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是蒋介石最没有存在感的妻子,但却救过他的命,不争而得善终

她是蒋介石最没有存在感的妻子,但却救过他的命,不争而得善终

姚冶诚照片

她是蒋介石四个妻子中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出身寒微,没有文化,跟蒋介石结婚前甚至嫁过人,离过婚。但她乖巧聪慧,懂得处理跟婆婆、跟原配毛福梅之间的微妙关系。去到蒋家生活的她,不仅与蒋母相处融洽,连原配毛福梅也与她和睦一室。

她伸手相救的恩情、倾囊付出的赤诚、养儿的慈爱与精心,就像一条情感的涓涓小溪,始终流淌在蒋介石的心里。尽管声明离婚,蒋介石始终负责她的生活,上海、奉化、苏州、重庆、台湾,她由他一手安排,不言不语,远远地跟在他的身后,从青丝到华发。

因孝顺叔叔,找了个上门女婿,名唤天生

她是蒋介石最没有存在感的妻子,但却救过他的命,不争而得善终

姚冶诚出生在江苏吴县(今苏州)的一个贫穷人家,小时候的她长得乖巧可爱,深得父母的宠爱,父母为这个伶俐的女儿取名为“阿巧”。阿巧家里日子并不富裕,但是父母恩爱,又视她为掌上明珠,一家三口倒也其乐融融,简单幸福。可惜好景不长,几年后,阿巧的父母出意外双双去世,小小年纪的阿巧就成了孤儿。

幸运的是,孤苦伶仃的阿巧还有一个小叔,小叔没有成家,为了养活侄女只能去干卖苦力的送货船夫。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看到小叔为了养活自己辛勤劳作,懂事的阿巧在家里也没有闲着,洗洗涮涮,煮饭煮菜,瘦小的身影忙进忙出,还学得一手好女工,邻居大妈们看见了都忍不住啧啧赞叹。

她是蒋介石最没有存在感的妻子,但却救过他的命,不争而得善终

似乎转眼之间,阿巧已出落成楚楚动人的姑娘,她聪明能干,落落大方,手工活又是一等一的好,到家里提亲的人多得都要把门槛都踩断了。但无论上门提亲的媒婆如何天花乱坠地介绍男方家庭的情况,阿巧的小叔总是无动于衷。小叔膝下无子无女,一直把阿巧当亲生女儿来养,为了能让阿巧留在身边为自己养老送终,小叔寻思着找一个上门的女婿。

小叔打听到有家沈姓的人家,家里有三个儿子,却只有几亩薄田可供耕种,一家人一年四季扒着那点田地,看天吃饭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愿意让自己的二儿子天生入赘。沈家的想法正合小叔之意,在两家长辈的撮合下,阿巧嫁给了天生,而天生由沈改姓姚,名姚天生。

她是蒋介石最没有存在感的妻子,但却救过他的命,不争而得善终

阿巧没见过世面,没读过什么书,心思单纯,姚天生也是普通的农家弟子,老实巴交的没什么坏毛病,俩人相处起来倒是质朴简单,加上两个都是勤快之人,日子还算过得安稳。

听外出的乡亲说上海是挣钱的好地方,为了把生活过得更好,小夫妻俩就和小叔一起到上海打拼。

到上海后,天生跟着小叔去找些脚夫、丧葬的力气活,阿巧长得温顺可人,手脚麻利,则去有钱人家做娘姨(保姆),阿巧干起活来从不偷懒,家务事拾掇得干净怡人,常得东家赏钱。在夫妻俩的认真劳作下,生活过得越发好起来。

手里多了几个余钱,从乡下的单调到大城市的眼花缭乱,没见过世面的天生被迷花了眼,闲着没事跟着人时常去茶馆寻乐,不知好赖的他,竟然跟着人家吸上了鸦片。

抽鸦片之后的天生立刻变了一个人,原本温和憨厚的他变成暴躁易怒的瘾君子,为了过那一口鸦片瘾,干活的心思没有了,时常回家伸手找阿巧要钱,阿巧不给,天生就边骂边打,阿巧被打得哭哭啼啼,浑身没有几处好地方。

她是蒋介石最没有存在感的妻子,但却救过他的命,不争而得善终

影视剧中的蒋介石和姚冶诚

从前那个老实顾家的天生在抽鸦片的泥潭里沉溺,一去不复返。每每想到天生的拳头,阿巧就吓得心里直哆嗦。阿巧开始害怕回家,为了躲避天生,常常找借口不回家。

上海滩很多隐秘的公寓或茶楼里,为了接待男顾客,有种专属女性的特别职业,从事的女性被唤做“先生”,其实就是高级妓女,她们身怀技艺,读书识字、弹琴唱曲,吟诗作对,都可信手拈来。

