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好雨知时节|新版HIFIMAN HM800继续撩拨心弦

去年四月,HIFIMAN正式发布极具战略意义的HYMALAYA DAC芯片,搭载该运放芯片的HIFIMAN机型也陆续上市。之前我们已经详细剖析了HM901R无损蓝牙播放器和BlueMini R2R蓝牙模块,而HIFIMAN HM800微型R2R DAC耳放更是收获了极高的关注度。当时我们就说,HM800并不特别昂贵,但它本身的市场价值和品牌端价值值得浓墨一书。

好雨知时节|新版HIFIMAN HM800继续撩拨心弦

实际上,4000元的价格对于这样一颗(对,我们用了“颗”这个单位)非常小巧且精致的R2R架构金属耳放,的确不贵。即便是搭配旗舰级的RE2000 PRO有源耳机(原旗舰级拓扑振膜耳塞RE2000的升级版)也才定位于“万元级别随身套装”。当时我们的评价是:若考虑到HM800所具备的自研DAC(且超小型化处理),其特立独行的市场意义和应用价值都非常可贵。

的确,HIFIMAN一直非常笃定自己的产品开发原则,“找准了目标用户的需求的好产品,总是不会面面俱到般尽善尽美,但我们对于一套完整的前后端系统的要求,就是在每个环节做的力所能及的极限。”加之边仿博士经常玩心大起,在如今“惟芯主义”盛行的时代搞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存在,完全就是情理之中的事——况且现在HIFIMAN有了自己的DAC芯片,那一份“充满底气的傲娇”自是难得。

好雨知时节|新版HIFIMAN HM800继续撩拨心弦

与同样“小身材大能量”的Bluemini R2R蓝牙模块不同,HM800所承载的是如今更加流行的“小尾巴”玩法——对了,HIFIMAN强调“HM800可不是小尾巴,我是耳塞的一部分”,这种从容自信当然是基于音质的自信,更是基于“制定新规”的自信。

现在已是2022年的春季,南方淅淅沥沥的小雨,在夜阑静处,配上独属于自我的音乐天地,情趣别致。而这新版HM800,自然恰如那“知时节”的“好雨”所营造的聆听悸动,撩拨心弦的能力不仅之于“当春乃发生”,更能“润物细无声”——按音频界某些大神的说法,这是境界。

笃定,这的确是一段传奇的开始

我们强调过很多次,对待“音乐倾听”这件事,在器材方面我们传统的认真的甚至“矫情”的态度是:挑前端(比如砖机或者耳放)素质、音源输出是数字方式还是模拟方式、挑线材素质,甚至连输出独立功放(如果有的话)的供电线路都挑剔得无以复加。但我们一直都说,如果并非资深机友,也不必真的在这些事情上过于纠结。轻便、易于驱动、可玩性强、兼容性好,这才是音乐体验的本质,“烧器材”背离初衷真的没意思。

好雨知时节|新版HIFIMAN HM800继续撩拨心弦

HIFIMAN在这个市场沉淀这么多年,一直都很清楚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当初我们就强调过,超微型R2R DAC耳放HM800是真的“很微型”。尤其是这新版HM800,作为目前市场上在售的最小尺寸R2R DAC耳放,三根手指拿捏之下,10g不到的重量(不算线材),这也是我们前文把它称为“颗”的原因。而正是这“颗”小玩意儿,会让手机的音乐回放体验产生颠覆性的进化。

去年的时候我们就说,作为“独立甲乙类全平衡放大器”,HM800的作用是为更广泛的手机应用群体提供高质量的“复原音频质感”,HIFIMAN需要它在听感和性能上都碾压普通“小尾巴”(或者D类耳放模块)。所以当时我们称HM800为“撩拨人心的小尾巴”,HIFIMAN的哥们儿还颇有微词,一直强调“我们不是小尾巴”,哈哈。

这种区别于传统“砖机爱好者”的存在,恰恰是如今HIFIMAN差异化市场竞争的具象表现。一方面,这种倾向纯粹发烧级体验的“助推器”被赋予了极致便携的元素;另一方面,更加开放地兼容各种后端,让传统后端继续发挥甚至超越本身的表现,也让此类物件能够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好雨知时节|新版HIFIMAN HM800继续撩拨心弦

我们知道,除了极少数有独立运放的手机,绝大多数手机对于音频的处理都是借助整体处理器平台算力来实现,虽然在普通用户耳朵里,效果并不差(渲染的味道很浓),但对于玩家来说,手机直推的底噪、声音寡淡,均衡性差等问题是不得不面对的。这些年,各种“小尾巴”(解码耳放线)的出现就是为了尽可能解决这问题,包括魅族在内的手机厂商也有自己品牌的相关产品推出。但很显然,R2R架构的DAC,让HM800成为完全不同的存在,可谓云泥之别。更重要的是,HM800不是单纯通过增加推力来实现音场营造的耳放,它的优势在于极力减少数码渲染味,让声音被还原为高品质音源应有的质感,并展现出更强的声音张力(特别是声场、高频动态、人声密度)。

