友都知道,中医里面有很多气,比如元气、比如胃气、比如营卫之气。这些气与宗气有什么关系呢?

先说元气,元气,藏在肾中,是父母遗传给我们的气,属于先天。这些气从肾里出来,慢慢往上走,一直走到胸中,到了胸中就是宗气。

所以,宗气中有一部分来源于元气。

除了肾输送上来的元气之外,宗气还包括脾胃之气。

脾胃是负责消化饮食的,是后天之本,饮食中的精微之气也会上升到胸中,来支援宗气,所以,宗气中又有一部分属于脾胃后天水谷之气。

从这里你就看出来了,宗气,其实就是肾中元气和脾胃水谷之气的混合体,元气属于先天,水谷之气属于后天,先天后天共同灌溉宗气。所以宗气来头大得很,地位也很高,不然怎么叫宗气呢,德高望重、地位尊崇再能称“宗”。

宗气来头这么大,用处也大得很。

首先,宗气包绕着肺脏,宗气通过运动,可以促进肺叶的开合,让肺叶一开一关,肺叶在一开一关的过程中,实现我们的呼吸功能。

所以,如果宗气一虚,我们的肺脏就会出现呼吸困难。

案例中,肺癌术后病人之所以出现呼吸短气、憋闷,就是因为宗气太虚,无法维持肺脏的呼吸运动导致的。虚到极点,人就无法呼吸,就是肺气衰竭了。

其次,宗气能够灌注到心脏,让心脏不断跳动以泵血。这个功能也是极端重要,如果宗气不足,心脏失去宗气的滋养,就可能停跳,心脏一旦停止跳动,人就一命呜呼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宗气的重要性。

最后,宗气有一部分形成营卫之气,营卫之气行走在皮肤下面,濡养皮肤、防范外邪,控制毛孔。

尤其是卫气,可以管控毛孔的开合,如果卫气不足,就会流汗、怕冷。

案例中的患者之所以一直出冷汗,就是卫气虚衰,不能管控毛孔,导致汗液从毛孔里流出来。

按照张锡纯的说法,如果宗气一虚,就会往下坠。越往下坠,胸中大气就越不足。

所以,为了让胸中的大气恢复原来的功能,就要一边补气,一边升气。

所以我们看看升陷汤的原方:生黄芪18g、知母9g、柴胡5g、桔梗5g、升麻5g。

张锡纯的升陷汤:针对胸闷气短、浑身出汗,一个真正救命的方子

方子非常简单,可以看出,里面除了黄芪用得多,其他的药都很少。

为什么用这么多生黄芪呢?因为黄芪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补气,一个是升气。

黄芪,颜色是黄色的,甘而温,能补气。它进入人体之后,可以快速发挥强大的补气作用,源源不断地生发出一些气,这些气就可以补充宗气之不足。

所以,黄芪用量要大,可以用到30g。

峻补衰弱的宗气。

黄芪不但能够补气,还能升气。让生产出来的气往上跑,这样才能到达胸中地界,补益胸中大气。

为了让这些气上升到胸间,这个方子中还用了升麻、柴胡、桔梗,辅佐黄芪所补之气的上升。

1.首先是升麻。

从这个名字就知道,它是往上升浮的一味药。

中药很奇怪,吃下去后,有些药就喜欢往上走,有些药就喜欢往下走。这就叫升降沉浮的不同。

在所有的药物中,升麻的升浮之力是最强大的,所以名字中有一个升字,它就像是一个氢气球,一撒手就会往上飘,带动着黄芪所补充的气升到胸间,助肺呼吸。

为什么它才用5克呢?因为你想让它升起来,它本身必须得轻,你用多了,比如用上一吨,那它就太沉了,也升不起来,所以只有少量应用才能达到目的,并不是用的越多越好,这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

2.柴胡。

在小用量的时候也擅长升提,它可以带动着全身之气从左边上升。

左边是肝胆的经脉,肝胆属木,木性升发,所以用上点柴胡,刺激一下肝胆之气,肝胆之气就会升发,靠着肝胆之气的升发,也可以促进黄芪所补之气的上升。

同样的道理,柴胡在这里也不能多用。因为用多了就沉,它就升不起来。另外,柴胡用多了之后,它不但不升浮,它的作用也会改变。

一般来说,柴胡用多了之后,它就会由升浮变成发汗,所以很多感冒药中有柴胡,柴胡多用就会发汗。

病人本来就气虚,再用大量柴胡发汗,那么就危险了。

3.还有一味桔梗。

桔梗被誉为“舟楫之药”。什么叫舟楫呢?就是船。

船有个特点,那就是漂浮。哪怕有沉重的东西,只要放到船上它都能浮起来。很多万吨货轮,依然能够在大海上漂浮。

利用桔梗的漂浮之性,也可以带着药物往上走,使药物在胸腔、肺部这些很高的地方发挥作用,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桔梗“载药上浮”。

这样,有了黄芪的补气,再加上升麻、柴胡、桔梗的升浮,就可以把气升到胸中了,胸中宗气得到补充,就能恢复正常。

4.在这里,我们还要继续说说黄芪。

黄芪补气很厉害,所以把黄芪称之为“芪”。芪,通耆,就是德高望重的老人。

黄芪不但能够充实胸中的宗气,黄芪还能够补充肤表的卫气,卫气可以管控毛孔的开合,毛孔只有开合有度,人才不会乱出汗。

所以黄芪有止汗的效果。

5.最后还有一味药是知母。

知母是一味凉药,为什么要加一味凉药呢?

因为前面用了很多黄芪,黄芪补气峻猛,补气多了,容易上火,为了防止你上火,我就用点知母,知母的寒凉之气可以消除黄芪的副作用,这叫反佐。

以上就是升陷汤的方解。

只要大家觉得胸中憋闷,喘气困难,而脉象又虚弱无力,那这就是胸中大气不足。就可以用升陷汤来补气,宗气充足了,肺就开合有力,呼吸才能顺畅。

最后,祝愿大家元气满满、宗气足足。

【感谢大家的阅读,觉得有所收获的话,不妨点个赞,转发给身边更多的朋友一起涨知识,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