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06年一天下午,王朔对门口修自行车的大爷说:“我给你30000块,你上别的地方去修,吵死了。”大爷一听,还有这种好事

作者:长安纸贵

2006年一天下午,王朔对门口修自行车的大爷说:“我给你30000块,你上别的地方去修,吵死了。”大爷一听,还有这种好事?拿过钱便蹬上三轮车一溜烟儿跑了。好友马未都得知此事后气得骂他傻,王朔却暗自窃喜,一年后大赚500万。

当年,王朔正在家里创作《我的千岁寒》,有一天楼下来了个修自行车的老大爷。大爷每天敲敲打打,让只住在二楼的王朔不胜其扰,每当修自行车的声音响起,他就要停下笔来,等到敲打声停止,他提起笔继续创作时,却发现思路已经完全找不着了。按王朔的脾气,肯定会下楼找修自行车的大吵一顿,然后将其撵走。可修自行车的偏偏是一位老大爷,王朔也无可奈何。

直到有一天,王朔从外面归来,正好碰见那位大爷在楼下修理自行车,于是忍着怒气走上前去问:“你在这修车一天能挣多少钱?”大爷看来者不善,故意不理。王朔见状说:“我给你30000,你去别的地方修去,被让我再见到你,吵死了。”大爷一听还有这种好事,连忙说好。王朔直奔楼上,回家取了3万元交给了大爷。大爷拿着钱收拾好家当一溜烟就跑了。

事后,王朔还担心修车的大爷以为他好骗,跑回来故意骚扰他,于是专门跑到好友马未都那里,希望马未都给自己出个主意。马未都得知此事后哭笑不得,对王朔说:“你嫌他吵,把他撵走不就得了,自己白扔3万块钱?”王朔却说:“人家一老大爷,撵人走,跌份,我干不来这事。”

虽然损失3万块,但王朔世界从此清净了,他埋头专心创作,几个月后《我的千岁寒》就完稿了。写完后王朔自信地说:“这部作品全是文字的精华,要说美文这叫美文,这可是给高级知识分子看的。”果然,《我的千岁寒》出版后,立刻引起轰动,仅仅一年,王朔便以500万版税收入位列2007年作家富豪榜第六位。

王朔给外界的印象就是他很狂,似乎谁都不放在眼里。的确,王朔的狂是有资本的。当年他的作品,助力了无数文艺界人士功成名就。第一次当导演的姜文将王朔的《动物凶猛》拍成电影,结果一举拿下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成功晋级中国导演队。赵宝刚翻拍王朔的《编辑部的故事》家喻户晓。还是美工的冯小刚,靠着王朔的提携进入导演界,之后靠着翻拍王朔的小说,成为贺岁片之王。其实,回过头来再看冯小刚的电影,不难看出,冯氏喜剧的幽默背后,满满都是王朔作品的风格。

那些年的王朔,如日中天,风光无限。但盛名之下,王朔从来都不以崇高自居,嬉笑怒骂、玩世不恭,与以往给人感觉高不可攀的作家形象大相径庭。

熟悉王朔的人都知道,王朔的人生态度就是一个“真”字,他洒脱随性、锋芒毕露,对于看不惯的人和事,嘴上从不留情,文坛很多大佬,都被他批了个遍,终得“文坛恶评家”的称号。对于自己的优点,他从不会谦虚,而对自己犯过的错,他也从不避讳。坦坦荡荡、不装不作,就是王朔的人生准则。所以王朔笔下的人物都是些有血有肉的小人物,广受读者的喜爱。

非常喜欢王朔的小说,他的小说不抒写宏大的历史,也不说教深沉的人生哲理,书中全是普普通通的小市民,他们玩世不恭,敢爱敢恨,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贫嘴,再坎坷的生活,在王朔的笔下也变得妙趣横生,热闹非凡。

如果你也觉得生活枯燥乏味,了无生趣,不妨读一读王朔的作品。

王朔文集全套6册 看上去很美 致女儿书等【诗雨书屋】

2006年一天下午,王朔对门口修自行车的大爷说:“我给你30000块,你上别的地方去修,吵死了。”大爷一听,还有这种好事
2006年一天下午,王朔对门口修自行车的大爷说:“我给你30000块,你上别的地方去修,吵死了。”大爷一听,还有这种好事
2006年一天下午,王朔对门口修自行车的大爷说:“我给你30000块,你上别的地方去修,吵死了。”大爷一听,还有这种好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