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引进国际戏剧学院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拉动青岛产业发展

2月22日,第九届“国际戏剧学院奖”(表演奖)发布会在青岛国际新闻中心举行,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场推广处处长邹希平回答媒体提问,谈到“国际戏剧学院奖”的举办对青岛的带动作用时说,“第一,会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第二,会拉动我们的产业发展。”

引进国际戏剧学院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拉动青岛产业发展

邹希平介绍,青岛引进“国际戏剧学院奖”的初衷有两点,第一是助力青岛建设成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化大都市。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使青岛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富有实力、独具魅力。根据青岛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国际戏剧学院奖”在青岛的成功落地会加速青岛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步伐,也会拉动戏剧产业的发展。“国际戏剧学院奖”这项工作将永久落户青岛,作为常态化的工作,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必须要坚持长期地、持之以恒地做好。

引进国际戏剧学院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拉动青岛产业发展

第二个考量是青岛市政府要与中央戏剧学院联合打造“中央戏剧学院教育实践基地”项目。他说,“虽然青岛是影视之都,声名在外,但是我们在戏剧产业发展的方面还存在好多短板,比如人才培养、舞台设计、艺术创作等等,在整个产业链的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国际戏剧学院奖的引进,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些短板。”

“国际戏剧学院奖”的举办对青岛还有哪些带动作用?“我感觉主要有两点:第一,会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第二,会拉动我们的产业发展。”

“可以说青岛的文化和演艺市场一直没有被更好地激活,通过引进‘国际戏剧学院奖’,市民包括游客在家门口就可以观赏到世界顶级水准的戏剧、话剧。”邹希平介绍,上一届“国际戏剧学院奖”举办的时候,自己是全程参与了。“当时在展演评阶段,陕西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平凡的世界》,日本鸟兽戏画剧团表演的《三人的莎士比亚》,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表演的《三个和尚》,以及乌克兰、意大利这些国家的戏剧确实让我们大饱眼福,艺术水准非常高。而且当时我们现场是对观众赠票,也不售票,人满为患,社会反响非常强烈。”

邹希平解释说:“第二个作用是拉动产业发展,共建戏剧产业基地。我们准备和市南区政府联合打造包括人才培养、舞台设计、艺术创作、演艺演出等全产业链的产业基地,通过这个项目跟‘国际戏剧学院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来共同推动我们戏剧之都的建设、戏剧产业的快速发展。”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报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