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冯纯智:二月二民俗知多少

冯纯智:二月二民俗知多少

二月二民俗知多少

作者 | 冯纯智

二月二是大陆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又叫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二月二在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前后,一些越冬蛰伏动物,如:长虫(蛇)、蝎子、蚰蜒、蜈蚣等都相继复苏出蛰。所以有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再说,二月二时处“九九”,九九歌中:“九九加一九,耕牛地里走”,春季到来,万物复苏,春耕生产也已开始了。因此,二月二的传说和风俗很多,在咱临朐县境域内有“打囤”、“炒金豆”、“剃龙头”“棒打梁”等习俗。

打囤

二月二打囤,也叫围囤,就是其中之一。传说二月二是土地爷爷的生日,有句俗语叫:“土地爷爷还盼个二月二”。因土地爷爷是后稷,是五谷之神。为祈盼粮食大丰收,每到二月二这天,庄户人家家户户天刚放亮就起床用簸箕把锅灶底下的草木灰扒出来盛上。到场园里(庄稼脱粒打场的地方)、天井里(宅院)、屋当门里,一手端着簸箕,一手拿着根擀面杖,用擀面杖一边敲打着簸箕,一边转圈。簸箕里的草木灰因震动而往下落,这样就打成了一个草木灰圆圈,形状像庄户人家盛粮食的囤一样。然后再抓一把粮食放在打好的囤里,五谷杂粮都放上。因为土地爷爷是属于土地之神,主管着粮食丰收的神仙。在打囤时,一边打口中一边念道:“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二月二打好囤,年年粮食盛满囤”,意在盼望年年粮食大丰收。

炒金豆

在农村有二月二炒豆粒的习俗,炒豆粒也叫“炒金豆”、“炒蝎豆”。说起这炒金豆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年正值庄稼盛长时期,老天爷久旱无雨,满坡的庄稼将干枯旱死。老百姓都心急火燎,愁得没法。正在这时,东海龙宫内有一青龙巡游时,看到这种情况,便顿生怜悯之心。未经玉皇大帝批准便偷偷为老百姓下了一场透地雨,庄稼得救了。谁知让玉皇大帝知道了,便以违反天规而要惩罚这条青龙的死刑。东海龙王听说后,立即去玉皇大帝面前为青龙讲情,玉皇看在东海龙王的面子上,说:“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便将这条青龙压在了一座大山底下,随手拿起笔写道:“青龙降雨犯天规,当受山压千秋罪,若要得到解救日,等到金豆开花时。”

冯纯智:二月二民俗知多少

人们为了早日解救青龙,便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二月二这天,人们在炒豆粒时,发现金黄的豆子在锅中炒时,被炒得爆蹦,随着“啪啪”的响声都爆开了花。人们立即醒悟,这不正是金豆开花吗?这时,家家便在宅院内摆上香案,把炒金豆开花的景象报告给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看到家家户户炒的黄豆粒都爆开了花,也便送了个大人情,解救青龙出了山。从此后,二月二炒金豆(炒豆粒)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剃龙头

传说二月二是剃头(理发)的好日子,小孩子这天剃头叫“剃龙头”,一曰图吉利,二曰望子成龙。在旧习俗里,正月不剃头,说什么正月剃头死舅。因此,过去正月里人们都不剃头理发,剃头匠、理发铺也都歇业。

一交二月,初一又是个大忌之日,因此,二月二是剃头匠理发铺开张营业的大吉之日,便鸣放鞭炮开市大吉。人们也都为了图个吉利,特别是小孩子,都会选择在这天去剃头理发。说什么:“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由于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也便应生出了二月二“剃龙头”的说辞。

冯纯智:二月二民俗知多少

棒打梁

二月二还有一个“棒打梁”的传说。咱临朐是桑蚕之乡,素有“植桑之田十亩而七,养蚕之家十室而九”之称,自古有养蚕的传统习惯。过去,庄户人家条件差,住的都是土屋,家中老鼠较多。而老鼠对蚕损害极大,特别是大蚕期,老鼠偷食蚕宝宝的现象较为严重。老百姓为了防止老鼠损害蚕宝宝的现象,每年二月二这天,便用杆面杖敲打房屋梁,一边敲打,一边口中念道:“二月二,棒打梁,家中媳妇(指老鼠)去看娘,问问媳妇住多久,待到蚕老麦发黄。”意在把老鼠赶出家门,防止其损害蚕宝宝,使蚕宝宝健康成长,获得蚕茧大丰收。

二月二这天还有妇女不动针线,男人不去井上、泉中挑水的习俗。农村老百姓都是头一天就把水缸里挑满了水,二月二这天不挑水。据说二月二这天妇女动针线怕刺伤龙眼,到井上、泉子里挑水怕伤了龙眼。

冯纯智:二月二民俗知多少

冯纯智,笔名智勇,号愚叟。寺头镇石佛堂村人,从事通讯报道工作二十余年,退休后习作文学,先后出版文集《年轮》、史志《玉象山下—石佛堂村志略》、非遗文化民间游戏《童趣》、族谱史志《石佛堂村姓氏初考》。现为临朐县地方志学会会员、临朐县作家协会会员,临朐县寺头镇文学联合会副秘书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