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真情实事|刘耀宇:那年 我考入了太原工学院(纪实散文)

作者:文海墨韵

#人生微语# #散文# #我要上 头条# #致敬中国军人#

|真情实事|刘耀宇:那年 我考入了太原工学院(纪实散文)

那年 我考入了太原工学院

(纪实散文)

文/刘耀宇

1979年12月,我转业到山西省物资局工作。转业到地方两眼一抹黑,不懂业务,没有人脉关系,一些社会上的潜规则根本一无所知,新来乍到人家根本就不欢迎。而且连住的地方也没有,只好暂时住在岳母家。上班有二十公里路程,骑自行车蹬快点得一个小时。太原的冬天很冷,但是我从家骑车到机关满头大汗。中午吃从家带来的饭,一个铝饭盒的米饭土豆丝,吃得光光的。在机关主要是文字工作。我在部队时就很注意写作,字迹也还端正,局领导对我的表现挺满意。有一次,开全省物资系统共青团代表大会,让我起草一篇领导讲话稿。我接受任务后,翻阅了近年来的有关资料,做了一些必要的调查,写成一篇领导讲话稿。开会时,分管政治和人事工作的赵局长拿着我写的讲话稿看了一下,开始讲话。他说:”今天召开全省物资系统共青团代表会,我没有做更多准备。有位从部队转业来的同志,叫做刘耀宇,帮我写了个讲话稿,写得不错。我给大家念一下。”又脱稿讲了一会儿。这等于把我鼓励了一回,以后自己工作也更努力了。

|真情实事|刘耀宇:那年 我考入了太原工学院(纪实散文)

1981秋,山西省根据需要,决定依托省内的大学,招考一部分比较年轻的在职干部。我当时已经37岁,但是仍然有着上大学的梦想,于是就报了名。但是真正买来数理化课本复习时,发现困难丛丛。所在处室领导也不支持,说你今年37岁了,这么大岁数了去考大学,就算是考上了,毕业回来就40多了,有意义吗?再说,根据以往的经验,很可能不是耽误调工资,就是耽误提拔。我觉得人家说得也对,就说再考虑考虑吧。不成想,赵局长得知我的想法后,把我叫到他办公室说:“听说你有点犹豫。我觉得你各方面都很好,改革开放了,经济要大发展需要人才。你还是准备考吧。”在领导的鼓励下,我每天上班后把手头的工作处理完,就开始复习。经常是骑车到我舅舅家补习数学物理化学。每天这样奋斗,三个月后一辆新自行车前后胎换了两次,轴承也不行了,最后就报废了。经过考试,我以第七名的成绩被太原工学院管理工程系录取。

|真情实事|刘耀宇:那年 我考入了太原工学院(纪实散文)

接到录取通知后,我把工作交给了别的同志就带上学校的校徽,又成了一个学生了。我们这个班38名同学,年龄最大的比我大一岁。最小的比我小十多岁。除了系主任和政治经济学老教授,其他老师年龄都比我小。学习中最困难的是英语和高等数学。上高中时学的是俄语,全忘了。回地方后跟着收音机学日语,考试有这么点基础过了关。可是录取后却不开日语课了,只好从26个字母开始学英语。由于孩子小,没有住校,等到孩子睡着了开始写作业,常常是十二点以后才能睡觉。第二天骑车到学校上课,一路背英语单词。就这样四年坚持下来。毕业时做了一个物资流通最佳路径的设计。其实也是纸上谈兵,但是这个设计编成计算机程序,在当时的确是很超前了,毕业答辩顺利通过,还受到老师表扬。

|真情实事|刘耀宇:那年 我考入了太原工学院(纪实散文)
|真情实事|刘耀宇:那年 我考入了太原工学院(纪实散文)
|真情实事|刘耀宇:那年 我考入了太原工学院(纪实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