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的乌克兰,想来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头号对象,泽连斯基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那么这些战时命令的下达者,各位有什么了解呢?
他们的一言一行可是关乎战场上的形势变化,甚至于对世界格局都有着不小的冲击。
俄罗斯方面大家或许耳熟能详,两位军方大佬,被普京委以重任的国防部长绍伊古,以及二号人物格拉西莫夫。
而和他们较量的人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
接下来就让小编带领大家熟悉一下这位如今乌克兰的希望,也是现任总统泽连斯基的救命稻草,扎卢日内。
这个人或许很少有人听说过,他本人的确没什么名气,就连乌克兰本地人对于他也知之甚少。
在乌克兰军方,他却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更是乌克兰武装部总司令。
可就是这样一个无名之辈,却在如今的乌克兰战场上成了双方关注的焦点。
这样一个名气平平的人是怎样成为乌克兰军方话事人的呢?让我们看一看扎卢日内的崛起之路。
扎卢日内生于1973年,今年49岁。
那时候的乌克兰还属于苏联,国家发展还算不错。
年轻时候的扎卢日内就有着参军报国的理想,不过父母更希望他去做更安全的工作。
小时候的扎卢日内是一个超级学霸,那时候在学校里他连年蝉联优等生席位。
16岁时,扎卢日内在基辅的一所学校毕业。
之后,他考入了机器制造学校进修,那时的他学习努力,天资聪颖,在这里他成功晋升为工程师,
尽管没能直接参军,可军工工程师同样可以报效国家。
那时候身为军工工程师乃是国家的骄傲,是一种极高的荣誉,为此扎卢日内学习十分努力。
可是随着国家的剧变,也改变了他的生活。
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随之独立。
对于新生的乌克兰而说,军事实力无疑十分重要,这意味着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国家稳定。
世界格局紧接着改变,社会经历短时间的动荡之后,扎卢日内看到了动荡时期军队的重要性,于是他毅然决定投身军旅。
他的这一步思想转变,既是个人的价值选择,也是对混乱时代的顺应。
身份的转变让扎卢日内更加努力地学习,他深感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两年后他顺利考入乌克兰陆军总学院,这里是他梦想的起点,也开始了他的辉煌。
学院里的生活固然枯燥艰辛,可扎卢日内身为学霸,只觉得如鱼得水,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
在学员当中,他是领头羊一般的人物,得到老师和战友们的一致认可,有教员更是直呼:“扎卢日内是个能成将军的人。”
经过学院的深造,四年后他被派往部队,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从部队的大头兵做起,扎卢日内一步步稳扎稳打,向着高位升迁。
刚开始的排长,到一段时间后的连长,后面的营长......
他步步为营,靠着敏捷的思维,将一身所学融会贯通,凭借自己的努力做了乌克兰第51旅的旅长。
这支部队是乌克兰军方的王牌部队,能够成为总指挥,足以看出上级领导对他的认可。
要知道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可是为他后面的晋升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从军队底层爬到旅长的位置,他的经验必然十分丰富。
八年的军队生活锤炼出了一个崭新的扎卢日内。
在军队中小有成就的扎卢日内得到上级领导的看中,被指派去往乌克兰国防学院深造。
这也让他的未来有了不小的变化,从单纯的军队向着政治靠拢。
以此更是进入国家中枢。
这所学院只有被国家重点培养的人才可以进入其中。
进入学院的扎卢日内,依旧凭借着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和学霸体质很快崭露头角。
出色的表现成绩,让他获得军方最高层领导人的青眼相待。
2007年,毕业后的扎卢日内做了第一副司令员,地位再次有所提升。
之后,他的职位上升速度放缓,可这并没有掩盖他的锋芒,这时候的扎卢日内一直在积蓄实力,无论军方还是政坛很多领导人都和他熟识起来。
现在他只差一个登临顶峰的机会。
随着乌克兰新任总统波罗申科的上任,他对本国东部的两个州越发不满。
