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79年我军炊事班为掩护主力撤退遭越军猛攻,激战7小时创造奇迹

作者:每日一段历史

一、越军的“三路追击”成了“三路送死”

1979年3月6日,进入越南国境执行对越自卫反击战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开始分批陆续撤军回国。

越南军队在半个多月的战争中损兵折将,弃城失地,这让自诩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南当局在全世界面前丢尽了脸面。

在发现解放军开始撤军之后,越南军方高层以为这是一次挽回颜面的良机,便聚拢了残兵败将,沿着我军撤回的路线进行“追击”,企图乘我军防备不周再“捞一把”,搞出点所谓的战果,多少给自己被打肿的脸贴点金。

广西方向的我军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采取交替掩护的办法,从谅山和高平两个战场逐步撤回国内,一面回撤,一面做好对残余越军和敌民兵的清剿工作,确保大军撤退安全。

在禄平方向的越军见我军撤离,便叫嚣着“收复失地”,同时猖狂地冲了过来。3月8日,越军338师一部重新进入禄平县城。

就在十几天前,禄平的守军被我43军127师强有力的进攻打得土崩瓦解,127师师长张万年进入禄平县城时,见满街贴的都是“消灭127,活捉张万年”的标语,不禁哈哈大笑。

而此刻,敌军指挥官见城里已经空无一人,被我军打得飞到九霄云外的那点自信心不知从哪里又冒了出来。

1979年我军炊事班为掩护主力撤退遭越军猛攻,激战7小时创造奇迹

时任127师师长张万年在自卫反击战前线

他召集了手下那些败残人马,命令他们以支马公路为轴线,分左中右三路展开,打算紧追我127师后撤部队,乘机打偷袭。

这个338师下属的460团就是半个月前偷袭我广西边境板烂村,一度深入大陆境内4公里的那支越军。该敌于2月23日入境,25日即被我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民兵打得屁滚尿流逃回越境。

后来,这支敌人又在边境地区与我148师442团交战,其据守的542高地被我攻克,折兵300多人。

但猖狂的敌人永远不会吸取教训,越是打得狠,越像疯狗一样窜上来想咬人。3月8日,1个连的越军窜至奇穷河以北的390高地,开始向禄平城里的敌指挥部汇报“我现在处境安全,进攻的准备已经做好!”

他们知道390高地上此时还有我379团所剩不多的部队,便想打个胜仗向主子表功。

张万年师长根据谍知的敌情,知道越军不甘心失败,还想和我军较量一番,遂命令379团、381团分别在支马公路两侧的390高地、班坑阵地展开,准备迎头痛击追来的越军。

由于我军准备充分,3月9日越军冒冒失失地向我390高地发起冲锋时,遭到我早就埋伏好的火力猛烈射击,两次正面冲锋和一次迂回均被打垮,伤亡100多人却寸土未得。

另外两个连的越军自作聪明,打算伪装成我军混入我队列中再发起突然袭击,这帮兔崽子竟然在晚上9点多,唱着《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大摇大摆地在支马公路上前进。

1979年我军炊事班为掩护主力撤退遭越军猛攻,激战7小时创造奇迹

越南军队

从1950年代开始,新中国连续多年援助越南开展抗法和抗美战争,当年两国还是“好兄弟”、“好战友”,因此越南军中会唱中国革命歌曲的人不少。

但这次我军撤退是机密行动,哪有大晚上唱歌自己暴露目标的?这分明就是猪鼻子栽蒜—装象!

显然这支越军是聪明得过了头,我379团8连指挥员紧急协商后,决定将计就计,放敌人进入我伏击圈后再打。

果然,走在前面的敌人毫无防备地进入伏击圈后立即遭到我军各种火器突袭,被打得溃不成军,到了10日拂晓,最后藏在稻田里的敌人全部被歼灭,而我军无一牺牲。

另一支越军在进至班口、坤通地区之后,也遭到我381团主力的合围,被击毙200余人,几乎全军覆没。

至此,敌338师策划的、妄图打乱我撤军节奏,乘机浑水摸鱼的“三路追击”遭到我127师坚决凶狠的回击而彻底破产了。

二、炊事班也不是好惹的!

