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下雪天,注意这些小细节保障出行安全

今天清晨,元谋坝子的初雪悄然而至。

雪景虽美,路上却滑。

雪天出行,如何预防滑倒?

一旦滑倒,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为大家准备了“防摔秘籍”+“处理技巧”,

赶快收藏吧!

远离滑倒,记住“防摔秘籍”

1.时刻保持警惕

下雪天,户外有很多地方都是比较湿滑,容易滑倒的,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心。尤其是很多路面虽然没有积雪覆盖,但是结了薄薄的一层冰。这种情况是最容易被忽视,也是最容易引起滑倒的。

2. 合适的着装

雪天出行,要佩戴手套,穿保暖的衣服;裤子不可过长以免踩到裤脚发生跌倒;袜子合脚,不穿滑脚的丝袜;鞋带要系紧并且鞋带不可过长以免踩到鞋带跌倒;挑选合适的防滑鞋子。

3.不要仓促赶路,放慢走路速度

在下雪天出行时最好预留更多的时间。每一步都要踩实,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走路才不会滑倒,尤其是碰到不平的路面更是要放慢步伐。

4.在下雪天出行要留意药物影响

服用药物也可能增加滑倒风险。有研究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大于30%,其中因用药等相关因素发生跌倒占比10%以上,常见比如镇静催眠药、降压药、降糖药等。建议上述相关人群,按照医生指导用药及安排合适出行时间。

5.尽量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行走

在下雪天,由于光线不足通常很容易忽视在黑暗中的未知物体,也增加了滑倒的可能性,因此要尽可能保证出行环境的光线充足,尽量避免在黑夜中出行,必要时可以配备手电筒。另外,要保证视力的正常,定期检查视力,如果需要随时佩戴眼镜。

6.随身携带手机

应随身携带手机,一旦不慎滑倒,周围如果没有其他人能帮忙,可以立即打电话请求支援。

7.配备辅助器械

使用辅助器械,比如拄拐杖或者使用助行器,这个对于中老年人尤其重要。

8.酒后尽量不出门

在下雪天,饮酒后最好不要出门,如果要出行那么尽量不要饮酒。这是因为酒后会影响身体的平衡功能,会出现走路不稳,尤其是在路面湿滑的区域会增加滑倒的可能性。

下雪天,注意这些小细节保障出行安全

路滑不慎摔倒,学会正确处理

下雪天,骨科门诊经常碰到滑倒受伤的人前来就诊。据统计,在滑倒受伤的患者中,以50岁以上中老年人居多。轻者造成软组织损伤,重者导致骨折。常见的有以下部位容易骨折,滑倒后手撑地导致腕部疼痛肿胀,往往是桡骨远端骨折,肩部疼痛往往是肱骨近端骨折。

滑倒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对于中老人来说这是最要命的姿势,容易导致腰椎和髋关节周围骨折。那么,雪天出行,如果不慎滑倒应该怎么做呢?

1.如果滑倒不可避免,那么在着地的瞬间尽量顺势滑或者翻滚,这其实可以起到卸力的作用,有点类似于太极里的以柔克刚。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篮球比赛中,球员从空中失去平衡摔倒在地面时,总会顺势一滑也是这个道理。就是将身体撞击地面的力量转化为滑动的力量,从而避免严重的受伤。

2.滑倒后,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感觉身体某个部位有剧烈疼痛感,那么往往提示有骨折的可能,不要立即站起来,这样可以避免造成进一步损伤。可以先稍躺片刻,评估一下身体的感觉,同时寻求周围人群的帮助或者打电话寻求医疗援助,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除了滑倒时做好正确处理,日常也可以通过多运动,提升“防滑倒能力”。

1.保持骨骼健康,防治骨质疏松

尤其对于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男性,注意每日摄入足量的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有充足的维生素D才能促进肠道的钙吸收,而多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骨质疏松患者滑倒后骨折的概率要远远高于正常人。

2.长期运动锻炼,提高防滑倒能力

坚持科学运动,能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肌力,降低滑倒风险。一般来说,锻炼可分为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平衡训练、拉伸训练四大方面。四大方面均要兼顾。推荐规律的身体负重锻炼(比如跑步,各种球类运动等)。一周锻炼五天。每天锻炼30分钟~60分钟。

下雪天,注意这些小细节保障出行安全

雪天驾车 这些一定要注意

行车准备篇

1

除冰有技巧

如果停车时车上已经堆满了雪花(像这样 ),一定不能用热水浇,因为这样极易损毁玻璃。

下雪天,注意这些小细节保障出行安全

第一招:着车后要先将车身上的浮雪掸干净,等待发动机和水温都开始上升后,再开启空调。有前后风挡电加热功能的车辆也要注意,不要在车子内外差过大的时候直接开启电加热功能,虽然风挡玻璃都是防爆的,但也有爆裂的可能,特别是贴有前后风挡膜的车子,还有可能造成车窗膜的损坏。待车辆预热后,再开启车上的风挡加热功能,在车身和玻璃上的冰碴逐渐融化后再开始除冰的工作,这时就能事半功倍了。

