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遍地高古都是宝 一睹工痕见分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决定工痕、工痕决定古今,虽然不可绝对化,但依然不失鉴古的重要法门。

玉剑饰是古玉收藏的热门板块,不少藏宝都是玉剑饰,但是高古遍地,一真难遇。有些挚爱之宝可能是一眼见仿(图1)。

遍地高古都是宝 一睹工痕见分晓

图1-1

遍地高古都是宝 一睹工痕见分晓

图1-2

遍地高古都是宝 一睹工痕见分晓

图1-3

遍地高古都是宝 一睹工痕见分晓

图1-4

左盼右顾很是漂亮,怎么个就仿了呢?是啊,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啦。

玉剑饰近高古玉,汉南越王墓的出土器当然标准件、堪为古学堂(图2):

遍地高古都是宝 一睹工痕见分晓

图2-1

遍地高古都是宝 一睹工痕见分晓

图2-2

取出其中代表性的工痕,绝对学古不偏了(图3):

遍地高古都是宝 一睹工痕见分晓

图3-1

遍地高古都是宝 一睹工痕见分晓

图3-2

由于时代工具的局限,高古玉剑饰的挖料、减地等工艺,只能用管钻来完成(图4)。由于管钻为手工控制,管钻的位置是无法精确上线,往往“跑线”——管钻边缘或者缩进、或者冲出所需要的挖料边线;另外,管钻直接的排列也并非严格掌握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一句话,想法把料取出、去除就算完成——这就是古工的古拙味道了。

图4-1

遍地高古都是宝 一睹工痕见分晓

图4-2

遍地高古都是宝 一睹工痕见分晓

图4-3

南越王墓还有出土的半成品玉器,更能清晰观摩减地去料的古工痕特征(图5),是非常难得的古玉学习教材。

遍地高古都是宝 一睹工痕见分晓

图5-1

遍地高古都是宝 一睹工痕见分晓

图5-2

赏古不能以“看上去很漂亮”的自我感觉为标准,也不能以“或者当时还有其他现在人所不知的工艺”的想当然,要以国家馆藏器为标准,才不会走偏。其他包括许多已经上了高端、大气之“拍”的,依然非真古,仅从工上就可看出一眼新,常与仿结缘就与真失臂了。

也有不少在剑格上穿个腐蚀铁棒棒的(图6),仍然无法改变其仿的本质,无论穿上或者脱去马甲,依然还是……

遍地高古都是宝 一睹工痕见分晓

图6-1

遍地高古都是宝 一睹工痕见分晓

图6-2

遍地高古都是宝 一睹工痕见分晓

『 弘扬古玉文化 提高爱好者 鉴赏鉴定能力』