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陆小曼:17岁到外交部工作,与3个男人纠缠一生,晚景孤苦凄凉

作者:星月读书记

1922年初的一天,法国元帅霞飞到中国检阅中国仪仗队,他看到队伍不太整齐,就轻笑道:“原来你们中国人的练兵方法也不过如此,真是跟世界各国都不一样。”

这时候一名女子上前回答说:“没有什么不一样,只是因为您是当今世界有名的大英雄,他们看到您太激动了,动作才无法整齐而已。”

这么一来,即保住了中国的颜面,也不失分寸,只见那霞飞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这名女子便是当时有名的才女:陆小曼。

梁实秋曾这样评价她:

面目也越发清秀端庄,朱唇皓齿。婀娜娉婷,在北平的大家闺秀里,是数一数二的名姝。

陆小曼风姿绰约,可谓是集颜值与才华于一身。

可她在拥有之后却不懂珍惜,一味逃避现实,辜负了深爱她的人。

陆小曼:17岁到外交部工作,与3个男人纠缠一生,晚景孤苦凄凉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01

名媛才女,一出生便已注定

陆小曼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父亲陆定是清朝末年的举人,曾经在日本留学,归来后出入于上流社会,已成为金融界有名的企业家。她的母亲吴曼华是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小曼,自是不凡的。

她6岁进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女子附属小学读书,13岁就已进入贵族学校北京圣心学堂读书。

自小便已精通英文发文,17岁时被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钦定到外交部工作。

她精通画作,曾作的一幅画被外国友人用200法郎高价买走。

胡适曾这样说:

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转眼间,小曼已出落到该嫁人的年纪了,那个年代的婚事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年轻时的小曼虽已踏足社交圈多年,可对于结婚这件事,她还是懵懵懂懂。

父母为她寻了一个好人家,这个男人名叫王赓。

王赓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读书,又到西点军校主攻军事,和美国名将艾森豪威尔成为了同学,回国后在陆军部就职。

陆定极其欣赏这个有才华的青年,认为他将来必有一番作为,自己的女儿跟着他也不会吃苦,而且这样的人才对于稳固陆家的地位也是有帮助的。

这么看来,王赓便是他们陆家女婿的不二人选了。

陆小曼:17岁到外交部工作,与3个男人纠缠一生,晚景孤苦凄凉

就这样,陆小曼和王赓匆忙地结婚了,陆家的两位老人自然是想把女儿风风光光地嫁出去,所以他们在北京城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婚后王赓对小曼宠爱有加,至少在物质消费者方面,王赓极尽地满足了妻子。

可陆小曼却不满足,因为结了婚,她就不能再出入于名媛们的交际圈,而她又是一个极富浪漫的女子,渴望光环,更渴望丈夫的陪伴和关心。

王赓却不懂这些,整日里都沉迷在自己的工作中,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直男一个。

陆小曼想要有人陪了,王赓就叫他的同学来陪她,其中就有徐志摩。

王赓哪里会想到,自己为妻子着想,却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婚姻。

陆小曼:17岁到外交部工作,与3个男人纠缠一生,晚景孤苦凄凉

02

逃避现实,终酿成爱情惨剧

徐志摩是留过学的新一代诗人,他浪漫、温柔、风度翩翩。

而陆小曼苦苦等待的,就是这样的人。

两人在相处过几次之后,便坠入了爱河。

陷入爱情里的人怎么可能轻易地走出来,更何况是徐志摩、陆小曼这样多情浪漫的人。

他们两人两三天一封信,诉说着对彼此的爱意,陆家父母看不得小曼这样憔悴的模样,便答应了她和徐志摩的事。

王赓也心软了,同意和陆小曼离婚。

1926年8月14日,这天正好是农历的七月初七,陆小曼和徐志摩在北京的北海公园举行了订婚仪式,证婚人是梁启超。

对于做证婚人,梁启超是不情愿的,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段经典的训词: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徐志摩、陆小曼,你们听着!你们都是离过婚,又重新结婚的,都是过来人!这全是由于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

而徐志摩的父母则称病,没有到婚礼现场。

可见,徐陆二人的婚礼,从一开始就不被人看好,而这场冷清的婚礼,也为日后二人的婚姻生活埋下了伏笔。

婚后二人搬去和徐志摩的父母同住,起初陆小曼对公婆还是毕恭毕敬,时间长了,她大小姐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

