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起向未来】冬奥落幕,全世界记住了这样的张家口

燃烧了16天的奥运之火缓缓熄灭,

北京冬奥会圆满落下帷幕。

2月21日,

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北京冬奥组委

发出致河北人民的感谢信,

向全省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国家大事,河北有责。

这样一份张家口赛区冬奥答卷,

值得河北人“狠狠”骄傲!

【一起向未来】冬奥落幕,全世界记住了这样的张家口

位于张家口赛区的北京冬奥会火炬台。新华社发

北京冬奥会期间,

张家口赛区承办了51个小项的比赛。

新纪录被不断刷新,

极限动作频频上演。

小将在这里掀起青春风暴,

老将在这里续写传奇故事。

【一起向未来】冬奥落幕,全世界记住了这样的张家口

2月14日,徐梦桃在比赛后庆祝。新华社发

从U型池里一展锋芒的谷爱凌,

到终于圆梦的“四朝元老”徐梦桃、齐广璞,

难忘画面一幕幕,

见证了冰雪健儿自强不息的拼搏历程,

展示了一座塞外小城的别样风采!

>> 专业!这里有运动员逐梦的舞台

【一起向未来】冬奥落幕,全世界记住了这样的张家口

2月11日,美国选手肖恩·怀特在比赛中。新华社发

2月11日,美国传奇单板滑雪运动员肖恩·怀特在云顶滑雪公园谢幕。虽然泪洒赛场,但肖恩·怀特对云顶的场地赞不绝口:“这个U型场地太棒了,我也听到了现场的欢呼,非常感谢。”他特别提到了赛场的防风网:“防风网太神奇了,保护我们不受大风的影响。”

赛场风速是影响室外雪上项目比赛和运动员安全的重要因素。在云顶滑雪公园U型场地,运动员腾空翻转之时,赛道旁雪白色的防风网也十分引人注意。

美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温特·维内茨基表示:“在许多比赛场地,运动员都要和风较劲,但是在这里,防风网的设计保证了我们的安全,让我们在空中发挥更多技巧。”

【一起向未来】冬奥落幕,全世界记住了这样的张家口

2月18日,谷爱凌在云顶滑雪公园参加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新华社发

值得一提的是,该防风网是由河北高校自主研发的,打破了国外垄断,防风性能、力学性能和视觉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张家口赛区,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材料、中国制造、中国建造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世界一流”,为运动员高水平竞技提供了高质量舞台。

>>护航!这里的赛事保障细节“拉满”

【一起向未来】冬奥落幕,全世界记住了这样的张家口

2月18日,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在云顶滑雪公园举行,选手受伤后接受医疗救助。新华社发

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承办的均为雪上项目比赛,而滑雪运动员比赛中受伤的几率较大。按照要求,运动员受伤后,滑雪医生、巡逻队员到达受伤运动员身边的时间不能超过4分钟;急救转运到定点医院,不能超过20分钟。

而张家口赛区将滑雪医生的到场时间缩短到了1分钟内,4分钟内就可以将受伤运动员送抵运动员医疗站或者结束区,通过直升飞机,5分钟内就可送达定点医院——北医三院崇礼院区。

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云顶场馆群医疗团队的快速反应、救治能力和水平,得到国际雪联相关负责人“近乎顶级”的高度评价。

北京冬奥会期间,张家口赛区的医疗服务保障得到检验。土耳其滑雪运动员和队医对北医三院崇礼院区点赞:“你们的医疗服务又快又好。”受伤后获得救治的日本单板滑雪运动员也表示:术后康复进行得很顺利。

便捷的医疗服务,出色的疫情防控。在张家口赛区,2000余人组成的医疗防疫团队,分布在场馆、酒店等各个区域;医疗救治、公共卫生、流行病学调查、消毒消杀、核酸检测、应急处置等71名专家组成的省级医疗防疫专家组,全天候值守;充足的核酸检测方舱实验室、集中隔离设施,配备的核酸提取自动化设备等,每天24小时运转,单日就可进行数万份样本的处理……

>>浪漫!古今文明交相辉映,从这里看美丽河北、魅力中国

【一起向未来】冬奥落幕,全世界记住了这样的张家口

2月2日晚,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被灯光点亮。河北日报记者耿辉摄

北京冬奥会期间,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和长城遗址的“组合”,在国际上“破圈”了。

“我想给大家看个很厉害的东西:在跳台(滑雪中心)旁边不远处,有一条亮着光带的山脊,那不是别的,就是万里长城!”——这条美国跳台滑雪运动员安娜·霍夫曼在备赛之余拍摄的短视频,在海外社交平台发布后,获得20多万点赞,迅速冲上热搜。

无独有偶,云顶滑雪公园赛道的“雪长城”造型,也让国外运动员赞叹。“这真是条令人惊叹的赛道。‘雪长城’就是冰雪艺术的体现,我从未见过这样的赛道。”新西兰选手辛诺特说。

【一起向未来】冬奥落幕,全世界记住了这样的张家口

云顶滑雪公园内的坡面障碍技巧赛道。河北日报记者耿辉摄

在张家口赛区,现代建筑与自然山水、历史文化交相辉映,装点出独特的中国式浪漫。

作为张家口赛区标志性工程的“雪如意”,恰似一柄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如意”斜倚山峦,洋溢着东方魅力;串联起古杨树场馆群三座竞赛场馆的空中廊道,也有个很“中国范儿”的名字——“冰玉环”;备受各国运动员称赞的张家口冬奥村,在结合中国北方山地民居特色之外,还与太子城遗址有段“奇缘”……

