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如其名
其人真的如其名,
儒官传奇终一生。
教育救亡兴科技。
奋身献岁在开平。
吴在民,名鼎新,字济芳。广东省开平县(市)楼岗乡高岗里人。清光绪二年(1876年)九月初六诞生、1964年1月10日在香港病逝。
吴在民一生致力政教有成,尤以振兴中华教育,教绩孔彰。
吴在民风麈仆仆几十年,竭力于政于教、官始于清末民初,是元老级人物。儒官一身、运筹自如、传奇人生、贡献良多。国民党政府也非常清楚这一点,给了他很高的荣誉和奖励:
1915年,国府颁给他嘉禾勛章;
1917年春,民国大总统颁给他“教敷岭海”匾额;
1955年吴在民先生90大寿,蒋介石曾赐颁寿轴;
1964年吴在民先生逝世,蒋介石赐颁“教绩孔彰”挽联。
吴在民者,终生奋斗宗旨全在于民也,这是他早就立下的宏志,并向世人明确地宣示。其人真如其名,他一生的经历为之诠释,楼岗育英小学、开平一中、开侨中学为之作证。
吴在民堪称是教育界名宿。
吴在民先生风华正茂时,目睹外侵内乱、经济不景、国弱民穷的现实。他纵观中华兴衰成败史,响亮地倡言:“教育救国、科技兴邦、邑里树人。”这既是历史使命,又是自身的抱负。
1900年吴在民先生利用在京师大学堂就读时的第一个寒假回乡之际,召集乡亲父老,倡议废私塾,商准在楼岗圩创办育英小学校,为开平县谱写了在清末开办小学的新篇章,掀开了开平现代教育发展史崭新的一页。它比1906年才开办并由梁启超亲自书写校名的月山“博民学校”早六年。
1918年吴在民先生又与时任开平县县长李介丞先生等人筹办了开平中学(今开平一中)。
民国10年为改变本邑教育落后状态,吴在民先生先后四次历计时近10年,多次赴菲律宾、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向华侨华人募款,发展中华教育。每次都受到华侨华人的积极支持,终成正果。成功地创建了广东开平私立开侨中学,并亲自遴选德才兼备的陈家骥(广东高师毕业,吴的高材生)当校长。
尔后,又在海外募捐,为广东国民大学建华侨纪念堂、增建校舍、扩充设备。
如今,吴在民先生筹办的开平一中开侨中学,已成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英才辈出,盛名扬五洲。
吴在民先生的事业足迹,虽然只在岭海浮现,但其践行使命,造福邑里、利在国家、功泽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