“先生”只陪客,不做其他杂事,身旁通常要有两名娘姨随侍。阿巧姿容出色、聪慧勤快,顺利进入一家名为“群玉芳”的小茶馆做娘姨,这里只有一位“先生”需要伺候。阿巧每天负责迎接客人,做端茶倒水的活。活儿不算辛苦,收入还不错,只是名声不太好听。但阿巧没读过书,自己又没有什么特长,能找到这样一个能挣钱又不太累的活,她挺知足。

邂逅蒋介石,从此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

她是蒋介石最没有存在感的妻子,但却救过他的命,不争而得善终

影视剧中,蒋介石和姚冶诚的相识画面

阿巧刚去做娘姨的时候,只是老实干活,一心多挣钱孝顺养大她的小叔,把自己和天生的小家过好,从来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演绎了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的传奇。

阿巧去“群玉芳”做事期间,正好是与她同龄的蒋介石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归国。

蒋介石年轻时好玩,喜欢出入各种风流场所,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茶馆结识了阿巧。阿巧肤白貌美、温婉柔和,倒茶时的低眉顺眼、轻言慢语,深深地吸引了年轻的蒋介石,他忍不住多看了阿巧几眼。

每次到茶馆蒋介石总是找各种借口跟阿巧接近,说说笑笑,阿巧对英气逼人的蒋介石也格外热情,以礼相待。

她是蒋介石最没有存在感的妻子,但却救过他的命,不争而得善终

蒋介石的几个恋人

一回生二回熟,蓬勃的荷尔蒙不断地拉近两个年轻人的距离,他们不知不觉地就走到了一起。相恋中情人情浓似火,难舍难分,但蒋介石有工作在身,为了革命,他忍着相思之苦回到了日本。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蒋介石回到上海闹革命,也因此有了和阿巧会面的机会。

蒋介石的革命工作开展艰难,在一次刺杀行动中遭到追捕,慌忙间他翻墙进入一家庭院,这正是阿巧的住所。

不一会儿,院子的大门被砸得“砰砰”响,阿巧过去打开大门,几个士兵眼露凶光,凶巴巴地问阿巧:“你是这里的娘姨?常来这里的陈其美、蒋介石是不是在这里?”

阿巧微微一笑,镇定地说:“前几天还来过咧,你们找他可有要事?回头我帮你们转告。”

士兵轻蔑地叫着:“他们是乱党!胆敢私藏你就是共谋!闪开,让我们进去搜查!”说完士兵就冲进院子,四处翻看,把家里翻得一阵凌乱。士兵没有发现蒋介石的影子,扫兴地离开了。

她是蒋介石最没有存在感的妻子,但却救过他的命,不争而得善终

蒋介石和姚冶诚结下缘分

士兵们前脚刚出院门,阿巧后脚就赶紧将大门反锁起来。回到屋里隐蔽处把蒋介石唤了出来,阿巧看着毫发无损的蒋介石,甜蜜地笑了。阿巧救了蒋介石一命,两个人的命运在那一瞬间那么紧密地连在一起,端看眼前这位俊俏大胆的姑娘,蒋介石对阿巧的情意又重了许多。

1912年冬天,25岁的阿巧心甘情愿地成为了蒋介石的妾室。那一晚,蒋介石深情地对怀里的阿巧说:“你以后叫“冶诚”好不好?“冶”是漂亮,指的是你;“诚”是我,我真情实意地爱着你。”

心爱的男人为自己起了一个把他心意嵌在里面的名字,任是哪个刚堕入爱河里的女孩都会惊喜不已,望着眼前情深款款的男子,曾经的阿巧,现在的姚冶诚眼睛开心地弯成了月牙状。

此后,姚冶诚甘心情愿地呆在了蒋介石的身边,她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按着蒋介石的喜爱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并且毫无怨言地拿出自己的积蓄供养二人的生活。

她是蒋介石最没有存在感的妻子,但却救过他的命,不争而得善终

姚冶诚对于蒋介石在感情上很宽容

姚冶诚一心扑在蒋介石身上,安然在家做主妇的她似乎忘记了那个吸食鸦片的丈夫,以及等着她孝顺的小叔。直到有一天,小叔和天生知道了姚冶诚离家的原因,寻上门来将她大骂了一通。六神无主的姚冶诚面对小叔颇有愧疚之意,却怎么也不愿意跟着他们回家,再也不愿跟着已是瘾君子的天生过挨打受骂的日子了。

