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艺术视点-0607」吴国英:中国超现实主义(六)爱恨情愁

作者:大师之道

作者:吴国英<detail>

时间:2020年7月1日

《吴国英:中国超现实主义》<detail>

此文收录于《吴国英——思者无域》文集中,吴国英【全球艺术家编码087】。

「艺术视点-0607」吴国英:中国超现实主义(六)爱恨情愁

2018年12月29日, 吴国英作品《我心飞扬》,左起:赵梅阳,吴国英

第六章、爱恨情愁

爱恨情愁,人生百味,不外是艺术家的感情世界,也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这是最为精彩的部分, 甚至有些可能是八卦,但也很有意思,可以看到艺术家的童心和天真烂漫的一面。

艺术家也是人,而且感情更直接,更单纯,爱恨也更加自然大胆。

「艺术视点-0607」吴国英:中国超现实主义(六)爱恨情愁

2018年12月29日,静物作品欣赏,左起:吴国英,赵梅阳

画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和你我一样,也是生活在阳光下的现实世界中,所以他们也有着自己的七情六欲,有着自己的柴米油盐,只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内心更为丰富,感情更为直接,所以他们的作品就更为强烈,更容易打动人心。

这里简略介绍一点超现实主义绘画最伟大的三位大师的一些生活趣事,也许对于了解他们的作品有所帮助。他们是雷尼·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1898-1967),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1904~1989)和胡安·米罗(Joan Miró,1893-1984)。

「艺术视点-0607」吴国英:中国超现实主义(六)爱恨情愁

2015年10月15日,吴国英于亚丁

雷尼·马格利特出生于比利时的埃诺省莱西纳,父亲是裁缝,母亲做女帽销售员,童年时常常搬家。

在14岁那一年,马格利特的母亲因精神崩溃跳河自尽,大约过了三周以后,才有人发现她的尸体:她的睡衣笼住了她的头,底下露出肿胀、泡白的裸体。人们不禁将此情景反复联想到马格利特后来的一系列作品,比如《被威胁的刺客》的裸体女死者以及《情人》系列,《对称戏法》等作品中或蒙面、或裸露下半身的怪异形象。

马格利特的母亲在他童年时投水而死这件事,这给他带来了心灵与情感的双重打击。

马格利特曾经提到过另一件同样怪异的童年经历。在他小时候,有一天有一只巨大无比的热气球毫无征兆地落在他家房顶上,两个穿皮革、戴头盔的热气球驾驶员从天而降一般突然出现在他家的楼梯间,正好就出现在他面前:他们把泄气的热气球从房顶上收拾下来,把它拖在后面,从楼梯上走下来。

如果说母亲的死在某种意义上延伸出了怪异感,从热气球坠落又衍生出了奇遇感,另一件被马格利特主动提及的童年小事则维系着他性格中阴郁、神秘的一面。

「艺术视点-0607」吴国英:中国超现实主义(六)爱恨情愁

2015年7月16日,吴国英于祁连山

马格利特从小有个怪癖好:喜欢在公墓玩。有天下午,小马格利特跟往常一样,一个人在苏瓦尼镇一处废弃的墓园玩。他搬开地下墓室的大铁门,跑到地下墓室去探险,再出来的时候,他忽然被眼前的一幕怔住了:他看见一个外地画家在作画,他周围满是东倒西歪的石头柱子,到处都积着厚厚的落叶。

马格利特回忆说,那一幕对他而言就像魔术表演,从那一刻起,绘画就已经跟某种常识性的东西相去甚远了。

萨尔瓦多·达利,六岁想当厨师,七岁想当拿破仑,从此,野心与日俱增。

达利与诗人夫妇的交往,捎带着就爱上了诗人的妻子加拉,然后加拉成了达利的妻子,这中间的故事和心路历程,够写一部长篇小说的了。

1929年达利遇见加拉的时候,她已经是达利的好朋友,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保罗•艾吕雅的太太了。但这对于达利来说并不是问题, 她们走到了一起,一直到1934年,加拉与艾吕雅离婚之后,嫁给了达利。

达利和妻子加拉,同居了整整29年,直到加拉的前丈夫去世才结婚,有人说他们这样做是对加拉前夫成全他们爱情的感恩!

达利与加拉相恋,加拉也是他的艺术经理人和主要的灵感来源。

加拉给达利疯狂的生活以秩序,并作为他的经纪人和保护神为他经营事业,“她征服了我,从肌肤到精神,在她面前,我可以像孩子,也可以像君主,所有的胡作非为,都可以从容释放。”

可贵的是,达利一生,对加拉都是满满的爱意,加拉打理达利的事物,如同达利的艺术经纪人,而达利的画里,绝大部分的人物形象都离不开加拉,她是达利心中永远绽放的玫瑰,可以从达利的画中感受到对加拉的深深爱意!

达利对加拉说:“我爱你胜过父母、金钱和毕加索。加拉,我之所以画画是为了你,这些画面的血画成的。”妻子加拉比他大10岁。

达利画的《毕加索肖像》

「艺术视点-0607」吴国英:中国超现实主义(六)爱恨情愁

达利比毕加索年轻23岁。他年轻时对大师尊重而谦卑。1926年他首次拜访已经名扬天下的毕加索,他致以真诚的敬意:“我先来一睹大师的风采,然后再去卢浮宫。”然而在之后的几十年中达利与妻子加拉的通信中却更多是对毕加索的贬低和嘲讽,认为他在立体派绘画中将人的面容和形体扭曲得不堪入目,所以,在1947年,达利也给毕加索画了一幅不堪入目的肖像。在这幅画中,达利把毕加索画成像一个腐朽的古代半胸雕像,头上戴着一个正在崩溃的石头皇冠。舌头里含着大师作品中的符号:一把吉他。这个充满魔幻的、正在融化的肉体寄托了达利渴望自己的超现实主义明星的艺术地位取代毕加索声望的心情。

