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作者:永梦

#春日鉴片官#她的表演是一个高峰。”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在中国年轻演员里面没有看到的表演水平。”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从表演来说,是近些年特别令人惊艳的。”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至少给中国贡献了一个特别优秀的女演员。”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她是下一个周冬雨。”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肯定就被震撼住了啊,想说,牛掰成这样的新人演员究竟会是谁。好像金鸡金像什么的不给颁个影后,简直就是辱没了权威耶。

结果她是……孟美岐。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哈?哦。

发誓,没有任何瞧不上孟美岐的意思。她被夸的这部电影《我心飞扬》,讲短道速滑的,今天刚上映。是不是值得夸,得去看过才知道。我没看,我不知道。

纯粹是对这段画巨饼的说词感到迷惑,也对说这话的人很是咯噔。以致于分辨不了,他到底是真爱惨了孟美岐,还是一种捧杀。疫情期电影不好卖是真的。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所以这是哪位敢这么吹牛皮,不是,敢这么为孟美岐的演技动了真情实感?哦,汪海林,那就对了。

1.

汪海林这人很扯诶。2019年骂《陈情令》破圈。接着大战肖战粉登上巅峰。从此开始扮上了饭圈训导主任一角,横眉冷对内娱各家流量的粉丝。

嘲过热巴“那个演技还在屏幕前晃荡”,怼郭敬明“不是正经的导演”,赐名赵丽颖“吹牛B大赛的冠军”。内涵鹿晗这句忒狠,“公鸡要有公鸡的样子”。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一度会忘记,汪海林其实是编剧来的。编剧列表里,《一起去看流星雨》是最,也是唯一出名的作品。《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三第四部也有他,但属于部分参与。

用他自己的话讲,多少算是,“那个编剧水平还在屏幕前晃荡”“不是正经的编剧”。可这次怎么了呢,怎么就转型做了孟美岐的“吹牛B冠军”?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我也去看了这场吹牛B现场。首先现场就不允许不吹牛。汪海林坐旁边,对面正席就坐着《我心飞扬》的导演。合着摆明了是一对一的夸夸群呗。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给各家粉出一主意,以后,蒸煮们有片子要上,花钱吧,买一期汪老师的这个节目。跟他面对面聊,或许会改观对老师的印象,他是可以对流量和蔼可亲的。

孟美岐不就是吗,2020年评金扫帚奖,她凭《诛仙》拿了最令人失望女演员。谁颁的?汪海林。获奖理由有这么一句,“不会表演别来添乱。”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好精彩!当时还是给表演“添乱”的孟美岐,现在,已经是表演里的“高峰”。不否定进步的可能,好歹一年多了,张曼玉当年用一部《旺角卡门》就对表演开了窍。

精彩是在,导演拿金扫帚的事逗汪海林,蜜汁微笑看着他,“是你的奖。”汪海林局促了起来,眼神乱飘,嘟嘟囔囔,“当时也想过,不应该是最差的。”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估摸着,这种马后炮一听就很假,迅速找补,分三步走。先澄清这个奖,“我只负责颁”“我主要是给男演员”。哪个男演员?肖战。得,汪肖锁了吧。

然后切话题,聊孟美岐拿奖后的反应,“很不错,宠辱不惊,觉得她是有希望的。”最后成功转回到了《我心飞扬》,“看了后特别意外,导演怎么看出了她有潜力?”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最后一步最厉害,隔山打牛,借夸孟美岐“有潜力”夸了导演“有眼力”。并暗戳戳有点自黑,“我那时候居然没发现。”踩我捧你,谁还不是个乙方呢。

捧到这里,也就彻底管不住嘴,往最高最猛去捧。这才有了开头那些巨吓人,可能能把孟美岐都吓一跳的大词大句。连起来复习一遍,哇哦,怎么敢啊。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汪海林有一点还是可爱。

不拉不拉输出一通之后,拉虚了,想跟观众找共情点,说“没看过电影的人,一定认为是我在夸大其词”。笑毙了,汪老师还是讲得出实话的。

但汪老师的实话,是为坐实夸夸群的最终落点,去看电影。这是政治正确的逻辑,你没看过,你凭什么觉得孟美岐不行,快贡献票房去吧。行,我信你……的邪!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2.