3月10日,43军127师撤至390高地以北地区,根据军下达的交替掩护的任务,我128师383团奉命在612、421高地布防,掩护军主力北撤。

此时383团北侧的382团已经开始撤离,383团成为全军最靠南的部队,肩负起最重要的殿后任务。

敌338师在3月9日-10日的作战中遭到我军沉重打击,但由于该师位置靠前,在上级的严令下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向北跟踪我军。

1979年我军炊事班为掩护主力撤退遭越军猛攻,激战7小时创造奇迹

我军机枪向敌开火

实际上从2月17日开始,该师先是在禄平以西地区被我127师堵截,随后又与我148师交手,然后再遭127师血洗,全师建制已经是支离破碎,能够作战的部队不到满员时的一半。

敌460团的剩余兵力于3月11日抵达612高地附近地区,这个团由于是入侵到中国境内的越军唯一部队,所以尽管付出了一个营被打残的巨大代价,但还是被吹捧成了“英雄团”。

戴着这样的高帽,敌团长虽然对部队剩下堪用的战力心知肚明,但也只能下令对612高地发起冲击。

612高地居高临下,两个山脚正好延伸到支马公路边上,从高地上架起迫击炮可以直接打击公路上通过的越军,所以338师要想继续追击我军,612高地这一关是非过不可。

11日下午,越军沿禄平—支马公路前进,而据守612高地的我383团3营指战员已经利用白天的时间巩固了原先越军留下的防御工事,枕戈待旦。

夜幕降临后,越军炮兵突然开始对我612高地实施火力准备,同时越军在山脚下不远处的龙头村开始集结,并有运兵汽车频繁活动。

由于我军观测人员及时预警,3营战士早就提前躲进了工事,越军的轰击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战果,反而是我团属迫击炮连对龙头村的越军汽车进行轰击,炸毁敌汽车两辆。

这一轮试探性的炮火互击之后,敌460团应该是估计到我在612高地上防御的兵力不强,便于晚上8点50分左右,以1个排的兵力发起试探性攻击。

其实,他们早在向612阵地东北侧后方迂回时就被我军发现了,看到那一个个黑黝黝的身影摸了上来,战士们的手指扣上了扳机,但连长示意大家稳住:在狗X的还没有靠近之前,不打!

3营9连的战士们,屏息静气地卧在战壕里,等待着越军鬼祟的人影靠近,就在敌人接近到我防线30米左右时,2个班以轻机枪、手榴弹当头痛击,另一个班用火焰喷射器突然封锁敌退路。

1979年我军炊事班为掩护主力撤退遭越军猛攻,激战7小时创造奇迹

自卫反击战期间我军的火焰喷射器

火焰喷射器的火光把山坳照得透亮,越军猝不及防,不到30分钟即被我击溃,遗尸20多具。

不甘心失败的敌人又接连从高地侧后方向我阵地发动冲击,并使用了75mm无后坐力炮、迫击炮和火箭筒,惨烈的厮杀从傍晚开始直到半夜,整整持续了7个小时,越军陈尸120多具,伤者倍于此数,而我9连仅有4人轻伤,无人牺牲。

进攻9连的战斗中越军一个营几乎被打残,士气大挫,位于612高地主峰殿后的383团9连1排见敌人的进攻已被击溃,一时不敢再来进攻,便主动撤出阵地,向大陆境内转移。

此时,612高地上还剩下383团3营7连的一个炊事班,他们的身前是大约一个营的数百名敌人,身后是祖国的土地和正在撤离的战友。

为了祖国的尊严和战友的安全,他们决心坚持到最后一刻。

炊事班的战斗是从11日晚上7点多开始的,当时,7连把3个排从612高地的东南山腿到主峰一字排开,炊事班负责防守的区域是东南山腿靠北的山坡。

炊事班一共11名战士:班长黄玉盛、副班长刘建华、司务长管国清、战士侯振元、黎雪钢、侯保平、李合福、崔旭成、李建标、陈全国、王幸福。

越军深知解放军安排在前面的都是不好惹的“硬茬”,所以在连续吃瘪几次之后索性直接采用迂回战术,直接绕到后山腰打算找个“软柿子”捏。

为了攻破我军防线,给上级一个交代,此次敌人押上血本,首次进攻就派出了一个加强连,足有150多号人。他们进攻的阵地正好就是我炊事班所在的区域。在敌人的如意算盘中,如果能够突破解放军的阵地,就可以把7连的阵型拦腰切断,然后各个击破。