另外就是功耗的问题。之前我们在报道HYMALAYA DAC的专题里已经说得很详细了,这里不用过多费墨。总之,这HYMALAYA DAC对比AK4499、ES9038甚至PCM1704之类,低功耗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而且这种优势是巨大和可感知的,属于碾压级的存在。实际上,过去我们用手机来自连耳放的话,要么就是推力与耗电同步,手机吃不消,要么就干脆推不动,空有一身本领。HM800得益于HYMALAYA DAC的低功耗,基本上能够实现常规解码耳放线的功耗水平,是目前一个决定性竞争优势。

作为新版本的存在,HM800最大的变化,除了输出功率加大,其实是接口方面更加丰富的设置。这次HIFIMAN给HM800准备了三种主流线材,基本上能够适配所有耳机——0.78mm插针、0.75mm插针、MMCX同轴。多说一句,HM800的输入接口是Type-C,可以兼容市面上的主流手机与播放器。

“春来好雨润物声”

在正式进入到听感部分之前,我们先给出答案——在主观听感上,新版HM800与之前的HM800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实际上,对于HM800而言,卓越的音质的确应该是一种基本素质。因此,为了更丰富地去体会产品在音质以外所能带来的愉悦,我们选择了几百元的较为普通的耳塞,而不是HIFIMAN RE2000 PRO那种尖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能更表现出HM800的素质,以及对前端的宽容度。

好雨知时节|新版HIFIMAN HM800继续撩拨心弦

听感体验环节,我们的音源端使用的是OPPO Find N手机,属于年度旗舰的范畴,但没有独立音频处理芯片,符合本篇需求。音源,为了更贴合实际场景和大众习惯,我们选择的QQ音乐里的会员高码率音频,各种类型都有涉及。

首先是古典音乐,不论各位之前是否有听古典音乐的兴趣,但凡有幸拥有、哪怕短暂拥有此种级别的产品,我都固执地认为一定应当去用心感受一下这一环节。新版HM800对古典音乐中最为明显的声音空间感有着相当出色的表现,即便是一个没有相关试听经验的听者,也很容易从中感受到音乐的舞台深度和广度,并且一定会非常惊讶——如此小的发音单元置于耳中,竟然会给人置身于远大于身处房间的宽敞空间的感觉。

要知道,这可绝对没有丝毫大众用户较为熟悉的各类3D音效所营造效果的虚假感。这其中,你尤其能够感受到大提琴音色的甜美,要知道由于相对而言乐队中的小提琴因为音色频率的缘故会更加“抓耳”,若是一副素质不够高的耳机,大提琴的这部分的表现通常是很容易被忽略掉的。

好雨知时节|新版HIFIMAN HM800继续撩拨心弦

进一步细细体会,HM800能把普通耳塞的高频延伸感营造出来,场放感也很到位。声音的细节保留属于那类比较容易给听者带来“空灵感”。也有一同试听的编辑认为,和那些动辄就需要一个强劲的推力的发烧级耳机最大的不同就是,既然HIFIMAN给HM800的定性是“强调随身性,在保持最大声音细节的前提下,尽自己最大可能地降低对于输出设备的要求”。

所以,在听传统摇滚音乐时,它一般不会像现代摇滚那样做过多的动态压缩,并不会猛烈得过分。我们试试周深的《与光同尘》(是SQ无损)(之前老版本HM800也是选择这首歌),通过手机输出可以听到更多一些难能可贵的高频细节。要知道,这种细节以往只有无损或者更高码率的文件才能表现出来,对手机的高频其实是不用指望的。所谓“春来好雨润无声”的境界,就是这样。

好雨知时节|新版HIFIMAN HM800继续撩拨心弦

当然,也是因为耳塞本身素质的原因,整体稍微缺少能量感。那些丰富且扩散性明显的弱音细节,让声音偏轻盈,举重若轻,有点类似静电耳机的错觉,但又不是特别真实。我的观点是,如果HM800配合千元以内的耳塞,柔和一些的素材更适合,能更多地表现唱片的细节与品质。

EF点评

与之前的版本一样,新版HIFIMAN HM800的内核因为没有变化,所以听音质感还是保留了原有风格。它本身的搭配宽容度非常大,便携性与美学设计达成了一种有序的平衡,基本上没有留遗憾。所以,它获得了日本VGP的两个年度大奖(尤其是VGP技术金奖颇有谈资),也是实至名归。

还是那句话,HM800对于音频的提升处理和频场营造,在R2R架构的HYMALAYA DAC加持下,根本不属于我们“津津乐道”的理由,因为那本身就是它应该实现的事情。从这个角度也再次说明,有自己的DAC是一件多么有竞争力和话语权的事,可以更加从容地对自有产品线进行配搭和定价。总之,HM800不掺杂数码味道的后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一种享受的过程。说得更朴实一点,新版HM800不挑手机(音源)不挑耳塞,它们自己就能完成“随身音乐厅”的使命,这在老版本的HM800上就已经实现了。更丰富的“细节进化”是新版HM800的核心意义。

再次强调,HM800与Bluemini R2R一样,对未来个人随身音乐体验的硬件发展趋势会有深远的影响。比如,它把R2R微型化架构的所有优势都诠释得很完美,让前不久颇受欢迎的解码耳放线相形见绌(当然了,前者的价格要高得多,如果各位非要强调“一分钱一分货”那肯定是没错的,但我们的结论是基于纯粹体验质感和高阶获知感来得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