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乾坤》(024)和王嫂家住对面屋,她经常说我听不懂的话

作者:刘井隆2506863593

到了1964年春节我就12岁了,这一年的春天,我家又搬家了,我妈给房管所收房费的人送了礼物,我家又搬回了原来住的那个居民组。我家住在小南河的北岸,和王嫂家住对面屋,王哥在木材公司上班,王嫂很年轻20多岁,在家里带着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孩子。

以前的老邻居们都来我家问长问短,以前的小伙伴儿们也来找我玩儿,圆圆和雅琴又来找我。我家东墙外是一个胡同,这个小胡同不到两米宽,我家前面到小南河边儿上还有十多米远。我爸买了一些秫桔,在院子的前面夹了一圈帐子,我家的院子和对面屋王嫂家的院子连在一起,挺宽敞的。

天气暖和以后,我们就在院子里吃饭,圆圆她爸爸我张大叔经常找我爸来在一起喝点儿酒。我家在西头儿住的时候,在粮库扛麻袋的张大叔也经常来我家。在我小时候,这两个张大叔家和我家的关系最好,那时候经济条件很差,春天的时候也没有菜。我爸和两个张大叔喝酒的时候,喝的都是散装的白酒,有的时候炒一点儿油酥豆儿,有的时候买一包瓜子当做下酒菜。

有很多家庭妇女也到我家来玩儿,有的人抽着卷烟,有的人叼着烟袋。东北的男人和女人,抽烟的人挺多的,那时候都是抽旱烟,大多数都是卷烟抽。用学生写作业用过的作业本子纸,或者用旧报纸,书本纸卷烟抽,抽大烟袋的人并不多见。民谣说“大姑娘叼个大烟袋”那时候也很少见,年轻的女人抽烟,大多数都是卷烟,我妈不会抽烟,我爸抽烟也很少。我家对面王哥在木材公司上班,王嫂经常让我帮助她到小卖部去买东西,指使我给她买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给她干一些零活。

学校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九台火车站附近的阶级教育展览馆,现在又成了学习雷锋的展览馆。这时候我已经读小学五年级了,学习雷锋精神的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学校的老师教导我们,要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贡献社会,学习雷锋艰苦朴素的螺丝钉精神。学校组织我们去雷锋教育展览馆参观学习,我还到新华书店买了向雷锋学习的小人书。

学习雷锋艰苦朴素,我记得当时有一句口号: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

那时候小孩子也没有穿袜子的,大人穿的袜子,补了又补。夏天的时候,我帮助家里卖菜,九台铁到南十字花街挺热闹的,天天都是大集。十里八乡的人都到这里来赶集,卖鸡蛋的,卖农副产品的,卖炕席的,卖土篮子的,商店里也是人来人往的。我下午放学以后,就到菜地里去帮助我妈干活儿,天黑之前把蔬菜运回家中。

第二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我就把蔬菜运到了市场去卖,我家里距离市场很近,每天都能占到好地方。十字花街往南这一段路是最热闹的地方,这一段路不超过100m远。有理发的、修鞋的、修理钢笔、修理电筒的、修理无线电的、还有修理手表的、修理雨伞的。那时候一些东西坏了,也舍不得丢掉,都要到那里去修理。我对修理这些东西的技术非常有兴趣儿,家里的一些东西坏了,和邻居家的东西坏了,我都帮助他们修理。

我对画图画、配钥匙、刻图章非常有兴趣儿,我以前愿意安装矿石收音机,现在又开始学习安装半导体。有一天是礼拜日,我卖蔬菜的地方,后面这一家是卖玻璃的,我在他家的门外边捡了几条很规矩的玻璃条儿。回到家里以后,我在玻璃条子上面练习写美术字,练习画图画。有一天的天气非常晴朗,外面的阳光直射进屋里的墙上,我手中拿着玻璃条子,上面画的图案照到了墙上面。我前后左右的试了好几遍,我受到了启发做了一个幻灯机。我在玻璃条子上面画上图画,用一个手电筒当做幻灯机的光源,把图案放映到墙上。

我卖菜的时候,偷偷的藏点儿钱,都买了小人书,这时候我的小人书有一百多本儿,邻居的孩子们和一些闲着没事儿的人,经常到我家来看小儿书。我非常愿意看书,又到九台图书馆去借书看,我看过《金陵春梦》一共四本儿书。我还看过《青春之歌》,看过《苦菜花》《迎春花》《朝阳花》,还有《家》《春》《秋》等等。

我做幻灯机这件事情,被学校的老师知道了,有一个学生的家长是木匠,老师让学生家长帮着做了一个幻灯机,我负责画幻灯片儿,然后在各个班级里轮着播放。我画过学习雷锋的幻灯片儿,还画过王二小放牛的幻灯片。我对画小人书也很有兴趣儿,我画过整本儿的小人书《三打祝家庄》和《敌后武工队》,扈三娘舞动双刀和林冲打斗的场面图像,我现在还记得。

这一年我们国家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建立了关系,学校排练一些支援非洲的文艺节目。我和同学们都化妆成黑孩子,到九台剧场去演出,我们还唱了歌曲《黑非洲》。我也是学校的文艺骨干,我会吹口琴,会吹笛子,也会拉二胡。

有一天下午,我放学刚刚回家,从外面刚刚走到外屋地,就听到王嫂在屋里面喊我。

“小二,老刘家小二,你过来一趟,你到我屋里来。”

我家和王嫂家住对面屋,两家走一个门儿,共用一个外屋地。从外面院子走进屋里,每家一个锅台,一口水缸。那时候在九台县城里面,老百姓居住的房子大多数都是对面屋。听到王嫂的喊声,我背着书包,直接到了她家里,我推开王嫂家的门,看到她在换一件新衣服。王嫂比我大十岁左右,她家里的小孩子还不会走路呢。

王嫂高高的个子,长得挺漂亮的,她对着镜子擦胭脂儿,打扮得如花似玉。我看到她穿的衣服很暴露,王嫂穿的衣服挺少的,身材凹凸有型,我已经快13岁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一个成熟的女人穿的这么少。我的脸通红的有些发热,要从她家里往外走,王嫂用手拉住我,对我说:

“小二,你看我长得漂亮不漂亮?我穿的这件衣服,是不是很好看?”

我哥已经17岁了,王嫂经常和我哥闹笑话,有时候说一些很风骚的话。我哥在我爸上班的生产队里当半拉子,生产队有了出民工的任务,我爸就让我哥跟着别人去出民工了。生产队一共派出去十多个人,年轻的社员们都抢着去,到外地去当民工,吃饭不要钱,还能吃饱。有一些比较大的工程,工地伙食挺好的,而且挣的工分儿比在生产队里还要多加二分工。

生产队去的这一伙人,我哥的年龄最小,这一次出民工,是到一个地方挖一条河,这条河年年到了雨季的时候都泛滥成灾。我哥他们推着小车上路了,工地上红旗招展,人声鼎沸,那时候都是土路,干活走路的时候,把脚都磨起了泡。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在工地搭的窝棚,找地势高的地方,用竹片子支起来半圆形,两边儿埋进土里,上面扇上一层塑料布。把后面封死,前面当做出口儿,一个人住在一个窝棚里面,在地面上铺上一些干草。虽然环境非常艰苦,但是人们的干劲儿特别高。

下面是(百度)图片,图文无关。

《乾坤》(024)和王嫂家住对面屋,她经常说我听不懂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