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洛龙区的麻志强是个“雷锋迷” 收集200余件有关雷锋的物件

洛龙区的麻志强是个“雷锋迷” 收集200余件有关雷锋的物件

麻志强翻看有关雷锋的物件

从书签、像章到墨盒、印章,从演出门票、宣传画到杂志、连环画……家住洛龙区书香苑小区的麻志强,50多年来,收集有关雷锋的物件200余件。

“今年是雷锋同志牺牲60周年,在我心里,雷锋精神永不落伍。”昨日上午,说起自己的偶像,73岁的麻志强一脸兴奋和自豪。

痴迷雷锋,他的家如同微型纪念馆

走进麻志强的家,就像走进了一个微型纪念馆。墙壁上挂着两幅雷锋的宣传画,桌上摆的、纸箱里装的,都是他50多年来收集的有关雷锋的“宝贝”。

除了关于雷锋的杂志、报纸、连环画,还有书签、纪念徽章、墨盒等物件,算下来有200余件。这些“宝贝”既有从古玩市场、旧书市场“淘”来的,也有他不惜“重金”买下的。

在麻志强看来,他收集的第一个有关雷锋的物件最为珍贵——《中国青年》1963年5月、6月合刊“学习雷锋同志专辑”。这本杂志中不仅有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还刊载了不少《雷锋日记》。

麻志强回忆,1963年,全国掀起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雷锋成了他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当时上中学的他,为了买到这本杂志,半个月往十几里外的书报亭跑了三四趟。

拿到这本《中国青年》,他如获至宝。书中摘录的雷锋日记,成了他写作文的源泉。一次,他在聆听学校辅导员讲雷锋故事后,写了一篇心得体会,被班主任当作范文在班级学习园地展览,更激发了他学习雷锋的热情。

洛龙区的麻志强是个“雷锋迷” 收集200余件有关雷锋的物件

刻有雷锋头像的墨盒

在他眼里,每一件物件都记录了一段故事

麻志强退休前是一拖集团的员工。他最初是车工,因为写得一手漂亮字,总是被抽调参加各种活动,写宣传标语,后来被调到宣传部门,专职做宣传工作。

工作之余,麻志强喜欢抄录《雷锋日记》《雷锋文集全编》等,他很享受这个过程。

麻志强还有一个爱好,就是逛旧书摊,留心收集有雷锋元素的物件。到外地出差或者旅游,他也不闲着,连印有雷锋头像的作业本、日记本也不放过。

退休后有一次,他在一家文物店发现1964年荣宝斋的簸箕状铜墨盒,上面刻有雷锋头像和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他喜欢得迈不动步子,最后花高价买下了它。

“我觉得,这钱花得值!”麻志强说,曾有人想出高价买这个墨盒,被他婉言拒绝了。在他眼里,这些与雷锋有关的藏品都是无价的,每一件物件都记录了一段故事。

传承精神,他想办“雷锋主题展览”

“收集有关雷锋的物件,总能把我带回难忘的学生时代,听雷锋故事,唱雷锋歌曲,做好人好事。”麻志强说,每一件与雷锋有关的物件,都凝结着雷锋精神。

麻志强是个热心肠,总爱打抱不平。“做好事不在大小,只要力所能及地去做,就是学雷锋。”他说。

每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前后,麻志强都会把自己收集的有关雷锋的物件拿出来整理,重温雷锋精神,让雷锋始终“活”在心间。

对于下一步的打算,麻志强说,待有关雷锋的物件收藏到一定数量,他想办一个“雷锋主题展览”,走进校园、社区和单位,向更多人宣传雷锋精神。

麻志强说:“我收藏的物件虽不贵重,但只要能让大家真切感受到雷锋形象,被雷锋精神触动,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仝景菁 文/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