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才知道古人这么懂味,连“送穷日”都给妥妥安排

才知道古人这么懂味,连“送穷日”都给妥妥安排

民间节俗漫谈丨晦日不送穷,一年必受穷

——话说“晦日”节俗

文/图 李福林

在古代,正月的节日最多,除了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春节、人日、元宵节,这一天也是个重要节日,叫“正月晦日”。晦日指夏历(农历、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荆楚岁时记》有云:“每月皆有弦、望、晦、朔,以正月初年,时俗重以为节。”正月晦日作为一年的第一个晦日,也就是“初晦”,被古人当作重要节日来过,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唐朝著名文学家李建勋有首诗《正月晦日》,专门描写了这一天:

莫倦寻春去,都无百日游。

更堪正月过,已是一分休。

泉暖声才出,云寒势未收。

晚来重作雪,翻为杏花愁。

在这一天古人如何庆祝呢?南朝梁人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元旦至于月晦,并为酣聚饮食。士女泛舟,或临水宴乐。”看来古人并没有耐心等到春暖花开的清明节再去戏水,而是早在正月晦日,冰雪才融,就迫不及待地到水边划船宴饮了。这划船可不是玩玩而已,魏齐时代的卢元明、魏收分别有诗《晦日泛舟应诏》,可见当时晦日泛舟是君臣“感情建设”的重要活动,大臣还要赋诗祝贺,可以想见场面之盛大。至唐代,晦日出游尤其被人们重视,许多诗歌都提到过它。郎余令有“三春休晦节,九谷泛年华”;解琬有“欢娱屡晦节,酩酊来还家”;宋之问有“晦节高楼望,山川一半春”;岑参有“春池满复宽,晦节耐邀欢”……可见,热爱生活的唐代诗人,对这个能够迎接春天、亲近自然的日子,是万分喜爱的。

才知道古人这么懂味,连“送穷日”都给妥妥安排

实际上,到水边不仅仅是宴乐,隋朝杜台卿《玉烛宝典》说,正月初一到月底,人们都做些菜肴聚饮,泛舟游玩。妇女都到水边洗裙子,倒点酒在水边,用来解除灾厄。说明人们在水边还有祓禊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活动在隋代进一步集中在晦日进行。杜公瞻注解《玉烛宝典》正月祓禊说,当今之世,人们唯晦日到河边消灾解厄,妇女有的还去洗裙子。

唐代还具有祓除意义的陆上晦日送穷活动。这在唐诗中也有所反映,李郢《正月晦日书事》有“盐米妻儿夜送穷”之句。杜甫《晦日寻崔 戢李封》中的“引客看扫除”,也是描写“送穷”。特别是姚合有专门歌咏送穷的诗歌《晦日送穷》,他说:“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沥酒当是送穷的习俗。“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表明送穷活动非常流行。

才知道古人这么懂味,连“送穷日”都给妥妥安排

此外,文学家韩愈还著有《送穷文》,开篇说:“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与糇牛系轭下,引帆上樯。三揖穷鬼而告之曰……”虽然此篇系自嘲穷困不达的文字,但所说的“穷鬼”是有民俗基础的。唐代文学家李邕《金谷园记》说:“高阳氏子瘦约,好衣敝食糜。人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着之,宫中号曰穷子。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弃破衣,是日祀于巷,曰送穷鬼。”(北京大学钞本《荆楚岁时记》,转引自刘桂秋《唐代的“送穷习俗”》,载《文史知识》1988年第12期,又韩鄂《岁华纪丽》引文有异)可见传说穷鬼是颛顼(高阳氏)之子,喜欢穿破衣服,喝稀粥。由于为他送葬,留下了“送穷”之名,习俗是作糜、弃破衣、祀于巷。韩愈在文中说他要送的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鬼,非《金谷园记》所说穷鬼。其数为五,不知是否有民俗基础,而这五种类型是他的发明。

到了明清时期破五的送穷风俗承继了唐宋晦日送穷传统。由于唐代以中和节取代晦日节,晦日节遂衰落,其中送穷风俗逐渐移向正月初五。其证据一是明清时期定于五日五更(戌时)送穷,谓之“送五穷”,与文学家韩愈送五鬼诗文的流传有很大关系。其二是破五送穷与晦日送穷习俗相近,比如唐人于晦日送穷,又于二月二日“迎富”,而清乾隆修山西《大同府志》记载:“五日,剪彩纸为人,小儿拥抱戏通衢,曰送穷;有攫而去者,曰得富。”很像是将晦日与二月二的活动移入初五。又如道光陕西《咸阳县志》记载:“五日,剪纸人、破衣,以残饭置僻处,曰送穷。”作糜、弃破衣均是唐人送穷之举。清咸阳送穷中,虽“残饭”和“糜”不尽相同,但也符合穷鬼所食之物,与唐俗大致相同。再如清同治山西《河曲县志》记载:“初五日,俗谓之破五。黎明,扫室中尘土污秽送于巷口,焚香燃爆,名曰送穷。”扫尘土送于巷口的行为明显地与《图经》和《金谷园记》所述风俗一脉相承。此种风俗一直流传到近现代,民国陕西《中部县志》记载:“五日未明,束纸为人、舟车、糗饵,送之通衢,谓之送穷。”所说的舟车、糗饵均是韩愈送穷文中的描写。而民国陕西《续修南郑县志》更明确指出:“五日,扫除门庭尘积炮滓,弃通衢,亦韩退之‘送五穷’故事也。”

才知道古人这么懂味,连“送穷日”都给妥妥安排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无论哪个节日,无非两个过法——顺应自然时令,祈愿生活幸福。春风乍暖,河水解冻,那就去水边嬉戏吧,在潺潺水声中饮酒,顺便洗一洗沉闷的冬日在衣裙上留下的尘土;生活不易,多难多灾,那就在新年伊始祈愿消灾去病,愿新的一年富足安康。你看,中国的古人就是这样简单、质朴,而又乐观。没有什么寒冷能阻止我们享受春天,也没有什么灾难能磨灭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意志。无论我们经历过什么,或者正在经历着什么,请相信,幸福和春天一起会来到我们面前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