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篇小说《为老不尊》第11章 十八公里相送

作者:扣舷独啸030
长篇小说《为老不尊》第11章 十八公里相送
长篇小说《为老不尊》第11章 十八公里相送

七十五岁理工男,十年磨一剑,完成了五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为老不尊》,或叫《永不言老》。希望大家关注,并提出宝贵意见。

第二天,刘志刚上街买了一辆八千块钱的自行车给爸爸骑。他准备骑爸爸那一辆旧自行车。

又买了一些水果糖、巧克力、压缩饼干,一些常用的药品和一个氧气袋。

当他把自行车推回家时,刘琰的眼睛一亮。碳纤维车架,二十四档变速,前后液压减震,最新款的蝶式刹车装置。

用双手一抓,毫不费力地提到胸前,手腕一翻,竟然轻松地把自行车举过头顶。

刘琰心里暗想:“妈呀,这车得多少钱啊?”

志刚明明是八千块买的,却告诉他说:“六千。”

刘琰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愤怒地又问了刘志刚一遍:“六千?”

然后脖子往外一扭说,“我不去拉萨了,你自己去吧!”

刘志刚楞了,刚才老爸还笑得像一朵花儿,怎么说翻脸就翻脸?

幸亏还没有说出自行车配件的价格呢。国产码表是十五元,他买的是德国进口的,售价一百五十元。后行李架的驮包,最便宜的三十元,他买的是三百元。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如打气筒,尾灯,手电等等,加起来差不多一千块钱。

刘志刚知道老爸是嫌自行车买得太贵了,超出了他心目中的底线。

故意问:“爸,怎么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怎么说不去就不去了?”

刘琰质问道:“我的自行车是两千元,你买的自行车是六千。你说,我们究竟是要骑行西藏,还是去炫富?”

刘志刚辩解说:“一分价钱一分货,这个自行车贵有贵的道理。你的两千块的自行车属于公路自行车的入门级。铝合金架子,自行车自重十四公斤。这个自行车是碳纤维的,自重只有九公斤。你的车是十四个变速档,这个车有二十四个。你说,这一路上你能省多少力?”

刘琰说:“从南京到北京,买家没有卖家精。他们蒙得了你,可蒙不了我。

我听说,两千块钱的自行车和六千块钱的自行车,曾作过对比试验。运动员在五公里骑行中仅相差5到13秒。

算下来,五十公里是五十秒,一百公里是一百秒。你多花四千块钱,就为骑一百公里节省一百秒?咱又不是比赛,拿金夺银,早一百秒和晚一百秒,有什么区别?

你算过账没有?这不纯粹是大傻瓜吗?”

刘志刚也不示弱地说:“爸,你不能这样想。你两千块钱的自行车是线刹,我这辆车是最新款的蝶刹。线刹系统的性能远远不如蝶刹。如果在青藏高原的长大下坡道,线刹失效,你说是什么后果?是四千块钱重要,还人命关天重要?”

刘琰对刘志刚的辩解并不赞成,他说:“你说的那都是菜鸟,我骑车翻过秦岭,怎么没事?”

刘志刚抓住老爸的把柄继续反击道:“技术在不断进步,设备在更新换代,你的旧手机还好好的,为什么扔了?这就叫技术进步。

你当年骑的那种二八大杠加重自行车,那么好,你怎么不骑了?你怎么把它淘汰了?你怎么也知道买二千块钱的自行车?”

刘琰一想,儿子的话似乎有点道理。当年的加重自行车,已经变成古董了。说不定再过几年,会送到博物馆当展品呢!”

刘志刚的妈妈正在厨房做饭,听到爷俩儿又在吵架,从厨房出来,对刘琰说:“儿子给你买了这么好的自行车,你怎么不识好歹?”

刘琰看到辩论不过,只好说:“你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就是败家的一代,就是垮掉的一代!你看你穿的西装,至少得三、四千吧?你们喝的酒,净是茅台、五粮液。让你们这一代人接班,怎么让人放心?”

刘志刚皱着眉头,听爸爸唠叨。问刘琰:“爸,依你的想法,或者根据你的底线,我应该买多少钱的自行车?”

刘琰看儿子态度有所缓和,本想说,四千块。临出口时增加了一千块。说道:“最高不过五千块吧!”

刘志刚随口说:“我买的自行车是六千块,超出了你的底线一千块。我一年不喝酒,你说能省多少钱?”

刘琰是每日必有酒,有时甚至一日两顿酒。而刘志刚从来不喝酒。他故意用不喝酒来暗指老爸浪费。

刘琰知道儿子在批评自己喝酒。为了劝阻自己喝酒,儿子不放弃一切机会对他旁敲侧击。

刘琰顿时想不起来如何回应儿子。他沉着脸,气哼哼地一句话也不说。

刘志刚降低声调,尽量平和地说:“我现在工资奖金平均每月一万多。六千块钱,只占我月收入的二分之一吧?”

然后转头问妈妈:“妈,听说我爸年轻的时候,月工资只有四十多块,花了六个半月的工资,二百六十块给你买了一块瑞士的英达格的手表,是真的吗?

柳叶有点幸福,又有点骄傲地回答:“当然是真的?”

刘志刚马上大声地对刘琰说:“你花了半年多的工资,给妈妈买了块表。

当时国产上海牌手表只有一百二十块。你说,你这是什么行为?你是不是属于败家的一代?是不是属于垮掉的一代?”

刘琰一楞,好像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于是强词夺理地说道:“这是给你妈买的,再贵,我也愿意。有钱难买我愿意。”

刘志刚接着说:“我仅仅花了一半的月收入,买了辆自行车。听说你当年买的永久牌自行车,花了一百八十块,整整用了四个半月的工资,你怎么解释?

