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京奥运亏400亿,里约奥运亏133亿,北京冬奥用实力“打脸”!

2022开年最大的体育盛宴冬奥会已经落下帷幕,残奥会也即将开始,本次冬奥会遇到了春节假期,让众多体育迷过足了瘾,中国代表团也不负众望,传统强势项目上保持优势,弱势项目更是涌现出谷爱凌为代表的超新星,一举斩获9枚金牌,创造了大陆在冬奥会的最好成绩,也让冰雪运动普及开来,本身冬奥会相比夏季奥运会算是小众,不过这次的成功举办也让冬奥会的关注度和普及度越来越高,大陆作为东道主,在本次冬奥会可谓是做的很到位,各项环节都广受夸赞,如今已经圆满落幕,不过一些问题和话题,有摆在了眼前。

东京奥运亏400亿,里约奥运亏133亿,北京冬奥用实力“打脸”!

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冬奥会的营收问题了,毕竟有之前里约和东京的例子,奥运会的连年亏钱也是现在奥运会举办权很少有人去争取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这几年的疫情一定会影响门票以及旅游业的营收,那大陆的冬奥会是否能有不一样的结果呢?

东京奥运亏400亿,里约奥运亏133亿,北京冬奥用实力“打脸”!

其实分析明白奥运亏钱的原因,就能知道这件事的答案,首先我们从里约奥运会来看。2016年的里约据悉亏损20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大概是133亿,其中很大的原因是里约的场馆和很多设施在奥运之后闲置,导致前期的投入根本无法产生长期复利。

东京奥运亏400亿,里约奥运亏133亿,北京冬奥用实力“打脸”!

然后就是上一届东京奥运会,东京奥运会当时就受到了很多的吐槽,抛开开幕式上的节目,场馆的设施以及奥运村的设施都不完事,看似节省实则亏损,据说亏损达到了64亿美元,这个折合人民币高达400多亿,而且和里约有一样的问题,场馆的不完善以及一些设施的不完善,导致后期难以产生复利,看似前期投入少了,其实降低了投入的结果就是使用完之后无法再继续使用。

但是北京冬奥会则是用实力“打脸”,谁说奥运会一定亏钱,之前北京奥运会就没有亏钱,这次的冬奥更是吸取了上次的经验,做的更加完善和完美,虽然说这次和当时的环境不一样,有疫情等诸多客观因素影响,不过这次的北京冬奥会的前期其实也受到了北京奥运会的一些长尾效应的红利,最明显的就是场馆的改造再利用,在北京奥运会的一些场馆基础上进行改造,秉承了绿色共享的理念,也很好的减少了投资。

东京奥运亏400亿,里约奥运亏133亿,北京冬奥用实力“打脸”!

举办之初其实就已经定下了要节俭的目标,本次的冬奥会预算大概是39亿美元,其中一半是运营费用,另外一半则是必要的基础建设投资,比如冬奥村已经人力等方面的花销,那很多朋友就好奇了,这么高的投资,即便是真的节俭,在门票收入大大减少的基础上,真的能做到不亏损吗?

这要再来了解一下收入的项目,首先门票收入是会减少,但是转播的收入增加了,而且本届在家门口的奥运盛会,很多企业都参阅了赞助,据悉国内赞助6.6亿,海外1.6亿美元,已经还有品牌授权等等,甚至可以达到大概25亿的收入,这是目前的大概状况,那这么看来北京冬奥会还是亏损了,其实不是这样。

东京奥运亏400亿,里约奥运亏133亿,北京冬奥用实力“打脸”!

刚才说了这是截止到目前的数据,要知道大陆的场馆即便是进行了改造的投资,这笔投资是永久性的,大陆的场馆不会进行废弃,在今后将会进行长足的使用,而且还有爆火的吉祥物冰墩墩,冰墩墩直到现在依旧是不好买,这种现象在奥运史上也是第一次,然后就是其实投资的一些项目,比如京张高铁,即便没有冬奥会也势在必行,所以有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其实不只是冬奥会的投资,而交通的便利带来的营收将会在以后无限放大。

东京奥运亏400亿,里约奥运亏133亿,北京冬奥用实力“打脸”!

而且还有此次冬奥会对大陆冰雪项目的带动,有一些报道称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市场价值将在以后达到1500亿美元,上万亿的人民币,但是真的会如此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的是北京冬奥会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了大陆的实力,北京冬奥也将在奥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成为行业的标杆。

在冬奥会结束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很多运动员对北京的恋恋不舍,这其实就是对冬奥会最好的评价,虽然某些国家的代表队一直在挑刺,但是这届冬奥会办的好与不好,大家都看在眼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