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彭博亚太区指数产品负责人:中国债券已成为外资长期投资标的

作者:澎湃新闻

记者 蒋梦莹

今年,中国的信用债务违约变得更加普遍。

据Wind报道,截至6月30日,今年信用违约规模已达985.73亿元,远高于去年同期。其中,逾期债券本金为人民币913.38亿元,逾期利息为人民币72.35亿元。根据国际评级机构惠誉(Fitch)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违约625.9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中国债券市场融入全球主流市场的步伐也未停止。

彭博社是世界上第一家完成将中国债券纳入全球旗舰基准指数计划的指数提供商。2020年11月5日,彭博宣布推出彭博巴克莱中国高流动性信用指数,追踪中国银行间信贷市场以人民币计价的高流动性、可交易债券,此前中国政府债券和政策性银行债券完全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

但自去年11月以来,中国信用债券市场经历了多次市场动荡。

彭博中国信用债券指数是否受到风险事件的打击?国际投资者如何看待中国债券市场的风险事件?中国政府债券市场的开放会受到影响吗?近日,燕讯对彭博亚太指数产品主管庄伟进行了视频采访。

彭博亚太区指数产品负责人:中国债券已成为外资长期投资标的

彭博亚太指数产品主管庄伟

在信用违约的影响下,LCC指数市值仍呈现明显增长

彭博数据还显示了中国债券市场的一些新变化和趋势。

庄先生说,到今年年中,中国的债券违约数量创下新高,国内外债券未偿付超过250亿美元,而去年全年为299亿美元。今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公司违约的国内外债券达76亿美元,约占总额的30%。从历史上看,违约主要发生在私营部门,但去年年底,永成煤电、紫光集团等企业也遭遇了信贷危机。

但庄先生指出,在信用违约增加的背景下,彭博社的信用债务指数并未受到这些事件的影响。LCC指数基于彭博指数业务的深厚根基和对市场的深入了解。在指数化过程中,彭博利用国际评级机构对发行人进行评级,并筛选出投资级发行人的债券。这不仅是一种更稳健的方法,也是对投资者反馈的一致需求的回应,可以有效帮助投资者评估和投资中国信用债券市场,减少信用违约事件的影响和影响。

根据Newsbeat的说法,LCC指数基于与彭博巴克莱中国综合指数相同的规则,使用国家银行间借贷中心的债券周转率和全球三大评级机构的发行人评级来确定哪些债券可以被包括在内。具体而言,所包含的债券应满足过去三个月至少10%的交易日的条件,总成交额超过2.5亿元人民币(含)。

纳入LCC指数的债券不仅必须符合彭博巴克莱中国综合指数的标准,还必须符合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中至少一家给予发行人的投资级评级;此外,所包含的债券将保留在指数中,直到到期,发行人权的上限为10%。LCC指数每月重新平衡,新的合格债券按季度进行重新平衡。截至2020年10月30日,LCC指数包括来自48家发行人的125只债券,平均收益率约为3.4%,平均期限为1.9年。

庄先生说,在信用违约增加的背景下,彭博的LCC指数整体仍朝着非常好的方向发展,该指数增加了更多投资级和高流动性债券,该指数的整体市值大幅增长。截至6月底,LCC中包含的投资级发行人数量从48个增加到54个,债券数量从指数发布时的125个增加到155个,净增加30只债券,即24%,达到62只新上市债券(其中32只因不再符合指数条件而被排除在外)。新增新增的62只债券包括47只因流动性指标上升而新增的债券,发行人包括中石化、招商证券、保利地产、江西铁路,以及渤海银行、浙江商业银行、江苏沙钢集团等发行人发行的15只新债券。LCC指数的整体市值也大幅增加:从发布时的1.3万亿元增加到1.8万亿元,增长了约40%。

庄先生总结说,尽管市场出现了一系列信用违约,但LCC指数表现出了强劲的弹性,整体趋势是健康的。

中国债券成为国际投资者的长期投资目标

中国债券收益率保持相对较高水平,与其他市场的相关性相对较低,因此已逐渐成为外国投资者分散投资的较好选择之一。

根据彭博中国月度指数,截至6月底,彭博巴克莱中国综合指数的最差收益率(YTW)为3.17%,明显高于全球综合指数(1.12%)和美国综合指数(1.5%)。中国的综合投资级信贷债券指数收益率为3.5%,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指数收益率为3.10%,LCC最差收益率为3.24%。中国货币的年度回报率也继续位居全球综合指数和全球政府债券指数的首位。

庄先生说,国际投资者一致认为,中国的信用债券市场处于相对早期的阶段,但这并没有影响外国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兴趣。由于中国债券收益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国际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将中国债券作为整体资产配置的长期投资,而不是短期套利。

庄先生进一步指出,在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的前10种货币中,中国债券收益率远高于其余九种货币,约为3%,而排在第二位的韩国债券收益率约为1.67%。此外,不仅人民币债券收益率非常好,而且人民币与其他资产的相关性较低,国际投资者在配置资产时可以通过购买人民币债券来实现多元化。境外投资者持有政府债券以外的人民币债券和政府债券(信用债券等)的人民币债券规模由2020年10月的570亿美元增至910亿美元,增幅约60%,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的比例由13%上升至16%。

信用下沉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

利率债券仍然是国际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政策性融资债券(债券)的持股增长尤为强劲。

庄先生说,利率债券占外国持有中国债券总额的85%,政府债券的外国流入激增始于去年第二季度。从去年第二季度到去年第四季度,外国持有政府债券的所有权增加了85%,而外国持有的政府债券增长了45%。

庄伟认为,信用下沉是一个非常自然的发展过程。当行业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有了更多的了解时,自然会从政府债券投资逐渐延伸到政府债券投资,再到信用债权投资。这就是彭博选择发布LCC的原因。

庄总总结称,自LCC指数发布以来,虽然市场出现了一系列信用违约,投资者信心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LCC指数越来越受到关注,不少投资者仍然认识到中国债券的吸引力。

最后,庄也指出了我国信用债券市场的不足之处及预期:一是虽然有更多高流动性债券加入LCC指数,这是一个不错的趋势,但信用债券和利率债券的流动性仍然不足,希望未来信用债券的流动性有更多改善;近年来,外国机构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的了解一直是其增持中国债券的重要驱动因素,而就信用债券市场而言,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差距,国内机构和市场参与者可以加强与外国投资者的各种形式的沟通。 并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帮助他们减少"来自未知的恐惧",增强投资信心。

负责编辑:郑景轩

校对:丁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