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THE EITHER新专可以当数学课听,尤其推荐一首上头的歌

作者:爱地人
THE EITHER新专可以当数学课听,尤其推荐一首上头的歌

短视频时代加单曲快消时代,经常会有年轻的歌迷提出灵魂拷问,那就是既然十五秒的音乐片断或者几分钟的歌曲,已经足够给人感官的刺激和愉悦,那么还要专辑这种厄长的形式做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太好回答,因为同时代可以拿出来举例的例子并不多。诚然,这个时代还有很多歌手和乐队,都在坚持着出专辑,甚至每张专辑从设计、排序到结构,都非常追求概念。但实际上很多时候,一些企划所人为创造的概念,更像是为几首或十几首作品的串联,去寻找一个借口。

一张好的概念专辑应该是什么样子?我想应该是像THE EITHER的新专《E·myth》一样,它并没有告诉全世界这是一张概念专辑,但它的整体结构却如同数学般辩证、合理、对称。

好的专辑和好的音乐其实都一样,透过感性的现象,其背后都是理性的、数学的。

THE EITHER的这张《E·myth》,无疑还可以成为一张从创作到结构,堪称概念专辑典型的概念专辑。

整张专辑以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循环交替的呈现作品。而表面看起来这是一个数学问题,但在THE EITHER的设置下,则让音乐同样回归到一个美学的问题。

比如代表奇数的E,代表的是抽象的情感,有着难以名状、不可捉摸的飘逸属性。而代表偶数的myth,则以神话主题作为关联和支点,侧重叙事、展现热情,感性之间、优美可触。

偶数对上奇数,这不是单纯的对立、甚至对抗,在这种二元及辩证的结构之下,其实也是THE EITHER希望通过一张专辑,用更多元的角度,延伸并拓展音乐文本所能表达的更深层寓意,即“事物总是多面性的,极端从不真正存在”这个命题。而这样的命题,你让一段十五秒的短视频,甚至是三四分钟的歌曲去包容去体现,它们做得到吗?

THE EITHER新专可以当数学课听,尤其推荐一首上头的歌

而这恰恰就是专辑的意义所在,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所有不能输出一个更高纬度命题的专辑,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专辑。

有意思的是,除了作品主题形成的二元结构,这次的THE EITHER在音乐成份上,也用三种状态形成三种可能性。

这三种状态,可以大概分类为原声、人声及乐器电声化,以及电声化向数字化的升级,从专辑的主题意向来对应,也可以THE EITHER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证明音乐同样可以有多样性,尤其是像他们这样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跨界融合的乐队,同样可以不止一种极端的跨法、融法。

而从世俗的角度,THE EITHER这张新专辑,也可以从听觉上,大致区分奇偶数的差别。即抽象的奇数部分(字母都大写的那些歌),往往极具实验色彩,通过大量奇异的声响,和声的错位,以及扭曲的唱腔,从而组建出一个即兴又实验的世界,它们Eectronic着,它们也Entropy着,它们还Either着……

偶数部分可能是因为突出具象的气质,所以相对来讲,还是保留了悦耳的旋律线条。其中,《drift off course》又是这个叙事系列的唯美极品。

是北欧的凛冽,也是广寒宫般的飘逸,“青髓”加“品弦”,还有和人声重叠又升级的二胡,这是亦中亦西的唯美,也是穿越过去与未来的声音。

当然,这张《E·myth》专辑还要重点推荐一首偶数作品,即《hehero》。

其实这首《hehero》也可以说是代表THE EITHER音乐调性,尤其是现阶段音乐创意和技术高度的作品。

这首《hehero》还要结合MV的视觉一起来欣赏,因为从听觉到视觉,从概念到表达,这首歌曲更像是一首完整的多媒体作品。

红白机的游戏动画,在《hehero》这首作品里,也被 THE EITHER创造出了《hehero(虚拟英雄)》这款通关游戏。而乐队的三位成员Zongli、Jiaju和Yang,也化为Q版的二头身,通过时空隧道寻找三件乐器,以恢复被怪兽破坏的美丽城市。

虽然是游戏主题,但其实THE EITHER也是通过这首作品,讨论人与虚拟世界之间的关联。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虚拟游戏也是这个数字互联网时代的新神话,曾经的人与神话的关系有多密切,现在人与虚拟世界的联系,就有着同样的效应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

不过,这款游戏的音乐可不是8Bit的,而是在极具韧劲的Bass-Line下,用人声模拟、合成器、电拨弦和电弓弦乐器等等,营造出一个由魔性到上头,再到欲罢不能的奇幻世界。

THE EITHER新专可以当数学课听,尤其推荐一首上头的歌

这个时候,你还能想起THE EITHER这支乐队本身的中西结合使命吗?恐怕不能!因为在这首作品里,那种东西文化碰撞和跨界的庄严和沉重,完成被想象力的无拘无束所消融和化解。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可能也是音乐中西结合的另一种境界。童趣的主题、轻快的表达、精怪的融合,让音乐在想象力和创造力中,打破传统与现代的边界,打破音乐本身娱乐与文化的疆界,轻装上阵、轻盈把玩。

对于这张专辑的主题来讲,THE EITHER似乎也用这首《hehero》重申了音乐的跨界,同样可以不用那种极端,甚至一板一眼的套路化,它同样可以有多样性。带着改装的民族乐器,并不一定要在古代和现代之间穿越,它们同样可以存在于虚拟的游戏世界里,充值生命力,也拥有魔法值。

听完了《E·myth》这张专辑,就像上了一堂生动鲜明的数学课,原来数学可以这么好玩,原来音乐最高级的尽力,是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