蒋介石知道后,不恼不怒,给了些钱小叔和天生,算是孝敬小叔和解决了姚冶诚与天生的夫妻关系。后来,蒋介石找机会办了一桌酒席,邀请了些好友吃席,算是正式纳姚冶诚为妾。

姚冶诚和蒋介石同居后,刚开始时两人恩爱甜蜜,如漆似胶。姚冶诚小家小户出身,又是嫁过人的女子,面对各方面条件比自己高出一大截的青年才俊蒋介石,她并不敢有太多的要求,心里默默祈祷能跟蒋介石平安度日便是她此生最大的福分。

她是蒋介石最没有存在感的妻子,但却救过他的命,不争而得善终

姚冶诚后来把心思都放在蒋纬国身上

蒋介石奔忙在自己的政治仕途上,陪伴姚冶诚的时间并不多,这让没有爱好、没有文化、又没有社交圈的姚冶诚寂寞难捱。常在岸边走难免水湿脚,姚冶诚在茶馆里做娘姨的时候,看牌局多了,忍不住爱上了打牌赌博。

嫁给蒋介石以后本来有所收敛,但是蒋介石不在家的时候,她常常靠打麻将来消遣时光,渐渐地上了瘾。有时候蒋介石回来了,迷恋四方城的她也顾不得照顾,牌友喊三缺一,她火急火燎地忙着出去打麻将。蒋介石发烧生病,她心里惦记着麻将桌,也没有以前那样全心全意了。

蒋介石见姚冶诚如此敷衍,非常恼火。想当初看上她知情达意,温柔体贴,如今却变成这个样子,蒋介石几次跟她发生了口角,甚至大声威胁要把她赶出家门,还说要休了她,情急之下大笔一挥,写下了和她关系分裂的书信。

夫妻吵架许是一时气话,身边的人劝上几句,念及旧情蒋介石就没有将她赶走,但两个人的感情就这样渐渐地淡然下去了。

养子蒋纬国,最是人生的抚慰

她是蒋介石最没有存在感的妻子,但却救过他的命,不争而得善终

蒋介石和蒋纬国

姚冶诚和蒋介石结婚后,七八年间都没有生育子女。坊间传说是蒋介石去风月场所太多,落下了病根导致不能生育。但姚冶诚决然不敢当面责问蒋介石此事,只能暗下苦恼。

1920年,蒋介石抱回来了一个四岁的孩子,交给姚冶诚抚养,这孩子就是蒋介石的次子蒋纬国。姚冶诚经常独自一人生活,有了蒋纬国在身边,就有了精神寄托,她尽心尽力地照顾蒋纬国的起居教育,视如己出。女性内心深处的母性慈爱在姚冶诚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凡涉及蒋纬国的事她必亲力亲为,把蒋纬国教育得聪明有礼,非常讨蒋介石的欢心。

后来,姚冶诚带着蒋纬国到上海跟蒋介石一起居住。在上海的小院里,经常是蒋纬国骑在蒋介石的脖子上,父子二人满院子跑,姚冶诚立在一旁笑着喊:“慢些,小心!”上海一家三口的生活时光,温馨快乐,在姚冶诚与蒋介石共同生活的寻常日子里,是姚冶诚一生中最幸福的片段。

“经儿可教,纬儿可爱。”这是蒋介石在两个儿子年少时对他们的评价。显然,蒋介石对蒋经国严厉,对待蒋纬国则更多溺爱一些。

她是蒋介石最没有存在感的妻子,但却救过他的命,不争而得善终

蒋纬国和养母的照片

虽然公事繁忙,不能随时陪伴在蒋纬国身边看他长大,但可爱的蒋纬国常常收到父亲的来信,信里嘘寒问暖,写满了一个慈父对儿子的想念与关怀。而姚冶诚母凭子贵,自然也会沾光不少,得到蒋介石些许关怀的微光。

1928年春,蒋介石为了实现政治抱负,排除万难与宋美龄结婚,因为宋美龄信天主教,信奉一夫一妻,蒋介石不仅皈依了天主教,还宣布与正室毛福梅及侧室姚冶诚、陈洁如脱离夫妻关系。

见多了男女聚散的姚冶诚似乎早就预料到有这么一天,须臾的失落之后并无太大的波澜,一切由蒋介石安排,并无二话。念及两个人多年的情分,蒋介石承诺负责姚冶诚今后的生活开销,把她送回了苏州的老家,托付吴忠信照顾。

