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何国外常出现蝗灾,而中国很少?他解决了这个难题,却鲜有人知

大陆古时,百姓也常常受到蝗灾的威胁,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去其螟螣(螣即蝗虫),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据《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时期大陆平均8.8年要受到一次蝗灾,两宋时期是3.5年一次,元代时期是1.6年,明清两朝则是2.8年。

为何国外常出现蝗灾,而中国很少?他解决了这个难题,却鲜有人知

蝗灾主要是由干旱造成的,因此流传着“旱灾之后必有蝗灾”的话,因为发生旱灾时,土壤会变得较为坚实,含水量较低,这是最适合蝗虫繁殖的环境,并且河、湖受干旱的影响水面会缩小,低洼地裸露,适合蝗虫产卵的地方就变更多了。

由于大陆古时经常受蝗灾的迫害,人们也想将蝗虫赶尽杀绝,如今大陆的蝗灾几乎不再出现,而国外却还常出现,这又是为什么?那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了,他解决了大陆蝗灾的难题,却鲜有人知。

为何国外常出现蝗灾,而中国很少?他解决了这个难题,却鲜有人知

马世骏,是中国生态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1915年马世骏在山东兖州呱呱落地,他的父亲经过商,后弃商务农,马世骏受此影响对农业比较感兴趣,18岁时马世骏考上了北京大学农学院生物系,毕业后马世骏在山东省和湖北省都从事过跟农业害虫有关的研究工作。

1948年马世骏赴美留学,到了犹他州州立大学攻读昆虫生态学,第二年马世骏转入到了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同时马世骏还参加了美国农业部的玉米螟生物生态学及防治研究。

为何国外常出现蝗灾,而中国很少?他解决了这个难题,却鲜有人知

获得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后,马世骏先是参加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8届国际昆虫学大会,后来便回到了国内,在北京创建了国内第一个昆虫生态学研究室,并且决定彻底消灭蝗灾。

马世骏带着研究团队,进行了实地考察、定点观察、室内试验等,从而发现蝗灾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水灾和旱灾相间发生,次因是大陆社会的不稳定及贫困落后,因此蝗灾发生后,大陆的老百姓就表现得束手无策。

为何国外常出现蝗灾,而中国很少?他解决了这个难题,却鲜有人知

明确了蝗虫次生型的演变规律及其演变的机制后,马世骏提出了“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蝗虫治理策略与措施。此外,马世骏也先后提出了“中国农业害虫的动态分析及控制途径”、“昆虫种群的空间、数量、时间结构及其动态”与“种群变境成长”等理论及新概念。

正是马世骏团队的努力,大陆的蝗灾得到了根治,现今大陆的年轻人基本没有亲眼见过蝗灾的场景,因此当国外遇上蝗灾时,不少人调侃道:“可以抓来炸着吃。”

为何国外常出现蝗灾,而中国很少?他解决了这个难题,却鲜有人知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大陆急需人才,而莘莘学子也是一个个从国外回到了国内,帮助祖国建设家园。那期间大陆还很穷,但国人们苦中做了,脚踏实地发展起了经济,如今大陆已经大变模样,变得越来越好,也是缘于上世纪大陆科研人员的付出,以及现代人的奉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