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贵州川恒:以产业引才 以产业育才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作者:绿色磷都幸福福泉

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矿山开采、磷酸盐产品生产、磷化工技术创新、伴生资源开发利用、磷石膏建筑材料、磷营养技术服务、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群。20多年来,贵州川恒依托福泉磷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磷化工产业,并对磷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科技创新与研发应用,实现磷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并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厚植人才培养沃土,以产业引才,以产业育才,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贵州川恒:以产业引才 以产业育才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春节过后,企业复工复产忙。走进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品库房,一派忙碌的景象,工人师傅们和叉车相互配合,将一批批饲料级磷酸二氢钙装车运往全国各地,正在装车的34吨饲料级磷酸二氢钙将运往福建大北农华有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贵州川恒:以产业引才 以产业育才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贵州川恒:以产业引才 以产业育才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贵州川恒:以产业引才 以产业育才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调度室副主任黄聪说:“我们目前的产量在4万5千吨左右,为了保证春耕,我们也追加了产量,每个月追加4000吨产量左右。销售基本上是我们产多少,销售多少,现在我们磷酸二氢钙的产量大概是一天1000吨左右,也能够把它发出去。”

磷酸二氢钙,无机化合物。广泛用于水产养殖动物及畜禽养殖动物的饲料添加剂,具有高生物学效价及水体环保优势。目前,饲料级磷酸二氢钙是川恒公司销售量最大的一个产品,截至2021年9月,已销售22万余吨,销售额达6.7亿元。

贵州川恒:以产业引才 以产业育才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贵州川恒:以产业引才 以产业育才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自2002年落地福泉发展以来,公司围绕“磷”发展“磷”,围绕“磷产业”培育人,目前,公司有员工1800余人,研究院研发团队有400余人,发展成为磷化工行业龙头企业。

贵州川恒:以产业引才 以产业育才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多年来,公司依托于国际先进的磷酸生产技术,致力于饲料磷酸钙盐生产、应用技术的创新研究。王佳才是公司引进的第一批科技人才之一,作为公司技术负责人,他参与起草饲料级磷酸二氢钙等多项国家标准,带领技术团队历经10次技术升级,让饲料级磷酸二氢钙产品连续多年保持近40%以上的中国市场占有率。2011年,作为公司核心产品“小太子”饲料级磷酸二氢钙生产应用技术达到国际较高水平,因此获贵州省名牌产品和国内知名品牌,成为亚洲最大的磷酸二氢钙产品供应商。

以产业引才,以产业育才。公司在发展磷化工产业的同时,如何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怎么做到磷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开采后的矿井、矿坑怎么填埋,所产生的磷石膏固体废渣怎么循环利用以实现磷化工产业绿色、创新、集约、高效发展,成为了摆在公司面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贵州川恒:以产业引才 以产业育才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于是,公司建立了中国磷营养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院,搭建了“贵州省外贸公共试验检测平台”“贵州川恒磷酸及磷酸盐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平台”“黔南州重点实验室”“福泉市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等技术转化和交流公共服务平台,并与四川大学、贵州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通过搭建平台,培育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智力引擎”。

贵州川恒:以产业引才 以产业育才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李剑秋是工程技术研究院石膏技术部经理,也是公司成长起来的其中一位技术骨干。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磷石膏尾矿固废综合利用。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攻克了制约磷化工行业发展的瓶颈——磷石膏固废综合利用这一关键技术难题,顺利完成半水磷石膏改性胶凝材料及充填技术研发,填补了国内对磷产业生产废料“磷石膏”综合利用的空白。

贵州川恒:以产业引才 以产业育才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石膏技术部经理李剑秋说:“CH半水磷石膏改性作为充填材料用于我们矿井充填和露天坑治理,目前充填技术是我们和北京科技大学一起联合攻关的,历时五年,经过小试、中试和工业化研究应用,这个成果我们经过中石化的成果鉴定,属于国际领先水平。”

半水磷石膏改性胶凝材料及充填技术已用于公鸡山露天坑修复及福麟矿业的井下充填。该成果既可以有效治理矿区地质灾害,又能大幅提高资源回收率,消除磷石膏对土地资源的占用,达到“一废治两害”的目的。

近年来,川恒公司围绕磷化工方向已开展30余项技术研究,完成1项科技成果鉴定,投入技术研发费用近1.5亿元,产学研合作费用300余万元,团队申报专利77件,授权专利55件,受理专利22件。其中“全尾砂膏体充填技术规范”在2021年荣获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成果类一等奖,半水湿法磷酸成套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贵州川恒:以产业引才 以产业育才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在大量研发投入的基础上,各项技术开发均取得突破,大部分项目在工业化生产中得以转化应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对带动贵州省化工行业整体提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2021年,川恒股份公司年销售收入近20亿元,净利润超3亿元,并多次荣获贵州企业100强、贵州民营企业100强称号。

贵州川恒:以产业引才 以产业育才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子军说:“现在川恒已经拥有了一支具备丰富行业经验、扎实专业背景的技术创新团队,一支具有高度企业文化认同感的优秀经营管理团队,一支具备丰富化工生产经验和技能的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去年9月,福泉市与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约“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贵州川恒化工抢抓发展机遇,从传统磷化工向新能源材料方向转型,如何依托“磷”资源做好磷酸铁、磷酸铁锂等“磷”系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成为今年川恒公司又一技术攻关课题。

贵州川恒:以产业引才 以产业育才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在建的川恒“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

在贵州川恒“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施工现场,一派大干快上的施工场景。据了解,贵州川恒“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分两期正式启动,建成投产后,将在全省形成年产100万吨以上的磷酸铁、年产20万吨食品级净化磷酸、年产4万吨电池用六氟磷酸锂产能。

贵州川恒:以产业引才 以产业育才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磷酸铁项目工艺组主研员杨烽说:“我们磷酸铁项目加上四川研发还有贵州研发团队大概20人左右,目前我们磷酸铁项目正在进行第一轮磷酸铁中试,预计6月份左右我们就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目前中试比较顺利,已经有合格的产品出来了。”

对磷酸铁及磷酸铁锂高端新能源材料、磷酸铁钠中低端新能源材料等方向的技术攻关及伴生氟硅新材料的研发,搭建新能源材料重点研发实验室及相关检测平台,川恒力争用5到10年实现100万吨以上磷酸铁产能,打造世界级磷酸铁龙头企业,构建川恒在磷化工新能源领域的龙头地位。

贵州川恒:以产业引才 以产业育才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新国发2号文件中指出,“支持贵州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贵州的发展迎来了重大历史性发展机遇,贵州川恒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川恒将抢抓锂电池材料的风口期,坚持以循环经济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从传统磷化工领域向新能源材料方向进行转型,围绕磷矿石当中的“磷、氟”资源进行一体化的开发,重点发展磷系电池正极材料和氟系电解液材料,构建“基于磷而高于磷的循环经济体”,以新项目引才,以新产业育人,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贵州川恒:以产业引才 以产业育才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子军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川恒规划的未来,川恒在人才工作方面,将继续打牢这一企业发展的基础,开拓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高人才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努力形成人才各展其能的良好局面,让人才有机遇、发展有平台、事业有成就、生活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