她是蒋介石最没有存在感的妻子,但却救过他的命,不争而得善终

蒋介石将更多心思放到宋美龄身上去了

姚冶诚回到了离别多年的故乡,此时的她早已不是当年不谙世事的阿巧,此次的她可是衣锦还乡,在南园的蔡贞坊相中一块地皮,花了2万银元,请宁波的匠人砌了占地10余亩的蒋公馆,公馆内园林景致优雅静谧,主建筑为三层楼三开间的青砖洋房,姚冶诚和蒋纬国及亲属居住在二楼。因为姚冶诚的身份,公馆大门前有苏州市警察局派来的两名警察站岗。

蒋公馆内除姚冶诚、蒋纬国母子居住之外,还有姚冶诚的侄子,与纬国伴读的姚金和,从宁波来的家庭教师陈志坚,服侍姚冶诚的女佣3人,私人医生庞新声、账房颜芝卿,黄包车工人1人。这样齐全的人员配备,可见蒋介石在生活上给予姚冶诚的赡养费之舍得。

姚冶诚笃信佛教,平时念念经,搓搓麻将,时常跟几个旧友聚聚会,吃吃饭,聊聊天,过着无忧无虑的太太生活。

她是蒋介石最没有存在感的妻子,但却救过他的命,不争而得善终

蒋介石身边佳人不断

姚冶诚在苏州居住期间,与蒋介石常有书信往来,也有见面接触的时候,但已不再同居。有时蒋介石路过苏州,姚冶诚带着儿子蒋纬国由颜芝卿陪同,去到火车站花车厢与蒋介石见面小聚。抗战爆发后,姚冶诚和蒋纬国随蒋介石去重庆。1945年抗战胜利后,姚冶诚仍搬回苏州南园居住。

心如止水的她,早已将一切看开,任由蒋介石的安排,不吵不闹,以女人的坚忍安静地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

人生的最后一站——台湾,了一生

她是蒋介石最没有存在感的妻子,但却救过他的命,不争而得善终

蒋纬国

1949年,姚冶诚随蒋纬国来到台湾,住在桃园大秦纺织厂附近,与她的亲家石凤翔为邻。蒋纬国再娶后,姚冶诚也跟着儿子迁往台中居住。

也许人老念旧、更念家乡,定居台湾的姚冶诚心境大不如居住在苏州南园时好,没有了家乡的滋养,她的容颜里已藏不住风霜与孤寂,日渐衰老。

蒋纬国军务在身,孝顺的他有时候也无法顾及到老母亲。姚冶诚到台湾后一直和侄媳妇王桂宝(姚觉和妻)住在一起,有侄媳妇的陪伴,每天有人聊天说话,姚冶诚的日子过得平静顺意。

1966年.姚冶诚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她是蒋介石最没有存在感的妻子,但却救过他的命,不争而得善终

蒋纬国是个孝顺的儿子,想将母亲的葬礼办得隆重一些,但蒋介石以“要顾全蒋家声誉,不必大肆声张”为由,拒绝了蒋纬国的请求。蒋纬国只得忍着悲痛,悄悄安葬了母亲。

直到1990年,蒋介石、蒋经国过世之后,一直对母亲身后之事办得过于简单而感到委屈的蒋纬国,才在台北的善导寺为姚冶诚举办了110虚岁冥诞追悼会。后来又在1994年通过其大陆亲友在奉化雪窦寺为姚氏举行超度法会,以报答老母亲的养育之恩,了结这些年来未能尽到的孝心与遗憾。

蒋纬国在日记中曾提到:“近日与母亲话谈,常提及法租界的日子,我听后亦戚戚然,每言及父亲,母亲精神极高,滔滔不绝,快活似从前。”

蒋纬国的感慨,正是姚冶诚一生最深的期待。尽管蒋介石给予她的情感时深时浅,但她的痴情始终停留在蒋介石那里,她的悲欢始终被他左右!

她是蒋介石最没有存在感的妻子,但却救过他的命,不争而得善终

在相爱的日子里,她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在蒋介石离开的日日夜夜,望穿秋水的她,知道自己不过是蒋介石人生中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几多孤单,几多寂寞,几多无奈。但无论蒋介石如何待她,始终是她心中那一抹最亮最美的光芒。

姚冶诚从一个不谙世事的乡下女孩,为了生活去做遭人嫌弃的娘姨,因为缘分认识了同岁的蒋介石,她爱得炽热,爱得毫不保留,爱得无声无息,好在最后苦尽甘来,拥有了平凡、平静但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