他们攻击的地点就在7连指挥所的背后。7连长听到后山突然响起密集的枪声,立即意识到敌人的图谋十分凶险,如果越军计划得逞,7连很可能全军覆没。

炊事班缺少机枪和手榴弹,顶的时间长了很可能吃亏,但此刻连长手上已经无兵可用,只能命令3排长带着7班副班长黄吴荣和两名机枪手去炊事班的阵地支援。

1979年我军炊事班为掩护主力撤退遭越军猛攻,激战7小时创造奇迹

自卫反击战期间的我军炊事班

就在四人向后山运动途中,他们被一发越军的迫击炮弹击中,两名机枪手不幸牺牲,排长腿部也被弹片击中无法行动。只剩下黄吴荣没有受伤,他本能地想要去给排长包扎,但排长对他说:快上,保住阵地要紧!

后来,军医从3排长的腿上拆出了6块大小不一的弹片。

黄吴荣远远地看到炊事班的阵地上硝烟弥漫,不知战友们安危存亡如何,心中十分焦急。

眼看战壕近在眼前,他敏捷地一猫腰冲进战壕,遇到了在这里指挥的7连指导员蔡宁。让他惊喜的是,炊事班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仅靠着7支步枪打退了敌人的冲击,自身无一伤亡!

他向指导员报告了排长和战友伤亡的经过,并接到了新的任务:控制距离炊事班所在区域的一道百来米长的交通壕,负责配合他的是炊事班战士黎雪钢。

指导员告诉黄吴荣的消息令他心中一沉:根据敌人的炮火强度来看,山下的越军起码有一个团的编制!

说真的,这段交通壕很难防守,因为交通壕30米外是密密匝匝的灌木丛和草丛,别说是半夜了,就算白天都不一定能看清楚,等黄吴荣他们看清越军时,就意味着敌人已经距离自己30米。

在这个距离上,别说开枪,就算是敌人投掷手榴弹也十分危险。

但黄吴荣和新战士小黎二人毫不畏惧:在30米的距离射击差不多是必中的,如果越寇胆敢露头,他们开枪打死一个是一个,打死两个赚一个,就算二人牺牲,那也对得起人民,对得起祖国!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黄吴荣他们刚刚进入交通壕时,越军已经摸上来了!暗淡的月光下,黄吴荣瞥见身后有两个人影。

不好,那是敌人!可巧越军眼前也是一片漆黑,压根没发现战壕里的两个大活人,黄吴荣本能地举起“56半”就是一梭子,直接撂倒了那两个敌兵。

后面的越军听见枪声响起如梦初醒般一齐举枪,漫无目的地射击,枪口射出的道道火光反倒暴露了他们的位置。

二人迅速向敌兵扎堆的地方投出几枚手榴弹,“轰轰”的巨响声中夹杂着敌人的鬼哭狼嚎,越军上来得突然,但二人出现得更突然,而且敌人也一下子搞不清战壕里到底有多少解放军,还以为中了埋伏,在丢下十几具尸体之后慌忙退了下去。

1979年我军炊事班为掩护主力撤退遭越军猛攻,激战7小时创造奇迹

当年我军的炊事员也是能上战场的硬汉

就算这样,还是有几个越军已经冲过了交通壕,但指导员和班长指挥下的炊事班没有放过这些漏网之鱼,在身后噼里啪啦密如爆豆般的一阵枪响之后,夜幕终于又回归沉寂。

黄吴荣和黎雪钢知道,冲过去的敌人已经被班长他们给收拾了。

晚上9点半,消停了一会的越军再次向交通壕扑来,他们一边往上冲,一边胡乱放枪,打得交通壕边上尘土飞扬。

但二人沉住气静静地趴在战壕边上,连帽檐上可能会反光的红五星也被他们压住,这样就不会暴露目标了。

随着敌人进入30米射程,二人的步枪开火了,当场又打倒了几个敌人,但二人枪口发射的火光也吸引了敌人的火力,原来越军在队伍后面悄悄地架起了轻机枪,顿时一串串的子弹朝二人扫来,打得他们几乎抬不起头。

