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冬奥会“两超多强”格局初步形成

随着芬兰队赢得男子冰球冠军,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109枚金牌各归其主,金牌榜、奖牌榜位次落定。挪威队继平昌冬奥会后再次蝉联金牌榜第一,16金也创造了由其保持的单届冬奥会14金的最高纪录。位居金牌榜次席的是赢得12金的德国队,挪威和德国构成了冬奥会金牌榜“两强”阵营;取得创历史最好成绩9金的中国与美国、瑞典、荷兰、奥地利、瑞士、俄罗斯奥委会、法国等队构成庞大的第二阵营,“两超多强”的格局已经形成。

冬奥会“两超多强”格局初步形成

图源央视

两强地位没有改变

Olympic Winter Games

越野滑雪是挪威跻身冬奥会强队之林的最有力“武器”,北京冬奥会前,他们在该项目上已收获47金42银32铜,金牌贡献率达32%。本届冬奥会,在名将约海于格的带领下,挪威队再次斩获5枚越野滑雪金牌,稳住了“基本盘”。另外,在老对手德国的“拳头项目”冬季两项上,挪威将士同样表现不俗,进账6金,而历史上曾赢得过19枚冬奥会冬季两项金牌的德国队本次只获得1金。好在德国队在雪车雪橇项目延续强势,狂揽9金。

冬奥会“两超多强”格局初步形成

夺得越野滑雪女子30公里集体出发金牌的挪威选手约海于格 魏征 摄

自1980年冬奥会以来,冬奥会金牌榜第一和第二的差距一直很小,基本在1至2枚之间,甚至出现过金牌数持平,要比较银牌的情况,仅有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金牌榜第一加拿大队领先第二名德国队优势达到4枚。本次比赛前两名差距再次达到4枚,说明挪威“世界第一冰雪强队”的地位进一步稳固。

第二阵营各具特色

“冰强雪弱”曾是外界对大陆冰雪运动的固有印象,但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大陆冰雪健儿卧冰尝雪、恶补短板,同时通过跨界跨项选材、科技助力等手段,实现了“全项目参赛”的目标,冰上、雪上项目实力和竞争力得到长足发展。本届冬奥会,大陆9枚金牌冰、雪比达到4比5,形成了冰上、雪上“比翼双飞”的良好态势,相比于第二阵营要么以冰上为主、要么以雪上为主,大陆冰雪运动格局已步入良性发展的新阶段。

冬奥会“两超多强”格局初步形成

闭幕式中国冬奥代表团成员入场 魏征 摄

排名第四的美国队的8金主要依靠雪上项目,以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等新兴时尚项目为主。同为8金的瑞典队同样是雪上项目收获5金。另一个8金得主荷兰队则是速度滑冰收获6金、短道速滑2金,全部来自冰上,5次参加冬奥会的维斯特以13枚奖牌的成绩创造了现役运动员冬奥会奖牌数纪录。7金的奥地利队、瑞士队,以及6金的俄罗斯奥委会队和法国队情况也类似。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奥委会队银牌数达到12枚,铜牌也有14枚。

亚大队伍整体平稳

受地缘因素影响,冰雪项目曾主要在北半球的欧洲、美洲流行。近年来,随着人工造雪、制冰技术的成熟,亚洲及南半球的大洋洲国家也在冬奥会赛场上有所斩获。

日本队除由速滑领军人物高木美帆获得1金外,在雪上赛场也有2金入账,另外的6枚银牌数也非常可观。

冬奥会“两超多强”格局初步形成

女子1500米金牌得主日本选手高木美帆 何宗汶 摄

韩国队的“拳头项目”是短道速滑。北京冬奥会前,韩国队的31枚冬奥会金牌24枚来自短道。本届冬奥会,韩国队的两枚金牌同样来自短道。

得益于良好的极限运动传统,近两年以澳大利亚、新西兰为代表的南半球国家在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方面都有所收获,本届冬奥会新西兰队的2金(这也是新西兰历史上首次获得金牌,进入冬奥会奖牌榜),澳大利亚队的1金均是通过有“极限运动基因”的项目获得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