我的意思是,我相信孟美岐可以有惊艳、高峰、其他年轻演员没有的演技。演技这东西本身就很飘忽,周冬雨就能算板上钉钉的演技派吗,不能吧。

我只是不相信汪海林。或者说,在现在崇尚舆论“买断”的环境里,电影宣传期产出的官方言论,都需要保持怀疑。正常呀,卖东西哪能不夸。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就看你夸到哪个度。汪海林的夸,跟他的骂一样,尽挑震撼我全家,然而纯生理刺激,不讲求技巧的字句甩过去就对了。他夸人、骂人都叫人遭不住。

如果宣传方心够野,其实,汪海林蛮适合被请去参加映后分享会的。保证他一开腔,热搜能占三个坑位。但风险在于,万一是特大烂片,整个会大翻车。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科普一下什么叫映后分享会。这是这几年电影宣传手法。开个场放片,观众席坐满媒体或者业内。放完,主创上台,大家各抒己见,聊聊看片感受。

《我心飞扬》导演录汪海林的节目,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道理能懂吧,“各抒己见”没有真的要你掏出大实话。就商业吹水呗。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吹出来的水,会做成电影配套的“口碑特辑”。我搜着看了一些,看多了,竟觉得汪海林不是那么不可原谅。比他敢夸,夸没边儿的多了去了。

那些表达,空洞而浮夸,虚假却无比热诚,还挺考词汇量和临场反应的。但也分,是背书、生拔的尬夸,还是会找角度的善意的谎言。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举例经典的《上海堡垒》。片方那时一定是信心满满的,分享会无比豪华。郭凡、王中磊、姚晨、陈坤都来了。

陈坤是聪明人,撇开电影,抱紧了舒淇做发言。对嘛,夸舒淇美,对舒淇发花痴永远不会出错。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姚晨也好会讲,“导演拍摄很难,演员不容易,这是拍硬科幻的一个探索过程。”cue完了所有要素,导演、演员、硬科幻,把他们定义成“难”和“探索”。却只字不提“探索”的结果。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最狠是龚格尔,“这种代入感,是我在所有好莱坞大片里没有过的。”乍听厉害死了,比肩了“所有好莱坞大片”,只有《上海堡垒》有“代入感”。细想,拍的就是中国陆沉,谁还代入不了呢。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如何用中国人不骗中国人的气势讲废话,或者避重就轻聊别的,最后都包装成彩虹屁,放给想听的人听,这三位比汪海林技高N筹。但反噬会不会也是加倍呢?

享受了炸裂赞美的片方,最后,市场反馈却是另一个极端的时候,滕华涛急得抓鹿晗来背锅,官博怒发4条片段质问“这是烂片”加很多问号。他们死都没想通。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对博主冷斯基当时写的一句话记忆很深,“这6年来,但凡有一个人跟滕华涛说说实话,也不至于会这样。”可谁又愿意当说实话的坏人呢。

一个恐怖的猜想:《上海堡垒》都信了自己赢过好莱坞,孟美岐会不会真觉得自己已经实现了从“添乱”到“高峰”的逆袭?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3.

想起一位典型的,被业内吹水坑死的女演员baby。没有说baby的演技稳定拉胯,全赖周围人保护过度。个人的天赋和努力更是主因。

但设想这个环境,跟每一任演员、导演合作,听不到差评,灌进耳朵的,不是钟汉良夸“哭戏很厉害”,就是黄轩夸“完成每场戏都有耐心”,久而久之,不会被催眠?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谁都想听好话,谁也愿意相信好话。所以路人的“坏话”就是总有刁民要害朕。毕竟前辈大师们也很肯定我呀——你,区区路人,还能比王家卫专业?

王家卫在宣传《摆渡人》期间,是对baby说过很汪海林的话,“你不再是偶像,你已经成为演员。”反正墨镜一戴谁都不爱,还逗得baby喜笑颜开。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但如果是清醒、成熟,带着脑子活在名利场的成年人,烟雾再缭绕,也辨得了话里是有心还是无意,是掺水还是实料。辨认方法很简单,一种,答非所问就没对劲。

问演得好不好,夸漂亮,问电影好不好,答拍摄不容易。尤其用“努力”“敬业”蒙混过关,基本就是“演技很烂”的意思。baby被王家卫夸,“比刘德华还努力”。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敬业福、努力卡在流量中人均一张。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第二种,遣词造句像玩文字游戏,夸了又没夸,多半就不是夸。比如张震聊与刘诗诗拍戏,“虽然是古装,但一直有拍时装杂志的感觉。”

斗胆翻译成人话:刘诗诗美则美矣,但不伦不类。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梁朝伟形容baby的演技,我愿称之为“糊弄夹杂阴阳怪气文学”,“像在田里挖一个土豆,结果挖出了一串,继续挖,挖出了一个西瓜。”

越品越觉得挖西瓜令梁朝伟很烦躁。

能不能别害孟美岐

直接一点,说“我只是想挖土豆没想要西瓜”,baby是不是也不至于这样?就别再谋害孟美岐赴baby的后尘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