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冬奥冬残奥“无缝衔接” 雪容融正式开始营业啦!

2月21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宣布正式成立,并公布代表团名单。本次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中国代表团将派出85名运动员参加包含轮椅冰壶、残奥冰球、残奥高山滑雪等在内的全部六个大项,这也是大陆参加冬残奥会以来,参赛规模最大、参赛项目最全的一次比赛。

据北京冬奥组委官网公布,包含国家冬季运动中心等场馆目前已经进入全面转换筹备工作,宣告着正式进入冬残奥周期。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国家体育场舞台中央由裸眼3D投射的“顶流”吉祥物冰墩墩吹散手中最后一片雪花,挥着手向镜头告别,这一幕戳中不少网友的泪点。结束最后一个“工作日”,观众想要再见到努力营业的冰墩墩可能并不容易。但随着冬残奥脚步接近,同伴雪容融也即将正式上线。

冬奥冬残奥“无缝衔接” 雪容融正式开始营业啦!

“您的雪容融突然出现”

马不停蹄,场馆转换“无缝衔接”

冬奥会正式闭幕并没有带走北京的冰雪运动氛围,相关冬残奥比赛场馆群早已进入紧锣密鼓的转换筹备中。根据北京冬残奥组委官网消息,在冬奥会开幕至冬残奥会开幕的近一个月时间内,场馆的转换工作在有序的规划下,将按照“三个阶段”分别展开,分别为转换筹备、重点转换和全面转换阶段。

考虑到相对特殊的项目设置和运动员身体情况,冬残奥会的雪上赛道相对平缓,因此专用赛道的打造和设计至关重要。除此之外,保障运动员出入场的无障碍设施、服务参赛团队和观众的引导标识转换也是本次筹备工作的重中之重。

无障碍坐席、无障碍检录口、轮椅和假肢维修间等已经在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国家体育场等多座残奥比赛场馆建设完毕,这些设施的建成在进一步保障冬残奥会顺利进行的同时,也为运动员带来了满满的温情与关怀。

冬奥冬残奥“无缝衔接” 雪容融正式开始营业啦!

位于国家体育场的无障碍坐席(图源冬残奥组委官网)

蓄势待发,“零零后”中国残奥代表队值得期待

与本届冬奥会诸多闪耀赛场的“新星”一样,中国残奥代表队也是“零零后”。2002年盐湖城冬奥赛场上,中国代表团共派出4名运动员,参加了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两个项目。初出茅庐,中国残奥代表队就取得了单项第六名的成绩。

此后的十六年时间里,中国残奥代表团的“晋级之路”则在一直被书写。从2010年温哥华冬残奥会,彭媛媛获得女子站姿5公里传统式越野滑雪第五名;2014年索契冬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队在半决赛中惜败加拿大获得第四名,虽然无缘领奖台,但也收获了中国队的历史最佳成绩。

四年前的平昌赛场,中国轮椅冰壶队在决赛中险胜挪威摘得金牌,成功实现了中国代表团在冬残奥会参赛历史中“零”的突破。首次站上领奖台便已经登顶,这也让接下来主场作战的年轻小将更具信心。

冬奥冬残奥“无缝衔接” 雪容融正式开始营业啦!

资料图:中国轮椅冰壶队在平昌冬残奥会赛场上

本次参赛的残奥代表团阵容中,超过80%的运动员都是首次参赛。战胜过平昌冬残奥会冠军,在高山滑雪大回转世界杯中夺得金牌的小将张梦秋、在今年残疾人单板滑雪世界杯赛获得LL2级坡面回转项目亚军的耿焱红等运动员,也将在“家门口”向自己的最好成绩发起冲击。

张家口、延庆及北京三个赛区的场馆团队正在争分夺秒,将残奥会的转换和衔接工作落到实处;“年轻的”中国冬残奥代表团经过整个周期的选拔、训练,站在家门口的赛场上同样蓄势待发。冬奥会闭幕,“双奥之城”已然实现了“三亿人上冰雪”的承诺,“两个奥运 同样精彩”诺言的兑现,近在眼前。

冬奥冬残奥“无缝衔接” 雪容融正式开始营业啦!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场馆团队正在进行转换工作。(图源冬残奥组委官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