据说达利非常勤奋,每天早晨五点就起床开始创作,每天要工作12到14个小时。

普波尔城堡是达利送给他的妻子卡拉的礼物,达利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许诺送给卡拉一座城堡,然而直到40年之后达利才有能力实现这个承诺。

据说卡拉在接受这个礼物的时候,要达利签署一份合约,标明达利如果要见卡拉需要提前得到卡拉的允许才行,否则卡拉不接受这个礼物。

达利比毕加索更加精通如何自我营销,但和毕加索不同的是,达利非常痴情,他爱上了有夫之妇加拉,最终如愿以偿娶了加拉以后,一直一心一意的爱着加拉,说加拉是他的创作灵感和女神,甚至送给加拉一座城堡,他们共同居住的爱巢,充满了各种性暗示的设计。

作为一个高明的表演者,达利非常懂得如何巧妙利用媒体来宣传自己,他一生上过六次《时代杂志》的封面,被评价为:吸引观众的能力,让所有的广告推销员心生嫉恨!

据说达利为了省钱,每次他和朋友出去就餐付账时,他都会在支票的背面涂涂画画,而故意让餐厅的服务员看到,这样一来,服务员就会珍藏这张支票而不去兑现这张支票,达利也就省了不少钱。

「艺术视点-0607」吴国英:中国超现实主义(六)爱恨情愁

达利是一个怪人,也是个很爱玩儿的人,他把奇怪的事儿玩儿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先是弄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符号—向上翘起的八字胡,并且在所有的场合一再强调这个八字胡,以至于这个八字胡已经与达利融为一体了。

甚至还有用这个八字胡画画,在八字胡上挂两朵小花。

达利说:“毕加索是西班牙人,我也是,毕加索是天才,我也是,毕加索举世闻名,我也是。”

1982年,加拉病逝,达利隐居在恩波达。

同年西班牙国王封他为普波尔侯爵,他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

在达利1948年出版的《手艺出神入化的50个秘密》这本书中,前言是这样写的:

六岁我想当拿破仑,结果没有成功;

15岁我想当达利,结果成功了;

25岁我想当全世界最轰动的艺术家,我成功了;

35岁我想以成功肯定我的生命,我成功了;

如今45岁的我想画一幅杰作从混沌和懒惰中拯救现代艺术,我会成功的!

达利自己办了一份报纸,名字就叫《Dali News》,每一期的封面都是他自己。

有人说:萨尔多瓦•达利是非常少见的那种:既能靠才华吃饭,又能靠颜值吃饭,却偏偏要靠胡子和哗众取宠吃饭的行为艺术家。

奇异无比梦境和极致到骨髓的自恋与非凡才气,极具快感性质的痛苦,这就是达利的世界。

胡安·米罗认为,情欲是人类最自然,最合乎本性和情理的现象,是生命的原动力。他对女性的魅力十分着迷,可以说他终生探讨的最多的也是女性和关于男性女性生活的话题,但在现实生活中,米罗不沾女色,他一生只爱过两个女人:他的妻子和他的女儿。

1929年米罗离开家乡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首次来到世界的艺术之都巴黎。他当时是一个贫穷没有名气的青年画家,他的画在异国他乡的巴黎并不被认可,在巴黎几乎天天挨饿。但是在巴黎他认识了同样也是来自西班牙的毕加索,毕加索买下了他的一幅自画像,这幅自画像一直被珍藏着。经过毕加索的介绍,米罗结识了云集在巴黎的许多艺术家。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米罗带着妻女四处逃亡,1948年从美国回到巴黎,并举办了作品展览会。一个画商买了米罗一批作品,画商的妻子懊悔痛哭说“谁会来买这些玩意儿,我们要破产了”。她想不到的是,几年之后米罗的作品价格扶摇直上,呈若干倍数的增长,这个画商赚了个盆满钵满。

米罗的作品1930年开始在纽约等地定期展出,他也成为超现实主义绘画的领军人物。二战爆发后他定居马略卡,阅读了大量的神秘文学,开始构思鸟儿的飞翔,星河的流动等变体画,成为超现实主义绘画有机抽象派的杰出代表。

「艺术视点-0607」吴国英:中国超现实主义(六)爱恨情愁

2014年11月30日,吴国英

女人,小鸟,星星,月亮等也成为他后来创作的主体。

1974年米罗与另一位加泰罗尼亚艺术家为纽约世贸中心创作了一幅挂毯,在2001年的“9·11”事件中毁坏,这也是在“9·11”事件中损失最贵重的一件艺术品。

1983年圣诞节当天,米罗在马略卡的家中安详的离去,享年90岁。他与毕加索,达利并称西班牙最伟大的三位现代绘画大师。

「艺术视点-0607」吴国英:中国超现实主义(六)爱恨情愁

吴国英《坐而论道》作品欣赏

《吴国英:中国超现实主义》主要观点:

第一章、横空出世<detail>

第二章、欲望之殤<detail>

第三章、梦幻天国<detail>

第四章、时间空间<detail>

第五章、隐喻象征<detail>

作者系当代超现实画家吴国英<detail>【全球艺术家编码087】,《吴国英与中国超现实主义》<detail>有详细报道。

【声明】除有特别标注外,本文(及/或插图、配乐、摄影及摄像作品)之著作权由作者所有。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任何刊物、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形式发表或发布。

[Statement] Except when specified, all rights of this article (including illustrations, soundtracks, photography and video works, etc) are reserved by the authors. No journal, media, website or individual is allowed to reproduce, link, repost or in any other forms publish the work without 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