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精选诗词|道是东风飞锦瑟,千重晓梦满山城

精选诗词|道是东风飞锦瑟,千重晓梦满山城

《七绝 寒露》

文/东城

冬近秋深夜露寒,枫红岭畔雁声残。

孤舟渔火湖汀晚,草下虫蛩奏曲欢。

文/冬羽

寒露秋深日渐凉,萧疏草木叶飘黄。

金菊怒放鸿飞去,满树灯笼柿子香。

《夜寒》

文/无垢

一种相思两地尝,东君如故寄愁肠。

笺中写尽深情句,回首凄寒夜未央。

《寒露吟》

文/春秋

西风摧碧泛红黄,脉脉含情嗅亦香。

荣辱沉浮皆看淡,人生笑对几寒凉。

《中秋月》

文/兔波

中秋夜色动诗心,颦效先贤玉镜吟。

素影虚明生碧落,浮光荡漾隐烟浔。

清辉本自无圆缺,岁月从来有浪沉。

且惜年华方静好,婵娟相伴品商音。

《一剪梅 秋怀》

丹桂花开满院香。菊吐东篱,满目秋光。

梧桐疏叶荷枯残,云淡天蓝,雁阵南翔。

小酌低吟肆意狂。更漏西风,夜色苍茫。

空樽对月泪盈巾,树影婆娑,月色如霜。

《鹤冲天 群鹳》

文/星非星

同群白鸛,日落空中展。

平昔水边稀,今何现?

未逐风云愿,时下借机闲绽。

山青尘不断,来去依依,自是柳花勾唤。

盘旋呐喊,依旧音惊堤堰。逝者亦斯夫,红尘短!

万里蓝天任意,游风景,云天畔。

看长江两岸,旧貌新颜,鹳立水涟中叹。

《寒露》

文/冷空气

叶诉沧桑希日影,菊开阶冷露寒凉。

长风万里催悲雁,几许魂思落故乡。

《红籽》

文/张建平

寒凝湿露草枯凋,素蕊清芬路寂寥。

蛩诉声声无限恨,秋深红籽愈春娇。

《杨贵妃》

文/李家荣

前生岂欠禄山情,鼙鼓如雷动帝京。

无奈马嵬坡下死,山河日落始休兵。

《夏初即景》

夹竹桃花烂漫开,蝉声竟日绕亭台。

休休两个黄鹂鸟,飞入青梧影里来。

《晚钓》

水畔闲垂钓,时闻短棹歌。

燕斜穿翠柳,鱼动颭新荷。

向晚炊烟起,绕亭芳草多。

楝花飘簌簌,夕照卧柔波。

《八咏楼》

满眼风光八咏楼,登临访古几曾休。

马蹄声碎金瓯缺,底事徽宗不识收。

《夜访渔家一字诗》

一灯一舸一痕沙,一岸芦花一钓家。

一客一翁一帘月,一盘棋局一壶茶。

《七绝·望寒花》

文/江波(四川)

夜月寒花满地堆,悠哉结阵百千回。

相看赋颂心中得,直拟惊秋欲杀哀。

《七绝·重逢》

雨里桥头一水邻,重逢美玉误终身。

今怜百媚君今老,雪鬓花前恨镜轮。

《七律·辛丑(牛)年父亲节》

荷花嫩叶父亲节,跃马飞来满碧天。

酒醉江楼风雅事,香烧野树赋诗篇。

山河物候时云雨,草木农情有岁年。

解意人心真富贵,相忘利禄作游仙。

《七律·牡丹花》

沾露舒扬月叩门,清香识面浴金盆。

轻铺锦佩能倾国,玉润新霞不忘魂。

妙影千年花解笑,芳心一度水添痕。

多情伴我当诗矣,漫得山河咏世尊。

《七绝·江南寄别》

(一)

云梦晴新竟远风,江南赠别惜芳丛。

争教雨露愁迁去,犹使梅花寄九鸿。

(二)

江南此别就香尘,荡子情词落近邻。

如许春深虚四席,何来夜半问花人?

《七律·江南戏雨》

江南细雨剪刀裁,草木香盈画戟开。

少女才临纤手净,姮娥欲傍美人哀。

曾经国色栽成玉,毕竟胭脂笑索梅。

只影从流飞近道,工夫已许驾天来。

《七律·重庆辛夷花》

冰消绿润见虚明,结蕊枝喧叶叶轻。

疏影浮沉犹撼玉,幽姿摇曳欲迷莺。

花神俯仰元无约,月姊徘徊似有情。

道是东风飞锦瑟,千重晓梦满山城。

《梅子黄时雨·醉书狂草》

文/天涯一倦客

连日锥心,扯遭运醒来,怀抱零乱。

正露冷风凉,犬惊鸡悍。

情已飞红诗寂寞,泪尤入墨人伤感。

谁来管,任我唱歌,妻子休唤。

杯盏,倾空成惯。料生前不戒,身后难断。

笑衰体无肠,荤腥难膳。

谁料圈猪能涨价,岂疑家鼠能平反。

声声慢,醉书草来谁看。

《梅子黄时雨·重阳之望》

烟雨濛濛,海天目断时,重九低暮。

叹半纸功名,一身尘土。

从古英雄无富贵,自今市井藏文武。

奔狐兔,放眼岳川,谁举弓弩?

多误,光阴何苦。忆青春少小,挥霍无度。

羡笑傲江湖,凌涛闲步。

诗下千言方立马,酒倾三碗能伤虎。

深秋处,老来梦中频顾。

《梅子黄时雨·岁夕杂感》

湖海飘流,历南北十年,风雨无数。

幸履齿尤藏,故乡泥土。

蚕梦春秋因茧厚,烛流泪语惟芯苦。

牵情处,陆羽天门,屈原荆楚。

南浦,离伊多误。惜忠肝义胆,偏为人妒。

纵鬓染霜斑,何需城府!

书满相思邮大字,谱出新调敲腰鼓。

人生趣,一番劲歌狂舞。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创办于2015年11月16日,诗社以“为草根诗人发声”为使命,以弘扬“诗歌精神”为宗旨,即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现已出版诗友合著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诗友们笔耕不辍,诗社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推荐优秀诗作,出品优质诗集,朗诵优秀作品,以多种形式推荐诗人作品,让更多人读优秀作品,体味诗歌文化,我们正在行进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