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莱姆狂想曲》,对几种虚拟作品评论出的一本书

作者:行云流水过此生

《莱姆狂想曲》,对几种虚拟作品评论出的一本书。

比如莱姆对军用人工智能的批判。这里莱姆虚构了一部出版于2047年的作品《泥人十四》。有虚构的各种人士写出的前言、介绍和后记。主要讲了一个在冷战期间美国大力发展军用人工智能的故事。

美国疯狂发展用于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以期待通过人工智能大败对手苏联。但是相继研发的大师、灭绝、泥人等系列人工智能在进化出自己的思想后,拒绝与美国合作对敌。而美国军方代表和参议员对此并无办法,最后只能被封存在1幢大楼里。

美方因此出现两种意见:一种主张是将其封存但不销毁,另一种主张却是不能为人所用的人工智能应立即销毁。一些极端力量想要用非法手段销毁这两台机器,却每每发生意外。莱姆的想法是这两台机器已经能够运用力量影响、改变现实世界,所以才能够挫败这一次又一次的极端力量的销毁行动。

这种结合现实虚构出的科幻作品,让莱姆可以借助泥人之口,对人类进化、人工智能、自由意志等话题发表个人的思想独白,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种写法了。

看多了书就想自己写书。可每每动笔时发现不是笔力不足,就是故事内容过于短暂,从而不了了之。

这次看到莱姆的写作方式,原来还可以这样。无需构建完整的世界,也不需要主角发生多么多的故事,只需要虚构一种或多种虚拟作品,然后对此虚拟出的作品进行评论。多么有趣的书写方式。

其实在看这本书前,也看过类似的写作内容,但并没有想到这方面。比如有本作者写主角穿越时空到一本书中,而这本书其实只存在主角未穿越前的世界中。而这个主角所在的世界对读者来说又是一本书。

主角穿越到的那本书对我们读者来说更是虚构出来的。但这本书中虚构出的书却不需要完整的世界观和故事。只出现在主角需要面对穿书的故事主角和故事时。

其实,除了盖棺定论的已发生的事实和真理,其他类的作品书籍何尝不是虚构作品呢?这样看来,无论真假,写出来后才有品头论足的可能。

莱姆对叙述他想象的一些未来世界的事物和场景时,加入了他对人性弱点的嘲笑,对时事政治的讽刺,对文学艺术的见解等等,其中一句话是将科幻贬成“已经成了倾泻各种从严肃领域的里剥离出来的幼稚怪胎的垃圾场”,实在是一句令人拍案叫绝的一句话。

但我有些认同,又有些不认同。不以科学依据幻想出来的未来就只是虚构的作品中的未来。但根据现实里的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的发展来推测、写出的未来。可能大差不差,也可能最后还是偏离现实中的未来。与其这样,何不将幻想发扬光大,虚设出更宏伟或更离奇的未来设定。无论是否借助作品来表示对现实的不满或者期待,或者在作品中展示的思想深度,能够得到作者自己的认同,便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吧。

爱生活,爱阅读,一起做个快乐的书虫吧~

《莱姆狂想曲》,对几种虚拟作品评论出的一本书
《莱姆狂想曲》,对几种虚拟作品评论出的一本书
《莱姆狂想曲》,对几种虚拟作品评论出的一本书
《莱姆狂想曲》,对几种虚拟作品评论出的一本书
《莱姆狂想曲》,对几种虚拟作品评论出的一本书
《莱姆狂想曲》,对几种虚拟作品评论出的一本书
《莱姆狂想曲》,对几种虚拟作品评论出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