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延庆“雪晶宫”稳定运行背后,这个技术团队默默守护

3月2日下午,冬残奥会延庆颁奖广场即将进行颁奖仪式全要素演练,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导播间的电脑却“罢工”了。“电脑屏幕上都是希腊文,临时叫翻译肯定来不及了。”场馆技术经理燕子吉说,凭借对电脑运行系统的绝对熟悉,技术人员虽然看不懂希腊文,但仍然赶在彩排开始前完成了修复。演练结束后,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为表示感谢,特意给技术团队送来了纪念徽章。

延庆“雪晶宫”稳定运行背后,这个技术团队默默守护

技术团队合影

冬残奥会延庆颁奖广场建于北京世园公园国际馆,北京冬残奥会延庆赛区27个比赛项目的奖牌颁发仪式,都将在这里举行。场馆内的大幅面玻璃幕墙、顶棚上的94朵钢铁“雪花”、舞台两侧的“生命之树”,把冬残奥会延庆颁奖广场装扮成一座晶莹剔透的“雪晶宫”。燕子吉带领的技术团队,负责场馆内信息、通信、有线电视、网络安全、音视频、无线电管理等关键技术的服务与保障,是“雪晶宫”稳定运行背后默默无闻的守护者。

延庆“雪晶宫”稳定运行背后,这个技术团队默默守护

技术团队正在开现场会

记者发现,“雪晶宫”内,从运动员入口到更衣区、休息区再到主舞台,都没有地坎。“可能因为我是处女座,所以做事情特别关注细节吧。”燕子吉半开玩笑地说,“雪晶宫”作为冬残奥会延庆颁奖广场,赛时将有不少残疾人运动员到访,技术团队在制作线缆敷设方案时,特意将一些原本走“地坎”的线缆,设计成走墙壁、走顶棚,这样做虽然工程量大了不少,却为残疾人提供了方便。

延庆“雪晶宫”稳定运行背后,这个技术团队默默守护

混合采访区的无障碍通道

主舞台附近,两名技术团队的工作人员,手持类似“船桨”的监测设备,不时举过头顶,变换方位,像是在捕捉什么东西。“他们捉的是闯进专用频道的无线电信号。”燕子吉说,奖牌颁发仪式举行过程中,导演和转播团队成员们的相互沟通,需要专用的无线电频道。如果有设备闯入专用频道,可能会对转播造成影响,“已经进行频率申请的设备都会有专用标签;为了不放过每一个潜在的干扰信号,就得在场馆内外来回走。”仅仅半天,这两名技术人员就已经走了将近一万步。

延庆“雪晶宫”稳定运行背后,这个技术团队默默守护

技术人员正在监测无线电信号

在颁奖广场工作,岂不是可以亲眼见证很多运动员的荣耀时刻?32岁的谢鑫摇摇头说:“职责所在,颁奖进行时,我要到机房监控设备运行。不论是插口还是指示灯,都不能出错。”谢鑫的工作地点在地下一层,打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通信设备,温度计显示,这里的温度超过30摄氏度,“虽然是保障冰雪运动颁奖,但我必须得穿短袖。”谢鑫笑着说,这份工作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一年365天都是盛夏。

延庆“雪晶宫”稳定运行背后,这个技术团队默默守护

技术人员正在地下机房巡检

今年29岁的燕子吉说,“雪晶宫”技术团队中有不少都是和他一样的年轻人,“大家肯吃苦,有干劲,活儿干的倍儿漂亮!”他告诉记者,这支团队在之前服务保障过冬奥会北京颁奖广场,实现了“零失误”,如今转场到冬残奥会延庆颁奖广场,大家的目标没变——拧成一股绳,确保颁奖广场稳定运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