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学生家住苏州,念书在上海安亭,疫情下怎么办?学校开设一批“11班”

作者:上观新闻

近来苏州疫情防控形势紧张,嘉定与苏州地缘相近、人缘相亲,“邻居”的疫情牵动着嘉定的心。

记者从嘉定区了解到,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从2月16日起,嘉定启动入沪防疫安全检查的各项工作,严格实施入沪验码核查。与此同时,企业、社区、学校等单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相关措施,扎紧疫情防护的第一道篱笆。

延锋彼欧(上海)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位于安亭,是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有240名员工居住在昆山花桥。苏州疫情发生后,公司启动管控预案,对未能返回居住地的240名员工集中安排住宿、提供日常生活必需品,让他们能安心工作,并联系检测机构上门做集中核酸检测。对部分已经返回居住地的员工,公司要求他们居家办公。

由于留沪员工人数较多,企业将员工分成6组,同时保证每组都有一名公司核心人员进行管理,建立“一人一档”及时跟踪。此外,企业还加强了厂区内的防控措施,对场地设施定时消毒,督导口罩佩戴、两码查验等,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中学生家住苏州,念书在上海安亭,疫情下怎么办?学校开设一批“11班”

根据排查,安亭镇有数千名居住在花桥的企业员工,目前大部分已回到花桥接受健康观察,暂时居家办公,小部分留守安亭,助力企业不停工。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上海正加强对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等来沪、返沪人员健康管理。几天前,记者在与昆山花桥仅一路之隔的安亭镇迎春社区居委会看到,工作人员正在通过电话、微信等手段排查辖区人员情况。“我们连夜开展上门排查和小程序接龙,随后点对点联系,告知相关居民去医院做核酸检测,进行健康管理。”迎春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陈莉萍说。

部分居民配合防疫检查、接受隔离观察后,需要照顾的家人该怎么办?一天晚上,安亭镇玉兰二村警民联系群里收到一条居民求助信息:李先生和母亲因配合防疫检查需就地隔离观察,担心生病瘫痪的父亲独自在家无人照顾。

李先生介绍,年近七旬的李老伯因中风导致下肢瘫痪,日常卧床居多,平时一日三餐及生活起居都由老伴照顾。求助信息得到玉兰二村居委会副主任潘晨辰的回应,当晚他就赶到老人家中,确认老人精神状态良好,已吃过晚饭,药也已按时服用——原来,邻居石青已受托帮忙给老人送餐。

中学生家住苏州,念书在上海安亭,疫情下怎么办?学校开设一批“11班”
中学生家住苏州,念书在上海安亭,疫情下怎么办?学校开设一批“11班”

第二天早上,石青又给老人送来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下午、晚上也做了营养可口的饭菜。她介绍,自己从事护理员工作,为了照顾李老伯,这几天她到点就往家里赶,帮李老伯做饭、洗头洗脚、更换衣物,陪着说话解闷。“我跟他说,门不要上锁,我上班前和下班后都会过去看看,我就在隔壁,有事就叫我。”另外,居委社工每日多次上门提醒李老伯服药,并帮忙整理房间、倒垃圾。“邻居热心,居委尽责,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得知父亲情况的李先生感慨道。

新学期开学后,位于安亭的震川中学内部分学生发现,自己班级里少了一些同学——原本震川中学每个年级都有10个班,但因部分学生居住在苏州而暂时无法返校,只能居家学习。因此,学校将每个年级居家学习的学生组建成一个新的“11班”。“11班”不仅有一个由居家办公老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带教,也有专职班主任管理教学任务、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有各个学生的原班主任和寒假期间组建的导师队伍,共同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健康工作。

震川中学七年级7班的班主任杨异婷通过拍摄了视频,鼓励居家学习的学生克服困难。视频里,全班同学一起大喊:“加油,我们和你们在一起!”另外,为了能让学生学足、学好,在开学前,学校就把新书以快递的方式发到学生手中,还为每个年级设置了专门的直播间,保证线上网课有序高效开展。

栏目主编:唐烨 文字编辑:茅冠隽

图片来源:嘉定区提供      

来源:作者:茅冠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