想要快速除冰的车主可以选择第二招:喷雾除冰雪剂,这种喷剂是专为结冰的车窗和雨刮器解冻的高速防冰喷洒浓缩液,不损伤车身表面,可轻易地除去冰雪,可防止再次结冰和弄脏,而且很容易买到。

2

车顶和后风挡的清洁同样重要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车主都只注重于前风挡玻璃的清洁,把前风挡弄干净就急着开车上路,而后风挡和车顶的冰雪就不管了,其实这样是很危险的,行驶中后风挡积雪会阻碍观察车后的路况,而且在并线或转弯时飞落的冰雪会影响其他驾驶人的安全。

3

雨刷玻璃水要注意

雪天行车前还应检查雨刷和玻璃水是否正常。车顶的雪在溶化后会从前风挡流下来,需要用雨刷刷干净。而在泥泞路上行驶,前车甩起来的泥点会溅到前风挡,这时就需要喷玻璃水清洗后再用雨刷刷干净才能保持前方视线的清晰。

4

调节胎压,增大摩擦力

必要时,可将轮胎放掉一些气,增大汽车与冰滑路面的接触面积,增强轮胎附着力。在停车时,为防轮胎冻结于地面,最好在车轮下铺垫沙石、柴草、木板等物。若必须在坡道上停车,应挂挡、拉紧手刹,并在车轮下填塞轮胎支垫、石块等,以防汽车溜坡。

上路行驶篇

擦鞋

首先,上车后要先清除一下鞋上的积雪,由于雪水会使鞋底变的湿滑,如果踩油门或刹车踏板时脚下打滑会很危险,即使不发生事故,也会让驾驶者受到惊吓而影响驾车心情。

“慢!”

下雪天,注意这些小细节保障出行安全

在雪天行车,关键的就是要“慢”。因为雪天不可预测的因素有很多,在雪天行车,车子容易打转或打滑,发生车祸的概率大增。

必须与前车保持比平时多一倍的距离,保持低速行驶。发现前车减速时要马上收油,并将脚放在刹车踏板上准备刹车。手动挡的车型要尽量避免使用1挡,尽量选用2挡起步以避免车轮打滑。自动挡车型,特别是后驱车,一定要选择SNOW(雪地)模式来行驶,刹车和油门的使用也要轻,以避免车辆侧滑的发生。行车并线时要先通过后视镜观察好目标车道的情况,在保证安全距离的情况下,打转向灯示意,确认后方无危险后再并线。

避开路边阴湿路段

行车及停车时避开阴湿有积水处,一般情况下,阴暗潮湿的地方、立交桥下及隧道洞口等处都易结冰,当行驶到该地段时,尽量行驶在前车留下的车辙中,不要靠路边驾驶。

车窗除雾

寒冷天气上路时,车窗由于内外温差过大很容易结雾,如果车辆有风挡加热功能的话尽量全打开,另外可以开启空调的除雾挡来防止车窗结雾。保持车内视野清晰的同时也要注意车外的左右后视镜,最好准备一块擦车用的麂皮或吸水性好的棉布,在停车的时候随时将后视镜擦干净,但切忌边走边擦!

5

车辆打滑不要慌张

车辆打滑时千万不要慌张,方向盘要顺着打滑方向轻轻地转,待车辆回正后,再轻轻地踩刹车,直到整个情况完全控制住。

下雪天,注意这些小细节保障出行安全

千万不要急刹车!!

不带ABS与车身稳定系统手动档车辆在踩刹车时要“一松、一踩”地进行连环式点刹。装配有ABS刹车系统与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的车辆在踩刹车时必须一次踩到底,同时控制好方向盘,用“点刹”的方法是不能让系统发挥作用的,反而易发生危险。

6

应付坡道冷静对待

在雪地爬坡时危险性极高,强烈建议后驱车不要爬坡上桥 !如果遇到后驱车以及其它爬坡车辆,必须与前车保持比平时多一倍的距离。

下坡时,必须利用发动机减速的原理配合制动,切勿一直靠刹车制动。如果起步失败,要立即拉手刹,借助手刹再次起步。

停车篇

预防车玻璃结冰

想要避免一大早就着急的情况出现,还是劝各位车友提早做准备。

首先,晚上回家停好车后要记得将雨刷器抬起,避免雨刷被冻在前窗上。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车凉下来后将风挡的雪水清理一下,垫两张报纸在前风挡上,这样基本上就能避免前风挡结冰了。另外,最好在睡前先运动一下,将车辆上的积雪在蓬松状态下先清理掉一部分,减少积雪在车身上堆积的时间。

竖起雨刮

下雪天,注意这些小细节保障出行安全

长时间停车最好竖起雨刷,防止雨刷冻住。如果真的不小心冻住了,千万不能用热水化冰,这样会使玻璃因局部温度变化炸裂,对雨刮本身也会有伤害,正确方法是打开空调至热风,等雨刷器自然化开。

夜间停车避开水坑

若是夜间停车,还要注意避开坑洼或者有积水的地方,否则轮胎有被冻住的可能。

碰上雨雪天气,堵车真是不可避免,不过想想下雪是多美好的事情,大家还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开车吧,毕竟行车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下雪天,注意这些小细节保障出行安全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