塞外山城喜迎冰雪之约,五环旗下汇聚五洲宾朋。赛场上,随处可见的中国文化元素,向世界展示着美丽河北、魅力中国的文化自信、从容姿态。

每一片飞舞的雪花,

都刻画着梦想的形状;

每一张温暖的笑脸,

都讲述着温暖的故事。

火出圈的美食、跨越国界的友谊……

赛场之外,

张家口为每个来到这里的人,

都送上了一份专属记忆。

>>豆包、咖啡,“家文化”让外国宾客宾至如归

【一起向未来】冬奥落幕,全世界记住了这样的张家口

张家口冬奥村。新华社发

纯属偶然,张家口冬奥村的豆包意外“火”了。

2月9日,在云顶滑雪公园进行的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资格赛中,马耳他选手珍妮丝·斯皮泰里等待成绩时,从口袋里掏出半个吃剩的豆包,大口吃起来。赛后走进混采区,这名率真的姑娘快人快语:“冬奥村里很多食物我都喜欢,要说最喜欢的还是豆包,每天都要吃6个,早晨两个、中午两个、晚上两个……”

【一起向未来】冬奥落幕,全世界记住了这样的张家口

张家口冬奥村广场区。河北日报记者耿辉摄

张家口冬奥村每天由300多名厨师提供约480种主要菜品,每天24小时供应早餐、午餐、晚餐、夜宵。在充裕选择满足运动员营养需求、饮食习惯的同时,也让“家文化”气息在冬奥村弥漫开来。

令澳大利亚体育代表团团长杰夫·利普舒特印象深刻的,是张家口冬奥村里的咖啡。“之前,我们的运动员分布在多个国家训练比赛,这还是我们第一次在国外喝到澳大利亚的咖啡,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对这里我们感到非常满意。”

>>剪纸、帽子,运动员在冬奥村收获“满意加惊喜”

【一起向未来】冬奥落幕,全世界记住了这样的张家口

2月15日,张家口赛区颁奖广场准备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欢乐闹元宵。河北日报记者张昊摄

“这是蔚县剪纸,内容是冬奥会的比赛场地。还有5套帽子、围巾和手套,蓝、黄、黑、绿、红5种颜色代表着奥运五环,祝贺你获得金牌!”

2月5日,斯洛文尼亚选手乌尔萨·博加塔伊在跳台滑雪女子个人标准台夺冠,斩获该队在冬奥跳台滑雪的首金。得知这一消息,张家口冬奥村住宿运行团队在当天主动为这位新晋冬奥金牌获得者送上了礼物。

收到礼物后,斯洛文尼亚选手又惊又喜,热情邀请大家合照。

【一起向未来】冬奥落幕,全世界记住了这样的张家口

2月13日,“冰墩墩”在张家口赛区颁奖广场与观众互动。河北日报记者张昊摄

想运动员之所想、办运动员之所需,为运动员提供方便、快捷、精准、细致的服务,张家口冬奥村住宿运行团队用“满意加惊喜”,让世界看到不一样的中国式服务。

赛场上全神贯注、拼尽全力,比赛结束,就回到冬奥村好好放松。逛特许商店、打电子游戏、换个发型美个容……张家口冬奥村包含了7个业态、23个空间,舒适健全的设施赢得了一众外国运动员的青睐。

>>“天霁蓝”“小雪花”,志愿者燃烧热情之火

【一起向未来】冬奥落幕,全世界记住了这样的张家口

张家口冬奥村部分志愿者。张家口冬奥村供图

他们是光彩照人的“天霁蓝”,是纯净美丽的“小雪花”,在张家口赛区,4400余名赛会志愿者和5.3万余名城市志愿者坚守在不同领域,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着开放、阳光、向上的青春风采。

赶上晴天,雪面反射的阳光直戳眼睛;太阳下山,冷空气又一个劲儿地往衣服里钻……这样的场景对于22岁的燕山大学本科生张鸿博已是稀松平常,在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担任志愿者的她,负责在运动热身区与赛道之间的位置检查人员证件。崇礼的低温没有阻挡她志愿服务的热情,她用眼睛传递微笑,让冬奥赛场更有温度。

河北农业大学大三学生李思佳在住宿领域做志愿者,负责各国代表团的房间分配工作。发钥匙、登记,这项工作说来简单又复杂,“有离境的,有去北京比赛的,有需要调换房间的,就需要随时更新,并通知相应部门。”李思佳说,“天天都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也不简单。”

志愿者服务的领域不同,工作内容不同,但他们用同样的热情立青春誓言,赴冰雪之约,用贴心服务、动人微笑,温暖了赛场内外、城市街道,展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河北青年的风采。

6年多的厉兵秣马,

2000多天的夜以继日,

7400多万燕赵儿女热情支持。

用心血和汗水浇筑冬奥丰碑,

用双手和智慧实现冬奥梦想,

用热情和努力赢得冬奥之赞。

我们做到了!

共享奥林匹克的光荣与梦想,

继续同心加油干,一起向未来!

来源:河北日报

————————————————————————

主办:河北省体育局

监制:郭立军

编辑校对:何婉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