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盖盖:中立不可取,中国须对俄罗斯“一边倒”?

作者:秦安战略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库智交外大”,为作者本人授权转载。作者王盖盖,大外交智库(GDYT)创始人兼院长、大外交智库“中国外交风险评估”项目主任。

昨天网上不少人说,中国应该在美俄之间保持“中立”,不要过度卷入和表态,要做老好人、打圆场、等距离、置身事外,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等等这些观点,看似高明,但实际无法操作,弄不好中国会两边不讨好。要知道,今天的世界局势,和十年前相比已经不一样了。过去,中国可以不选边、谁都不惹,但是现在却大不相同。现在情况很像20世纪40年代末,杨奎松和沈志华的书研究过这个问题,当时中国只能倒向莫斯科,没有别的选择。

王盖盖:中立不可取,中国须对俄罗斯“一边倒”?

首先,美俄之间没有妥协忍让的余地,中国规劝只能导致两边不讨好。

俄罗斯和北约国家就是零和冲突,以后还要缠斗几年。西方将俄罗斯视为秉性难移的野蛮国家,苏联解体之后依然用各种办法压缩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一点不留情面。普京的真正目的是要在退休之前尽可能恢复沙俄和苏联时代的领土,下一步完全占领乌克兰也是完全有可能的,这可能仅仅是普京的最起码的要求。前几天,中国绝大多数分析人士都认为,普京不会出兵,但是结果出人意料,我们要吸取教训。

这种场合下,中国很难劝说两家做什么、不做什么。前两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了一句“北约不应东扩”,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立即大动肝火,对中国蛮横驳斥。中国认为自己说话很公道,但结果是惹得西方不满。普京已经明确表态,《新明斯克协议》不复存在,中国如果继续坚持,将会得罪俄罗斯。

王盖盖:中立不可取,中国须对俄罗斯“一边倒”?

第二,美国人是以政体制度作为划分阵营的标准。

中国即使想中立,西方依然会将中国看作是俄罗斯的同伙,而不会将中国看作西方的同路人。中国现在即使什么都不说,依然会被西方国家视为偏袒俄罗斯。澳大利亚总理指责中国“保持沉默”。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警告中国利益将会受到损害。最近美国各大智库一直在研究如何离间中俄关系,中国应该有力回应。

普京已经非常照顾中国,他在冬奥会期间已经保持足够克制。冬奥会结束之后,立即对乌克兰展开行动。如果中国继续保持中立,那俄罗斯则会认为中国提供的支持不够,试图采取机会主义政策。此前,俄罗斯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领域,都是坚决支持的,而且为中国出售先进武器、帮助中国研发核预警系统。但乌克兰也被俄罗斯视为固有领土和核心安全利益,如果中国不提供帮助的话会让俄罗斯感到失望。中国应该在关键时刻表态,才显得关系对等。

王盖盖:中立不可取,中国须对俄罗斯“一边倒”?

第三,中美关系不可逆转,美国打压中国将是长期趋势,且中美冲突尚未达到顶点。

因为拜登个人年龄太大,老年痴呆,和华尔街之间保持密切关系,不敢对中国过于蛮横,必须有所收敛?但他在美国是不得民心的,2020年凭借偶然机会才上台,政绩拙劣、团队腐败,而且各种高大上的口号得不到美国老百姓的支持。2024年拜登肯定会下台,之后美国会祭出各种大棒对付中国。相关文章太多了,不必赘述。

即使中国完全支持美国,仍然不会换取美国对中国核心利益的谅解。虽然中国暂时搁置台湾问题,避免中美冲突的升级。但台湾问题迟早要解决,美国不会允许中国统一,台湾问题关乎美国在亚太的霸权地位。即使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退缩,也不意味着在台湾问题上释放软弱信号。相反,美国会变本加厉对台湾提供军事援助,显示它保卫台湾现状的决心。

王盖盖:中立不可取,中国须对俄罗斯“一边倒”?

第四,一旦美国制裁俄罗斯,将会殃及中国企业,中国不应坐以待毙。

中国是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美国仅仅是俄罗斯第五大贸易伙伴。美国制裁俄罗斯,中国首当其冲。目前中国和俄罗斯有密切往来的企业中,估值在亿元以上的有300多家,不少是大型国企和央企。一旦美国进行极限制裁,这300家企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中国五大国有银行都和俄罗斯有业务往来。如果中国企业严格遵守美国的制裁要求,不仅中国会遭受经济损失,俄罗斯也会怨恨中国。即使中国现在不惹美国,2024年美国强硬派上台之后中国也会遭到同样的制裁。

美国可能会将俄罗斯踢出SWIFT金融体系之外,尽管目前据说欧洲反对这样做。无论如何,中国有必要和俄罗斯合作,在SWIFT之外开辟新的金融支付体系。这个难度确实很大、风险也很大。但考虑到未来中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迟早要遭到美国金融战的冲击,中国必须早点行动,“长痛不如短痛”。

王盖盖:中立不可取,中国须对俄罗斯“一边倒”?