但机枪是死的,人是活的,黄吴荣不声不响地在交通壕里穿行了十几米,从另一个敌人意想不到的位置探出头来。

那挺机枪还在朝他们原来的位置猛扫不已,黄吴荣老实不客气地瞅准目标扔出一颗手榴弹,直接送两个机枪手回了老家。

机枪被炸令敌人气势大沮,他们不敢再以密集队形逼近,而是分散开来,狡诈地利用树木和草丛隐蔽身形。

他们一边蠕动爬行,一边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喊话给自己壮胆:“你们被包围了,快投降吧,缴枪不杀!”

这话留着给狗X的自己听吧!黄吴荣、黎雪钢咬紧牙关,与越军展开对射。这时,战壕里又冲进来一个人,二人吓了一跳,只听那人开口说道:我是小李!

原来是后面的指导员见前面打得不可开交,担心二人顶不住,又派了李合福带了一百多发子弹前来支援。

1979年我军炊事班为掩护主力撤退遭越军猛攻,激战7小时创造奇迹

夜战的照片几乎没有,但当时炊事班的状态应该就是这样的

他们得到增援信心更强,自此黄、黎专心射击,李合福专门负责压子弹递弹夹,他们射出的子弹像铁扫帚一样,在敌人藏身的地方扫来扫去,敌人再一次被打退了,但三人的子弹也所剩无几。

这时已经是半夜12点,从7点多到现在,他们已经连续打垮了敌人4次进攻,612高地后山坡上爆发的激战使越军团长深信我军阻击部队的主力在后山,索性放弃其他山头不打,把一个营全派了上来,誓要拿下后山高地。

根据营长的命令,9连已经转移,7连也开始后撤,但炊事班却被堵在后山撤不下来,大家心想:既然撤不下来,那就索性再多打一会,掩护主力安全撤退!

这时612高地附近的几个山头都被敌人占领,越军架起了迫击炮向炊事班所在阵地不断射击,情况十分危急。

交通壕里,黄吴荣、黎雪钢、李合福三人碰头清点了一下剩余的弹药:子弹只有四十几发了,手榴弹更只剩一枚,他们虽然设法收集了一些石头,但估计敌人再上来时靠石头砸不顶事。

这可怎么办?他们并不怕牺牲,但弹尽粮绝的滋味可真不好受啊。

三、为了祖国和人民!

黄吴荣毕竟是经验相对丰富,他对黎雪钢说:能不能想办法从敌人身上搞一些?我和小李给你打掩护!

是啊,那些死掉的越寇可都带着枪呢,而且,他们好多人的枪还是当年我们中国支援的,别说枪支了,连子弹都是一模一样。

黄吴荣、李合福二人的枪在背后撑腰,黎雪钢悄悄地爬出战壕,老实不客气地从敌人的尸体上搜刮了一批子弹、手榴弹,还有军用干粮,反正当年送给白眼狼的东西现在不拿白不拿。

1979年我军炊事班为掩护主力撤退遭越军猛攻,激战7小时创造奇迹

当时越军大量装备系中国援助

就在三人在前面硬顶浴血奋战的同时,在后方的炊事班也打掉了敌人从高地正面发起的3次冲锋。

就是这么一个班的战士竟然打出了一个连的架势,把敌人的主力死死拖住在后山,7连其他战友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撤下去了。

而炊事班却差不多承受了敌人一个团的火力,亏得越军338师这个团在之前和解放军交战过程被打得只剩下半条命,打过来的炮火虽然猛烈,但不能持久,打了几分钟就消停了。

不得不说越军之前修筑612高地时是花了大力气的,炊事班紧急躲进防炮洞之后,敌人一口气像下雹子一样打过来几百发炮弹,却只是把所有人炸了一身的土,大伙都安然无恙。

随后越军2个排发起第8次进攻,我方毫不相让以串串子弹回敬,在混战中不知是哪个不长眼的越军炮手打过来一发炮弹,炸在自己人队形里,当场血肉横飞,敌人躺下了一片。

这下敌人怕误伤不敢再冲,转头躲回了山脚下的树丛,指导员连忙让第一道战壕里的三个人回来。

指导员和大家交了底:打了6个小时,炊事班弹药将尽,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撤恐怕就没有机会了,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他决定全班立即撤出阵地。

