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故障频发无法解决 今年3·15或将看到一汽奔腾的身影?

最近一两年的时间里,包括长城、吉利、长安和比亚迪自主品牌发展神速,这几个品牌几乎每推出一款车型就是爆款,无论销量和口碑都压过了同级别同价位的合资品牌,品牌力和认可度大幅提升,甚至包括自主高端品牌红旗也实现大幅增长。

故障频发无法解决 今年3·15或将看到一汽奔腾的身影?

如今国内消费者的目光都已从合资品牌转移到了自主品牌车型上,自主品牌真正崛起的日子似乎已经到来了,但是有一个品牌在其他品牌都在实现努力向上的时候却在最不该躺平的时候躺平了,它就是一汽奔腾,而且我们还极有可能在今年的3·15上见到这个品牌旗下车型的身影。

我们从车质网可以搜索查询到,一汽奔腾品牌旗下的车型涉及到的各类问题可谓是五花八门,包括发动机、变速箱、车机系统等均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且很多问题一直存在没有得到解决。

故障频发无法解决 今年3·15或将看到一汽奔腾的身影?

以奔腾T77为例,据数据统计,作为一汽奔腾品牌的主销车型之一,奔腾T77的用户满意度仅为1.7分,发动机、变速箱问题频出,尤其是发动机故障全年超过120起,要知道这是一台曾获得“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的产品,完全对不起这个奖项。

不止如此,奔腾T77的中保研碰撞测试的成绩也是差到不忍直视,车主给这台车的评价是:“买了就后悔”,背靠一汽的奔腾品牌这样的品控确实无颜面对父老乡亲,更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故障频发无法解决 今年3·15或将看到一汽奔腾的身影?

而另一款主销车型奔腾T99仪表盘频繁黑屏卡顿现象也一直无法解决,4S店维修和售后人员的态度也乏善可陈,同时其官方油耗数据仅为7.9L,但是很多车主反应其实际油耗已经超过12L/100km,并且还要加注95号的汽油,这样的油耗水平确实让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

故障频发无法解决 今年3·15或将看到一汽奔腾的身影?

除了产品质量不过关,一汽奔腾的产品线也非常单一,同时也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旗下很多过去和全新的产品车型依旧走的是“套公式”的路线,发动机、变速箱等依然“借用”合资品牌的技术,此前老款一汽奔腾B70的底盘和发动机就用的是马自达的发动机和底盘技术,如今马自达也脱离了一汽,一汽奔腾也变成了坐吃山空。

故障频发无法解决 今年3·15或将看到一汽奔腾的身影?

除此之外,一汽奔腾品牌旗下的车型定价也相对过高,旗下车型售价普遍在10-15万元左右,在这个二价位区间内,一汽奔腾品牌旗下的车型在体产品力不如国产甚至合资品牌,价格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导致在终端市场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力。

产品没有竞争力也就罢了,一汽奔腾在营销方面其实才是其最大的弱环,即便是前一汽马自达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东的到来也没有改变这个局面,虽然一直朝着年轻化发展,但是总体营销手段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同时对于市场和消费者的声音也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应对市场的反馈也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

故障频发无法解决 今年3·15或将看到一汽奔腾的身影?

此前曾经一位就职于一汽奔腾的工程师曾说道:“一汽奔腾并非是一个现代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堪称败笔,尤其是其内部的官僚作风,大部分车企都是顺应时代去主动迎合市场需求,一汽奔腾的领导决策层想的并非是如何迎合消费者和市场,而是如何做到不犯错,在官僚体系中保住或是提升地位,正是由于产品、口碑和营销都不在线,整体销量惨淡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到销量,1月的时候一汽集团公布了全年的销量数据,红旗、解放等品牌获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唯独不见奔腾品牌的身影,后来我们通过上险量查询到,一汽奔腾2021年的全年销量仅为5.7万辆,和最初定下的销量目标相差甚远。

故障频发无法解决 今年3·15或将看到一汽奔腾的身影?

相比传统燃油车领域,一汽奔腾在新能源领域的销量就更加惨淡了,此前一汽奔腾品牌旗下的销量多次出现个位数甚至是零的情况。2018年一汽奔腾曾发布战略目标,2020年20万 ,2021年40万 ,2022年60万 ,到2025年要实现产销规模突破150万辆,如今看起来更像是天方夜谭。

写在最后:

2006年诞生的一汽奔腾品牌在品牌影响力上一直跟不上其他自主品牌的脚步,国内很多消费者甚至都不知道有奔腾这个品牌,除了频繁“换车标”外似乎并没有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奔腾的车标到底长啥样。

在当下的国内汽车市场,对于所有汽车品牌厂商而言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比亚迪、长安、长城和吉利乘用车的销量都呈现了可观的增长趋势,一汽奔腾自身的生产现状和生存逻辑一塌糊涂,无论在产品还是营销方面几乎一直都在原地踏步,这个品牌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极致的躺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