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商周贵族墓,很少看到尸骨?除了盗墓,专家还给出了另外两条原因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古墓埋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那么考古学家进行考古挖掘时,也自然该出土墓主人尸骨才对。但是,可惜,在东周或者之前更久远的西周、商朝贵族墓中,我们极少听说出土主人尸骨的消息。而且越是规格高的古墓,出土尸骨的概率就越低。

商周贵族墓,很少看到尸骨?除了盗墓,专家还给出了另外两条原因

这又是为何呢?

很多人自然而然地会想到盗墓这个因素。没错,这类古墓年代久远,中国古代又战乱频发,前朝失去了权威,古墓自然会成为“摸金校尉”们大展身手的场所。在中国古代被盗掘的古墓不知凡几,更遑论这些商周时期古墓了。

商周贵族墓,很少看到尸骨?除了盗墓,专家还给出了另外两条原因

曹操就热衷于让属下从事摸金校尉工作

古墓被盗,主人尸骨自然难逃劫难。古人视死如生,经常会给自己陪葬诸多珍贵器物。盗墓贼为了搜刮主人尸骨上的宝贝,自然对他们不大礼貌,这也是为啥尸骨难保全的一大原因。

但是,刨除了盗墓原因,考古学家还给出了另外两种重要原因。

商周贵族墓,很少看到尸骨?除了盗墓,专家还给出了另外两条原因

第一就是空气。往往墓主人身份越高,墓室规模就越大,陪葬品就越多。墓室空间大的情况,就会进入很多空气。这样一来,墓主人尸骨和空气接触,时间久了就会发生氧化。这也是尸骨很难在后世保存的一个原因。

除了空气,陪葬品中的金属元素是不可忽视的第二个原因。

商周贵族墓,很少看到尸骨?除了盗墓,专家还给出了另外两条原因

商周时期,贵族多以青铜器为日用器具。在当时有着严格的礼制,规定不同等级、身份的人使用青铜器的数量和大小。古人往往视死如生,在死后,他们生前所用器物也会随之下葬,这其中就包括大批量的青铜器。而且,墓主人身份越高,陪葬青铜器数量也就越多。

那么,问题来了。

商周贵族墓,很少看到尸骨?除了盗墓,专家还给出了另外两条原因

大家都知道,青铜器的冶炼除了铜本身外,还需要一定比例的铅、锡等金属。时间久了,青铜器中含有的铅、锡金属元素会发生化学反应,和墓主人尸骨接触,分解尸体的钙质和其他成分。因为空气氧化和铅、锡金属的分解作用,会让尸骨很难保存。

以上两条原因,也是为啥商周时期贵族墓墓主人尸骨难以保存的原因。

商周贵族墓,很少看到尸骨?除了盗墓,专家还给出了另外两条原因

当时贵族都在期望自己带够陪葬品,到了另一个世界还能继续享用。死后这批人的尸体居然都难保存,落个被分解、盗掘的下场。

这算不算是种讽刺?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文中图片来源自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