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欧洲媒体近日报道,美国专家梅琳达·哈林发表文章指出乌克兰危机中美国和俄罗斯看似是严重对立的两方,针尖对麦芒,现在甚至有可能陷入一场“世界大战”。但却有人认为实际上美俄背地里在合作,或者至少是有某种默契,因为莫斯科和华盛顿都需要一场危机来获取战略利益。

于是,莫斯科负责集结军队,制定进攻计划并透露出去。而美国则抓住这些“信息”大肆炒作,还添油加醋。突然之间,原本已经缺少资金的乌克兰政府需要出资数亿美元给航空公司,否则将面临强加给自己的禁飞区,因此航空公司都拒绝在越来越不安全的乌克兰上空飞行。要改变这种歇斯底里的威胁考量,不需要动用一架俄罗斯战斗机。
俄罗斯的明确要求是政治性的。莫斯科的战略利益就是重创乌克兰经济,从而让泽连斯基总统蒙受足够大的压力以致崩溃。这次似乎没有人在意的航空公司对于乌克兰保险崩溃是在几个小时内发生的。由于情绪紧张,加上对乌克兰不管不顾的西方官员发布的可怕情报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整个西方的脆弱暴露无遗。这就是俄罗斯和美国眼下的把戏一一把对入侵的首要担忧和全球传播的扩音器变成武器。
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俄罗斯坦克、卡车、导弹和直升机经过大雪覆盖的农村地区,齐聚在乌克兰边境的看起来似乎没完没了的画面上。如果它们不跨越边界,世界很快将继续前行。但乌克兰人还是得购买食品杂货、支付房租、送孩子上学,并且尽全力维持生活。随着乌克兰经济一落千丈,这一切将会越发艰难。正如全世界在2008年危机即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事后学到的那样,经济危机会削弱士气并且改变政治格局。
随着大批导弹终于开始飞向乌克兰,宣传致命猜测的管道铺设也完成了,世界上所有人口袋里的手机上安装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宣传机器,莫斯科用以对付乌克兰的不仅仅是其军队。忘掉烂泥和坦克吧。是时候谈论宣传、恐慌和压力了。西方政府应该仔细计算它们公开发布的信息的二级效应,要注意防止恐慌,但这似乎已经来不及了。战争开始,美国会发现宣传武器也已经掌控在了克里姆林宫手中。文/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