第五,照顾欧洲利益没有用,中欧关系已经处于破裂前夜,中国要考虑新的对欧政策。

最近德国新政府已经改变对华政策,不再执行默克尔的友好政策。根据一份尚未公开的报告,德国新政府将中国界定为“体制性对手”。虽然欧洲和中国有密切的经济联系,但是欧洲人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显得非常顽固,甚至比美国人还要顽固,欧洲几乎没有领导人支持中国统一。中欧愈行愈远是无法逆转的,这是双方根本价值观的冲突,与乌克兰问题没有关系。

立陶宛不是一个孤立事件,欧洲国家已经展现了团结起来与中国死磕的决心,斯洛文尼亚、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国可能会效仿立陶宛。中国以前总是觉得通过经济手段可以阻止西方国家破坏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但是现在这已经很难了。欧洲国家一致要求在WTO提告中国。中国必须寻找政治方式,而不是继续诉诸经济方式。欧洲国家的官方智库甚至认为,只有对中国进行制裁,才可以有效阻止俄罗斯的行动。英国智库皇家联合三军研究所(RUSI)的研究院阿诺德(Aaron Arnold)周三(2月17日)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撰文建议,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那么应该遭受制裁的是中国。西方国家应该让俄罗斯明白,西方能够破坏来自北京的经济生命线。

王盖盖:中立不可取,中国须对俄罗斯“一边倒”?

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如果照顾欧洲利益,欧洲也不会感谢中国,他们感谢的是美国对中国施加了压力。中国与俄罗斯的密切配合,反而可以增加欧洲对中国的依赖,有求于中国。中国不应该回避而是应该积极介入乌克兰事务,欧洲才会看到中国的价值。当然,中国也应该区别对待欧洲和美国,对美国可以严厉谴责,对欧洲可以态度温和。

第六,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美国最终会放弃乌克兰,并且从欧洲退出。

美国民主党、共和党对乌克兰的态度,分歧比较明显。共和党里面的温和派、特朗普派,都不主张过分刺激俄罗斯。特朗普时期,曾经试图拉拢俄罗斯对付中国。拜登上台以后,宣布重回欧洲。但是拜登的政策得不到美国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中国现在只有支持俄罗斯,将来俄罗斯才会投桃报李。如果中国对俄罗斯支持不够,以后俄罗斯有可能也在中美冲突之中保持中立。

王盖盖:中立不可取,中国须对俄罗斯“一边倒”?

美国不会与俄罗斯长期打消耗战,最终会逐渐撤出欧洲,尽管这个进程将会持续很长时间。这是因为美国自身力量不足,要集中资源对付中国。拜登虽然照顾欧洲利益,但是他的支持率正在大幅下降。就长期趋势而言,俄罗斯将会逐渐控制乌克兰,或者吞并,或者扶植亲俄政府,何况普京已经明确宣布“乌克兰从来不是独立国家”。中国此时若不支持,将会失去机遇。

第七,目前的乌克兰政府对中国阳奉阴违,俄罗斯接收之后会有利于中国利益。

乌克兰虽然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但是亚努科维奇下台之后,它对中国经济价值越来越小。现在乌克兰政府已经完全投入西方怀抱,政客和寡头都是为外国服务。乌克兰表面上不惹中国,但是时刻受制于西方。西方不断阻止中国对乌克兰军工企业收购的努力,乌克兰政府基本上配合西方打压中国。现政府统治之下,中国不可能在那里进行战略性投资。俄罗斯虽然也警惕中国在乌克兰的经济力量,但是它希望效仿中亚模式“俄罗斯掌控政治,中国掌控经济”即可,未来回到亚努科维奇时代将会有利于中国利益。

王盖盖:中立不可取,中国须对俄罗斯“一边倒”?

最后,中国即使选择对俄“一边倒”,也要警惕俄罗斯。

俄国人历史上也曾分裂过中国的领土,而且手段和现在很像。但就今天而言,中俄之间并无根本性的分歧,最多只有地缘利益冲突。地缘矛盾是可以缓解的,根本利益矛盾则没有妥协的余地。中国帮助俄罗斯就是在帮助自己,不应该心存侥幸。

王盖盖:中立不可取,中国须对俄罗斯“一边倒”?

总之,如果中国现在保持中立,那结局一定是最坏的情况:俄、欧、美、乌,都对中国表示不满。如果中国支持俄罗斯,那么结局会好很多——中俄关系经受住考验,俄罗斯更加信任中国,欧洲会有求于中国,中国可以避免欧洲在核心利益问题上讹诈中国。至于中美关系,大势已定,不可挽回。乌克兰是小国,最终会被牺牲,政权不复存在,中国无能为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