你知道,你这叫什么行为吗?这就是依老卖老,是拿着手电筒照人不照己。”

一番话,说得刘琰一时语塞,竟无言以对。

柳叶趁机说:“别辩论了,吃饭!”

饭桌上,刘志刚又拿出茅台酒,拿出妈妈最爱吃的稻香村糕点。

刘琰笑着说:“你不是说要给我买农夫山泉的吗?怎么还是茅台酒?”

刘志刚故意说:“你一提醒,我想起来了。明天我把茅台酒卖了,上街给你买一箱农夫山泉?”

刘琰喝着酒,笑眯眯地看着志刚不说话。

第二天一早,刘琰和刘志刚一起带上到西藏去的全部行李,到伏羲山拉练。一出门看到轻工局的书记伍嘉益在路上跑步。

伍嘉益身穿短袖运动装,跑的一身是汗,看到对面刘琰父子身穿骑行服,戴着头盔,骑着自行车,也没认出来。

刘琰对他大声打招呼:“伍书记,您好!”

伍嘉益惊讶地看到刘琰,充满阳光,充满自信的笑容,立刻被他感动了。

刘琰退休前,伍嘉益对他心存不满,难免会在脸上有所表现。

他以为,退休以后,如果在街上偶遇,刘琰一定会冷眼相待,置之不理。谁知他竟如此客气。

他也堆满笑容地问刘琰到哪儿去。得知刘琰父子今天出去热身,八月一日早七点出发,骑自行车前往西藏拉萨。

他双手紧握着刘琰的手,祝福他们父子一路顺风。

临分手时,伍书记突然回过头对刘琰说:“刘主任,有空到局里打乒乓球啊!我现在在局里没有对手,想跟你这当年的冠军切磋一下。”

刘琰如实地对伍嘉益说:“你可以找司机老黄,他打球比我好。”

伍嘉益哈哈大笑,挥手和刘琰父子再见。

伍嘉益上班后径直来到局长办公室。对局长说,“咱把办公室代理主任的代字取消了吧!”

局长不解地问:“你不想把你的干儿子调过来了?”

伍嘉益也不答话。他刚来轻工局上任时,他的干儿子对他还行,但最近越来越冷漠了。上周让他换个煤气罐,他竟然推脱说没有时间。

他知道过去非常吃香的轻工局,现在已经是昨日黄花了。谁还愿意到这个清水衙门来?

这些,他都没法给局长直说。

他对局长说:“我现在知道,刘琰为什么是六朝元老的不倒翁了。”

“为什么?”局长问。

伍嘉益说:“这个人,没有一点心机。我上任以后,他对我不卑不亢。没有因为我是书记而讨好我。也没有因为我对他冷淡而得过且过,影响工作。

今天在路上碰到他,我所有见过的下属干部中,包括退了休的和没退休的在内,他是笑得最灿烂,最自然,最自信的一个。”

局长也笑了:“你知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了吧?

刘琰,就是一个初打交道不觉得好,越打交道,越让人放心的人。

好像当过兵的人,都有点宁折不弯,宠辱不惊的味道。”

伍嘉益点头道:“刘琰八月一日出发,骑自行车到西藏。我准备和工会主席一起去送行。你有空儿也去吧!毕竟他退二线了,还是咱轻工局的人。”

听说刘琰八月一日出发,齐乐想找几家企业赞助,不料没有一家企业相信,近六十岁的老人能够骑自行车到西藏,都以为是空手道的骗子。

他最后向中州晚报的记者徐方汇报了这次青藏高原的骑行活动。

八月一日早上七点,刘琰父子来到五四广场。柳叶、吴琼、马敬民、牛振武、陈静、朱彩霞、杨铁生、王有财、齐乐、陆雨田都前来来送行。

让刘琰没想到的是,轻工局书记伍嘉益、局长路东方、工会主席和十几名职工也来送行。

他们把带来的横幅打开,上面写着: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祝刘琰西藏骑行一路顺风!”

徐方首先采访了刘琰本人。当问到他为什么年近六旬还要骑自行车到拉萨。

他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唯有西藏我没有去过。青藏高原神秘莫测,始终是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青藏公路山高坡陡,空气稀薄,风雪变幻,是全国最难骑行的道路之一。

我虽然老了,但我要向自己提出挑战。我要骑着普通的自行车,丈量青藏公路的每一寸土地。

六十岁,我还不算太老,但再不疯狂一把,我就真的老了。”

伍嘉益每天早上晨练时都穿运动装。今天,他想把欢送刘琰的仪式搞得更正式,更隆重一些,所以穿的是西装革履。正好有电视台前来采访。

当徐方采访到他时,他接过话筒,深情地说:“我们轻工局的刘琰同志,退二线前努力工作,是我们轻工局的劳动模范,退休后,人老不服老,尽情地享受生活。他是我们轻工局全体员工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今天,他要动身骑行西藏,挑战人生的极限,去领略世界屋脊的大好风光。

他的行动向世人宣示,什么是身心健康,什么是低碳生活;什么是老有所为,什么是老有所乐;什么叫无私奉献,什么叫一路高歌!

我们祝刘琰同志一路顺风,早日凯旋归来!”

欢送仪式结束,吴琼、马敬民、牛振武、杨铁生、王有财、齐乐、陆雨田七人骑着自行车一直送了十八公里,出了市界,才依依不舍惜别。

第二天,中州晚报、中州电视台,报道了刘琰父子青藏行的盛况。刘琰、刘志刚父子二人,一时成了街谈巷议的英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