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徐志摩,上楼梯也要徐志摩抱着,徐家二老看不惯她这样子,便离家出走了,以这样的方式对儿子的婚姻做出反抗。

徐志摩无奈,就带着妻子离开了老家回到上海。

爱情一旦落了地,所有看似沉甸甸地爱意便会转瞬即逝。

陆小曼:17岁到外交部工作,与3个男人纠缠一生,晚景孤苦凄凉

上海仿佛是陆小曼的归属地,却不是徐志摩的。

陆小曼喜欢唱歌和跳舞,徐志摩只想让她好好作画;陆小曼喜欢去戏院,她爱热闹,徐志摩却喜欢待在家里,他喜欢安静。

陆小曼的身体本就不好,近几年又来回奔波,她可真成药罐子一个了,除了吃药需要花钱,她对于物质的欲望又是强烈的,家里的开销一下子就增大了许多。

徐志摩为了满足妻子极尽奢靡的生活,他在两所大学任教,同时还做一些写作和翻译的兼职,在北京和上海要来回奔波。

徐志摩忍受不了妻子的奢靡浪费,劝她改掉这个毛病,可换来的永远都是无休止地争吵。

嫁了人就要安分守己做一个好妻子,可陆小曼不懂这个道理。

她逃避现实,丝毫不顾及丈夫的感受,只顾满足自己的私欲。

1931年11月19日下午,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在飞往北京的路上失事了,一代才子就此陨落。

而陆小曼这时,才知道自己的天完全塌了,她开始后悔,后悔那样对自己的丈夫,如果自己肯挽留丈夫,他或许就不会出事了。

可这一切,似乎为时已晚,她醒悟的时候,却已人走茶凉。

陆小曼:17岁到外交部工作,与3个男人纠缠一生,晚景孤苦凄凉

03

求爱一生,不过是南柯一梦

徐志摩还在世时,陆小曼经人介绍与翁瑞午相识。

此时陆小曼疾病缠身,而翁瑞午又会推拿按摩,两人一来二去,就分不开了。

也是因为翁瑞午的劝说,陆小曼为了缓解病痛,就染上了鸦片。

这件事,也是陆小曼和徐志摩感情破裂的导火索。

徐志摩走后,陆小曼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要和翁瑞午同居。

此时的陆小曼,已经管不得世人的冷言冷语了,她最爱的人已经走了,而她也想安稳地度过这一生。

她同外人讲,自己和翁瑞午只是朋友之间的情分,绝无男女间的私情。

也许是真的吧,要不是这样,翁瑞午和别人生的孩子,她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地扶养。

两人就这样互相体谅,一起走过了33年的光阴。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一改往日的奢靡风格,她不再穿金戴银,打扮也是极其的素雅,只一心一意地做她想做的事。

为了追忆徐志摩,陆小曼为徐志摩遍就了《云游》、《爱眉小札》、《志摩日记》、《徐志摩诗选》等书籍。

徐志摩生前想让她画画,她就捡起了昔日的功夫,一心扑到画作上来。

1941年,陆小曼开了个人画展,展出100多幅画;1957年,她还参加了美术家协会。

人生到了暮年之时,才懂得回忆和珍惜,在她的爱人死后,她才成为了最好的样子。

陆小曼一生浪漫,一生追爱,却在人生晚年才懂得爱为何物,实在令人惋惜!

陆小曼:17岁到外交部工作,与3个男人纠缠一生,晚景孤苦凄凉

04

结语

由于长时间地吸食鸦片,陆小曼的牙齿都已脱落,年轻时乌黑的头发也已花白,实在与之前那个名媛判若两人。

她曾要求死后和徐志摩合葬在一起,可徐志摩的儿女没有同意。

1965年4月3日,无儿无女的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

一代名媛,就此走过了她六十二年风华绝代,孤寂凄美的一生。

如果她认清楚现实,体谅身边关爱她的人,为他人奉献自己,也不至于落了这么个凄惨的结局。

人的一辈子,唯有在拥有之后懂得珍惜,才不至于懊悔。

参考资料:艾平《陆小曼传》;视频《民国红颜陆小曼》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