卢甘斯克州和顿涅茨克州有着强烈的亲俄态度,更是闹着独立出去。
波罗申科开始动用军队准备武力解决问题,清除当地的武装势力。
然而那时的军队并没有如他所料,不久便传来战败的消息,随之双方演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眼看着军方没能取得胜利,气愤的波罗申科将部队副总指挥撤掉。
扎卢日内的机会来了,在一些关系的动用下,总统将目光投到了他的身上。
2019年,他被任命为北方战区司令员。
或许大家无法深切体会他在军队中能学到什么,接下来就让小编为大家总结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便让大家更容易理解。
前面的军事学院,已经让扎卢日内学到了不少军事理论。
如何为士兵们制定作战计划,如何更好地指挥。
不过这都是纸上谈兵。
真正要成为部队将领还要经历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实战才是检验军官最好的方法,只有亲身经历战场的残酷,才能把理论知识吸收成自己的经验。
这一步很重要,否则就是大陆历史上的赵括,一人坑死本国10万士兵。
实战,告诉你战场上的残酷法则。
胜者才能存活,失败或许不是死亡,但造成的结果一定比死亡还令你难以接受。
所以为了生存,冷酷无情是你要学会的第一课。
无情不是残忍,仁慈是对战友和你守护的百姓的。
对待敌人就要杀伐果断,这样才能在军队中树立威严,哪怕你的亲人犯了错,为了纪律也要惩罚他。
记住,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你的一个决定关系着战友们的生死,他们是你在战场上唯一可以相信的存在。
学会冷酷还不能领导一支军队,下面你要学习的是理智。
战场上,敌我双方的战局走向都要靠你来冷静分析。
举个例子:两军交战打得不可开交,你最亲近的手下牺牲不少,终于将敌人打败,你必须克制住自己追击的欲望,分析他们是真的战败还是假装撤退,引你们进包围圈。
理智还只是你要学习的一份基本能力。
接下来就是检验你身为一个合格指挥官的标准了。
判断,是一名长官的必须素养,那些战士们在听从你的命令。
他们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你的决定。
继续追杀还是穷寇莫追都要靠你裁决。
尽管身边有不少军事参谋为你出主意,可当一群人意见不统一时,需要你来拿定主意。
而这关系着你带领的士兵们的生命,你的职位越高,指挥的士兵越多。
想象一下,成千上万的战士们将目光看向你一人,他们在等你的命令,他们希望你带着他们胜利,更多的是活下去。
你身份职位越高决定的事情也就越多,战场上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有可能演变为“蝴蝶效应”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上述这些,只是小编的浅薄想法,真正的战场上不确定因素还有很多很多。
在这段时间中,扎卢日内指挥大小战事频繁和敌军作战,由此总结了不少战斗经验。
为自己在部队和国家领导层中的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1年,他被新任总统,也就是那位喜剧演员泽连斯基看中,授勋他做了乌克兰武装部总司令。
泽连斯基看重他的原因,一方面是扎卢日内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这些年来指挥战斗下,乌军取得了不少喜人战绩,而且在军方地位很高,在部队中有很大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扎卢日内没有在苏联军队服过役,对待敌军作战勇猛。
在和乌东地区的武装部队战斗时,扎卢日内带领部队对敌人的打击非常凶狠,这种敢打敢拼的能力,再加上他年龄只有49岁,算是少有的“少壮派”,对国家抱有一腔热血,思想更倾向于西化。
这和泽连斯基的政见非常一致。
成为总司令的扎卢日内后来在媒体采访中,嚣张地对民众说道:“我要把乌克兰的坦克开到莫斯科红场上!”
这样的话简直狂妄,要知道红场是俄罗斯首都的一处圣地。
二战时期,当德国纳粹将战火烧到苏联首都时,斯大林在这里对即将进入战场的士兵进行过讲话,俄罗斯的每次阅兵仪式也都在这里举行。
他的这一番话无疑暴露了自己的张狂性格,以及政治立场。
随着乌克兰战斗打响,这名总司令面对钢铁洪流般强大的敌军,是否还有说出这句话时的底气我们不得而知。
但通过连日来的战斗,这位最高指挥官的坚决态度也给了乌克兰总统一丝希望。
想必如果没有他在战前指挥,那位总统恐怕早就失去在民众和媒体面前发言的勇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