这时,黄吴荣开口说道:我是共产党员,我留下来掩护大家。

之前是炊事班掩护了全营主力撤退,现在黄吴荣一个人要掩护全班撤退!但他一人面对几百越军恐怕是凶多吉少。

但战场上是容不得半分迟疑的,推让只会错失良机。指导员没有迟疑:给你多留一支冲锋枪和5颗手榴弹,打一会就撤,不要恋战!

1979年我军炊事班为掩护主力撤退遭越军猛攻,激战7小时创造奇迹

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使用56式冲锋枪射击

现在612高地上只剩下黄吴荣一个人了,但他毫不畏惧,如果怕当时就不会提出来给大家断后。

距离他藏身之处几十米远的那群豺狼一般的敌人,稍不留神就会把自己撕得粉碎。而黄吴荣已经全然把自己的生死置于度外,只要值得,死没有什么好怕的。

我们现在确实无法想象,是什么样的力量可以让一个人“虽千万人吾往矣”,即使面对成千成万的敌人依然面不改色地上去迎战。

在古代,那可能是“忠孝节义”,在新中国,那种力量就是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为了祖国和人民,就算是粉身碎骨他也在所不惜!

连续冲了8次都被打崩,伤亡上百人,此刻越军也已经疲惫不堪,他们在有气无力的炮火掩护下,再一次哆哆嗦嗦地向山上冲来。

黄吴荣蹲在战壕里,盘算着敌人的距离,当他差不多能听到越军的胶鞋踩在碎石上的声音时,他猛地直起身,冲锋枪“哒哒哒”地喷出火舌。

其实越军此时已经认定解放军全部撤走了,本想着占领一个空无一人的高地也能报功,没想到黄吴荣这个孤胆英雄还要他们多交代几条性命在这里。

子弹穿过人体蓬起片片血雾,好像炸了群的鸭子,敌人惊恐万状地四散逃窜,黄吴荣就借着对方暂时的混乱和惊慌,从战壕边上猛地一滚,飞快地冲下了后山。

1979年我军炊事班为掩护主力撤退遭越军猛攻,激战7小时创造奇迹

广州军区给黄吴荣颁发的喜报

3月12日凌晨3点,越军338师的后续部队登上612高地时,只得到了满地自己人的尸体和垂死挣扎的伤员,月光下其凄惨景象令人不寒而栗。

朝阳升起,中越边境的爱店小镇上,7连的战友们人人翘首南望,他们等到了指导员和炊事班的11位勇士,但一颗心却依然高悬不下。

突然,人群中猛地欢呼声响起,那是他们看到了浑身披着金色霞光,脸上带着骄傲笑容的英雄归来。

从3月11日晚上到12日凌晨,在7个多小时的生死相搏中7连炊事班共毙敌70多人,其中黄吴荣个人毙敌30多人,炊事班自身无一伤亡。

战斗结束后,炊事班被广州军区授予集体一等功及“英雄炊事班”荣誉称号,黄吴荣获中央军委授个人一等功及“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86年11月,为响应大裁军的号召黄吴荣转业到地方,他回到家乡汕头市,在潮南派出所当了一位民警,但国家和人民不会忘记这位英雄,他先后被选为潮阳区第四届政协委员,潮阳市第一届政协委员。

2017年对越自卫反击战38周年之际,黄吴荣与战友们在宁波象山欢聚一堂,他精神抖擞,不减当年。

2020年,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潮阳区相关领导同志还专门到黄吴荣家慰问英雄,调研退役军人服务需求。

43年前在那场正义战争中誓死捍卫祖国和同胞的解放军指战员们,你们永远是人民的英雄!

1979年我军炊事班为掩护主力撤退遭越军猛攻,激战7小时创造奇迹

黄吴荣(前排左二)与612高地阻击战战友在宁波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