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冬残奥会赛场|残奥冰球:坐立冰面追风赛场

残奥冰球原名冰橇冰球,在1976年恩舍尔兹维克冬残奥会上被列为表演项目,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残奥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上,冰橇冰球正式更名为残奥冰球。该项比赛战术复杂多变,节奏快、强度大、对抗激烈,相较冰球比赛难度系数更高。

冬残奥会赛场|残奥冰球:坐立冰面追风赛场

3月3日,美国残奥冰球队在国家体育馆进行赛前训练。

比赛场地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残奥冰球项目将在北京赛区国家体育馆(冰之帆)进行。

冬残奥会赛场|残奥冰球:坐立冰面追风赛场

3月1日,中国残奥冰球队在国家体育馆训练,备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

赛制设置

比赛分为预赛、半决赛和决赛。预赛共分两组进行单循环赛,每组前两名进入半决赛,半决赛进行交叉淘汰赛,获胜队进入决赛,决出冠亚军,负者争夺第三名。

项目设置

设混合团体比赛,产生1枚金牌。

参加残奥冰球项目的均为下肢残疾运动员。

冬残奥会赛场|残奥冰球:坐立冰面追风赛场

比赛规则

残奥冰球比赛场地及规则与冰球基本相同。比赛场地中间用一条红线分成两个相等区域,两条蓝线又将比赛场地分为三部分:中间场地为中性区,两边场地为进攻(防守)区。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共8支残奥冰球参赛队伍,每支参赛队伍可由15名男子队员参赛,或者最多由16名队员参赛,其中应至少包含1名女子队员。参加比赛的队员均有下肢残疾,如截肢、肌力异常、踝关节或膝关节活动受限至一定程度,以及双下肢不等长超过7厘米等,符合标准的运动员可参赛。

比赛双方派出包括守门员在内的6名队员上场,分别为左边锋、中锋、右边锋、左后卫、右后卫和守门员,比赛进行中可随时换人,没有名额和次数限制。

比赛分为三局进行,每局15分钟,局间休息15分钟,进一球得1分,得分多者为胜。若三局比赛结束时两队比分相同,则进行加时赛。加时赛一旦进球,比赛即告结束。加时赛仍为平局时,双方进行射门比赛,直至决出胜负。

冬残奥会赛场|残奥冰球:坐立冰面追风赛场

比赛装备

冰橇是队员使用的重要装备,每位队员都要根据比赛规定、自身残疾和身体条件量身定做。冰橇一般用钢、铝、钛、镁等材料制作而成,包括车架、前滑轨、足蹬、座斗、足跟支撑及1-2个冰刀。

冰球杆一般为碳纤维材料,重量较轻且不易损坏,最大长度不超过1米,杆头最大长度为32厘米,最大宽度为7.5厘米。冰球杆两端形状和功能不同,杆柄顶端为齿状,用来推冰滑行;杆刃端形似船桨,用来击球。

冬残奥会赛场|残奥冰球:坐立冰面追风赛场

技术要领

运动员冲刺、急转、急刹、运球、传球、射门等技术动作,均需要通过手中“一杆两用”的球杆完成。同时,他们还要依靠球杆感受冰球线路的变化。

更多内容尽请关注冬残奥会会刊

新华社 视觉中国 供图

来源 冬残奥会会刊 | 记者 刘洋

编辑 康典

流程编辑 吴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